摘要:一部《甄嬛传》,封神了一个导演,也树立了国产古装剧的高峰。自2011年开播以来,它成为豆瓣评分最高的古装宫斗剧之一,14年过去仍然在各大平台热播。如今,导演郑晓龙再次执导古装剧——这一次,他带来的是《藏海传》。
一部《甄嬛传》,封神了一个导演,也树立了国产古装剧的高峰。自2011年开播以来,它成为豆瓣评分最高的古装宫斗剧之一,14年过去仍然在各大平台热播。如今,导演郑晓龙再次执导古装剧——这一次,他带来的是《藏海传》。
很多人关注肖战、关注央视黄金档,但在业内人看来,郑晓龙的回归才是真正值得解读的信号。
14年后重回古装,他为何选了《藏海传》?
自《甄嬛传》之后,郑晓龙在古装领域几乎“封笔”,《芈月传》算是姊妹篇,但风格更偏传奇,反响也未达预期,此后他转战现实题材,《功勋》《急诊科医生》等作品都主打现实主义表达。
这次为什么又回头做古装?而且选了一部既不是历史正剧、也不是宫斗套路的原创权谋剧?
我倾向于认为:郑晓龙想做点“不一样”的古装。
《藏海传》融合了堪舆、权谋、复仇、家国大义等元素,主角也不是传统“王子复仇记”或“宫女逆袭流”,而是一个隐忍克制的堪舆师,在朝堂与命理间斗智斗勇。这种设定有鲜明的“新意”,也非常郑晓龙。
郑晓龙最擅长的,不是“大”,而是“深”
很多人提起郑晓龙,会说《甄嬛传》服化道高级、群像塑造好、剧情节奏紧。但真正让这部剧成为经典的,是导演对“人性”的描摹。
甄嬛是聪明但并非完美的,她有软弱、有野心,也有妥协。《甄嬛传》的厉害,在于没有绝对主角和绝对反派,每个人都合理、每个结局都必然。这种“沉得住气”的人物叙事方式,是郑晓龙的标签。
如今的古装剧,爽感越来越多,人设越来越扁平,观众很容易看五集就猜中结局。《藏海传》若能坚持郑晓龙那种层层递进、人物慢慢展开的节奏,就已经赢了一半。
选肖战,是冒险也是信任
在选择演员方面,郑晓龙向来标准很高。他曾经用孙俪、陈建斌、蔡少芬打出了《甄嬛传》的黄金组合,也用雷佳音、郭涛撑起《功勋》的现实质感。
这次,他选了流量极高但争议不小的肖战,显然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我的判断是:肖战这几年虽然作品高产,但缺乏真正能“沉进去”的代表作。《藏海传》正好给他一个机会,扮演一个逻辑完整、情绪复杂、节奏慢热的非典型男主。这对郑晓龙来说,是“用流量挑战内容深度”;对肖战来说,是“从古偶偶像转型实力演员”的一次破局。
这不是复刻《甄嬛传》,而是另一次正剧回潮?
值得注意的是,《藏海传》的平台配置——央视八套黄金档+优酷同步上线,已经表明它不是单纯面向年轻人市场的“甜宠剧”或“IP翻拍”,而是目标兼顾主流审美与商业热度的“正剧新型”。
这正符合当前市场的一种微妙转向:
古偶观众在长久“爽剧疲劳”后,对剧情逻辑和角色成长的需求回归;
平台和资本逐渐回归“内容为王”理念,不再一味堆砌高颜值流量;
年轻演员也希望突破自我,用实绩打破“空壳流量”印象。
郑晓龙没有重复自己,他只是重新出发。
“好故事,仍然能打。”
来源:中原娱乐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