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千年古庙对话!佛山祖庙博物馆举行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8 21:35 1

摘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当天,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特设学校专场,联合佛山多所小学,招募120组亲子家庭,一同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当天,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特设学校专场,联合佛山多所小学,招募120组亲子家庭,一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以祖庙千年古建为天然的大课堂,开启跨界教育实践。

家校社共绘文化传承同心圆

据悉,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强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如何与时代共振,适应和引领未来的发展。

2024年成功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的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作为岭南文化活态传承的核心场域,正通过“创新赋能传统、教育链接古今”的实践重塑定位,实现从文物保护者到文化教育枢纽的转型,让千年古庙成为滋养城市文化认同的“活态课堂”。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主动牵手学校,以家庭为纽带,通过文物探秘寻踪等亲子闯关活动,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文化传承体系。5月18日上午,博物馆特别邀请了佛山市同济小学、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学、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路小学、佛山市白燕小学的120组家庭参与到主题为“对话千年祖庙,探索岭南魅力”的游园闯关活动。本次活动以“历史闯关+未来提案”双线交织,打造跨时空文化探索场景。参与家庭化身“时空穿梭者”,从明代佛山保卫战与佛山秋色的起源出发,通过拓印体验、斗拱拼搭、文物寻踪、祖庙拼图,在游戏任务中探索佛山祖庙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未来畅想”的留言板,博物馆邀请各位家长、孩童以未来的视角写下对祖庙博物馆发展的祈愿。

佛山祖庙博物馆已成为学生的“活态课堂”

18日上午游园闯关除了设立学校专场外,当天下午场次的活动更是面向在馆的所有观众。这场不设门槛的文化嘉年华,以游戏化设计消解专业屏障,使得深奥的学术考据化为可感、可知的探索乐趣。当观众手执通关手册穿梭于这座古祠艺宫中,每一次破解蕴藏于文物当中的线索都是对祖庙文化记忆的解码。这不仅是博物馆展陈观看方式的革新,更是以全民参与的方式书写文化遗产当代传承的故事。

学生展示完成后的“斗栱拼搭”

祖庙博物馆作为佛山文博资源的重要中枢,积极链接学校、家庭,将专业研究转化为趣味体验,打破教育场域边界,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博物馆走向课堂,从课堂走进生活,在跨界与代际对话中,绘画出“知过往,明去处”的文化传承同心圆。本次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是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还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又一次深度实践。

拓印体验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紧跟时代的步伐,追随社会变化的节奏调整合作内容与方式,打破博物馆“围墙”,让文博资源触手可及,确保文化活动始终贴近社群需求,实现文化传承、教育发展、社会服务多个维度的共赢,推动博物馆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夜间模式+跨界联动”打造文博新业态

在国际博物日的前夜(5月17日),千年祖庙的飞檐斗拱在月夜与灯影中勾勒出历史剪影,一场以“非遗为脉,灯会为媒”的文化盛宴悄然启幕。当晚,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联合禅城区妇女联合会、兰桂社区、莺岗社区、山紫社区、南海区作协灯谜协会,共同启动馆内首个夜间专题社教活动。75组家庭近200人踏着星辉而来,在古建与文物间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以“非遗为脉,灯会为媒”的文化盛宴

夜间的祖庙博物馆化身立体非遗教科书。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度探访岭南圣域展厅。祖庙建筑装饰“三雕二塑”的非遗技艺在讲解员深入浅出的介绍下,一器一物道尽岭南匠人的匠心传承,工匠精神跃然眼前。在“千年古建,拼凑时光”的拼图挑战环节,各组亲子家庭以指尖拼搭祖庙的万福台,戏台装饰的华丽、人类非遗粤剧的文化传承具象为可触摸的载体。

作为压轴环节的“文脉灯谜会”将活动推向高潮。近百个灯笼悬于三元亭回廊之间营造出别样的氛围。谜题皆由文物知识、古建雕塑、佛山民俗典故演化而来,家长、孩童执灯共思。当最后一道灯谜答案揭晓时,现场掌声与欢呼交织,传统智慧在破解与传承中新生。

文 | 记者 梁正杰 通讯员 伍嘉雄

图 |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