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H | 胡豫教授:ASH新视角,探索ITP长期管理的用药策略

B站影视 2024-12-10 20:45 2

摘要: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多数ITP患者呈现慢性病程,需要长期有效的管理。目前,糖皮质激素仍是ITP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长期疗效不佳,且存在多种不良反应,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多数ITP患者呈现慢性病程,需要长期有效的管理。目前,糖皮质激素仍是ITP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长期疗效不佳,且存在多种不良反应,

难以满足患者的长期管理需求。因此,开发持续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或策略已成为ITP领域的重点探索方向。

近日,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迭戈召开。全球知名血液学专家分享了ITP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数据,为ITP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基于此,医脉通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结合2024年ASH年会公布的研究结果,洞悉ITP的研究趋势,

并剖析ITP患者的长期管理需求,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建议。

PART.1

面向ASH最新进展

透视ITP治疗的发展趋势

在2024年ASH年会发布的相关内容中,ITP的病程预测药物的长期有效性探索难治性ITP的治疗策略方面内容获得众多关注。研究表明,在发展为慢性ITP的患者中,Th17 CD8 +细胞水平在诊断时降低,这为个性化治疗和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防止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存在[1]。此外,血浆O-糖组学也有助于预测ITP是否在一年内自发缓解或慢性化[2]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17例ITP患者使用激素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泼尼松(52.5%)是最常用的激素,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9周,39.1%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少部分患者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自治疗起中位随访29个月,复发率高达44.6%,整体骨折发生率超过预期(1.2/1000)[3]。一线激素治疗中引入其他药物有望提高早期应答率和持续应答率,研究者探索了低剂量激素联合TPO-RA治疗新诊断ITP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该方案的总体应答率(ORR)可长时间维持在90%以上[4]。

在慢性ITP、难治性ITP中,TPO-RA单药或联合等治疗方案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更多希望。另一方面,长期用药的患者可能面临着较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本届ASH年会上相关研究公布了预测成功停药的生物标志物,关注了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等内容,为临床提供了更多启示。

PART. 2

立足前沿

深思ITP患者的长期管理需求

在预测ITP慢性化和持续应答方面,2024年ASH会议上较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不仅关注了成人ITP,也聚焦了儿童ITP。成人ITP的年发病率约为2-10/10万,儿童ITP年发病率约为4-5/10万[5,6]。研究表明,多达2/3的成人ITP患者会转为慢性ITP,相比之下,儿童ITP往往呈现急性/持续性病程,血小板通常在12个月内恢复正常,但目前越来越多的患儿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导致慢性ITP增加[78]严重的颅内出血/内脏出血是ITP最大的临床风险,大部分颅内出血发生在血小板9/L时,无论是成人患者还是儿童患者。儿童重度出血发生率高于成人(20.2% vs 9.6%),但颅内出血成人高于儿童(1.5% vs 0.5%)[9]。除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外,ITP患者常伴有疲劳,工作或者学习受到影响。对出血的恐惧、不良反应的担忧及反复就诊等问题,患者常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尽管随着治疗的推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通常有所改善,但ITP的持续存在和6个月12个月时较低的血小板计数影响患儿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10]。因此,ITP的长期管理需求亦不容忽视。

PART. 3

合理制定用药策略

强化ITP患者的长期管理

部分患者虽有血小板减少,但若无严重的出血表现,可以随访观察。如果需要治疗,无论成人或儿童ITP,当前的一线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然而,糖皮质激素长期疗效有限,且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糖、感染、骨质疏松以及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是需要重视。就中效糖皮质激素而言,除最大使用剂量不同外,成人ITP患者使用泼尼松(1mg/kg/d)起效后应尽快减量,6-8周内停用,减停后不能维持疗效患者考虑二线治疗[6],而儿童ITP包括两种方案:3-4mg/kg/d,足量4-7d骤停;1-2mg/kg/d,应用7-14d后逐步减停总疗程[11]二线治疗主要包括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TPO-RA、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对于1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无效或不耐受成人患者,更换其他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可能使患者获益[6],该方案在2024年ASH公布的一项有关TPO-RA转换用药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多重难治患者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较差,联合不同靶点的治疗策略可能为这类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对于儿童ITP,与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相比,建议选择促血小板生成类药物二线治疗[11]。不仅如此,在难治性或既往多线治疗的ITP患儿中,TPO-RA可以提供良好的持续应答。很多新药在儿童中的应用受限,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环孢素等,由于其严重的免疫抑制或细胞毒作用,应谨慎选择。

ITP的长期管理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出血症状,避免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合理选择二线及后线药物。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进一步提高我国ITP的诊治水平。

PART. 4

总结

ITP的慢性病程凸显了长期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当前研究正积极展开,致力于为初治ITP患者实现持续应答,为难治性ITP患者创造应答,最终提升治疗效果并赋予患者更大的生存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化和临床实践的积累,ITP的长期管理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转机与希望。

专家简介

胡豫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委、内科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副主编

临床内科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临床急诊杂志主编

中国医院管理副主编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委

Thrombosis Research/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副主编

国家杰青、长江特聘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管理突出贡献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国奖创新争先奖章

何梁何利基金奖

参考文献:

1.Prachi Sharma, et al. Clinical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Pediatric Patients. 2024 ASH. abstract 3943.

2.Katelyn E. Rosenbalm, et al. Serum O-Glycan Antigenicity in Pediatr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redicts Disease Persistence. abstract 3952.

3.Maria Eva Mingot-Castellano, et al. Use of Steroids in Subjects with ITP in Spain: Duration and Toxicity. 2024 ASH. abstract 1183.

4.Qi Liu, et al. Low-Dose Corticosteroids and Eltrombopag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Adult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Multicenter, Phase 2 Clinical Trial. 2024 ASH. abstract 3949.

5.国家卫生健康委.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规范(2019年版)[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12):1059-1062.

6.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 (08): 617-623.

7.Jaime-Pérez JC, et.al. Insights on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athogenesis: A bench to bedside update. Blood Rev. 2021 Sep;49:100827.

8.张爱军,刘芹芹,浦婷.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规范治疗与管理[J].临床儿科杂志, 2022, 40(2):81-86.

9.Kohli R,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Hamostaseologie. 2019 Aug;39(3):238-249.

10.Despotovic JM, Grimes AB. Pediatric ITP: is it different from adult ITP?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8 Nov 30;2018(1):405-411.

11.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指南改编工作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21, 59(10) : 810-819.

编辑:Huki

审校:Vera

排版:Baa

执行:Cherry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