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AI魔改,别越界!

B站影视 2024-12-10 16:38 4

摘要:“唐僧爱上了蜘蛛精”“武松和潘金莲谈恋爱”“互不认识的男女亲上了”......what?不错,这些辣眼甚至毁三观的画面,最近出现在不少短视频中,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唐僧爱上了蜘蛛精”“武松和潘金莲谈恋爱”“互不认识的男女亲上了”......what?不错,这些辣眼甚至毁三观的画面,最近出现在不少短视频中,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AI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艺术创作,AI的触角无处不在。其中,利用AI生成图像和视频的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意可能。

通过AI,泰坦尼克号中Jack、Rose可以再续前缘,郭襄在风陵渡口弥补了“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遗憾,还能让逝去的先人音容再现,和我们“面对面”交流……一时间,亲情、爱情、友情似乎都能通过虚拟的技术得以丰满,不禁让人感慨“AI弄人”。

不过,技术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近期,一些无底线修改经典、为了流量低俗恶搞的“AI魔改”作品开始在网络流行,《甄嬛传》变身“枪战片”,这边还是嬛嬛和四郎郎情妾意,下一秒华妃就开始端起机枪“突突突”。不仅如此,“四大名著”也频遭毒手,《红楼梦》改成武打戏,孙悟空在《西游记》骑着摩托一路狂飙,武松和潘金莲谈恋爱,曹操和刘备啃着鸡腿论英雄。

不得不说,这些所谓“创意”触及了公序良俗的底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伦理道德等深刻讨论。

诚然,AI确实带来了不少有趣的尝试,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让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然而,过度追求娱乐效果,可能导致低俗、恶搞内容的泛滥,影响社会风气,违背公序良俗。将经典作品进行恶搞,也会损害其原有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导致人们对真实视频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引发社会争议和不满。

更为重要的是,AI的滥用还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尚未完全形成。如果长时间接触和模仿这些低俗、恶搞的AI作品,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面对AI带来的各种问题,平台方或许应承担起应尽的监管责任。比如,加强对AI作品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其内容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违反规定的作品,应及时予以删除或下架。其次,平台可以加强对用户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发布相关法规解读、开展专题活动等方式,引导用户正确使用AI。

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对AI的监管和引导也不可或缺。比如,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加强对AI的研发和应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标准。社会各界也不妨形成合力,积极参与AI的监管和引导工作,让公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制作、传播违法违规视频。

可喜的是,管理部门已注意到这一乱象,并及时划出了“红线”。

12月7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管理提示》认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管理提示》要求各地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并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AI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娱乐体验,但也提出了诸多挑战。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或许应当保持必须的警惕和敬畏,确保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并行不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精彩。

来源:中国江苏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