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轰然倒塌,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18:05 2

摘要:这两年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有威马恒驰,更有高合极越。不知名的,倒了也没有声响。这些跟哪吒不一样,哪吒汽车是拿过销冠的。凭借亲民价格,哪吒汽车曾一度是汽车市场的黑马,2021年全年销量突破6.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0%,在造车新势力中一跃成为销量前五强,这

文/王新喜

5月13日,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哪吒汽车2023年亏了快70亿,销量虽有10万辆,但跟头部车企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投资人早就不耐烦了,破产申请据说是供应商忍不了欠款,直接捅到法院。

这两年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有威马恒驰,更有高合极越。不知名的,倒了也没有声响。这些跟哪吒不一样,哪吒汽车是拿过销冠的。凭借亲民价格,哪吒汽车曾一度是汽车市场的黑马,2021年全年销量突破6.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0%,在造车新势力中一跃成为销量前五强,这一年,周鸿祎豪言要造车新势力前三,还拉来228亿融资,风头一时无两。2022年,哪吒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销冠,成首个交付量突破15万的造车新势力。而且哪吒还有360、宁德时代等国资加持。3年烧了近200亿。

然而,2023年开始,这家曾被视为黑马的企业,销量一路走低,苦撑一年没等到销量走高和融资进账,面临着戛然而止的「脆断」。

2024年,周鸿祎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990万拍卖迈巴赫后,哪吒汽车都被他拉去博眼球,高调宣传哪吒的logo花费。后张勇辟谣说是在哪吒汽车logo上为品牌宣传、营销传播、市场推广等方面花5亿,看到网友的一条评论:这件事一点都不意外,当张勇对老周说:“一个车标的设计就花了不止5个亿。”时,我就预测到这一天了。

哪吒的败局并非始于外部环境的动荡,而是源于其起步定位、战略布局、产品力、成本控制等内部根本问题的积累与爆发。

创立之初,哪吒瞄准了市场空白地带,起家的时候专攻五六线小城市,靠便宜车走量,这招刚开始确实好使,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和市场细分,哪吒的战略问题逐渐暴露。

在中低端市场,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也是比亚迪的基本盘,在这个基本盘,如果产品不过硬缺乏竞争力,基本很难有稳定的增长,因此,我们看到,五菱和比亚迪突然杀出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这些车,价格比哪吒还便宜,牌子比它响,产品质量过硬,相对稳定,直接就把哪吒的市场给抢走了。

从哪吒本身来看,产品质量问题成为压垮哪吒在低端市场的稻草,包括续航缩水严重,车机系统卡顿,内饰廉价,异味问题等等。

2024年10月,江苏广播电视台就曾经报道,江苏沈先生购买一辆哪吒仅仅开到第八天,车辆就在正常行驶时突然跳成空档滑行状态,无法加油门行驶,并且类似故障在送修后依然出现。

此前懂车帝报道,曾有哪吒车主表示,从去年11月9号开始4S店就不愿意进行维修服务,让其找厂家。另有一位车主表示,24年7月买的哪吒S遇到方向盘异响、刹车踏板异响等问题,但刹车踏板已经等了四个多月仍没有货。

也有车主买了哪吒X后,一买回来就是屏幕死机,从提车后维修不下10次,但都无法解决。

2024年,周鸿祎在参与的一场直播活动中,主持人坐到哪吒 L 的前机盖上,结果出现了塌陷情况。

不光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哪吒汽车连快充桩都跟不上形势,一是适配问题,还有就是快充速度,跟别人家的不能比。

产品质量不行的背后,是研发投入没有转化为技术优势与产品能力。

数据显示,2021至2022年间,哪吒汽车的研发投入高达60亿元,然而这些巨额投入并未转化为核心技术优势。

从三电系统到智能驾驶,哪吒始终未能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特别是在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哪吒的技术水平始终未能突破行业平均水平。大量研发资源的投入,没有转化到产品力上,甚至产品质量问题不断出现,呈现出高投入低回报。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哪吒汽车也没有有竞争力的新品,在智能化、续航里程这些关键指标,哪吒都被拉开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哪吒在2022年底走高端市场推出GT系列,自然不被市场买账;而原有的主力车型V系列,也因技术指标、产品力滞后而销量滑坡,导致市场份额不断流失。

回到原点,哪吒汽车或许还错在过早获得了新能源造车牌照,但是资金实力却支撑不了它前期重资产投入建厂开工。

2016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才五十多万辆,而传统燃油车销量达到恐怖的两千八百万辆。

哪吒过早获得了生产牌照,建立工厂,购买设备,几十亿资金砸进去,都是负债,汽车销量上不去的同时,却不得不堆产能, 在背着沉重负担的同时,新能源车新势力里活下来的,蔚小理,都是轻资产运营。自己先不建工厂,甚至造车资质都不需要有,而是找传统汽车厂代工。

传统汽车厂,由于有庞大的燃油车市场(上图可以看到销量数据),所以养的起庞大的生产线,工人设备。新能源车品牌,一年才卖那么点车,根本养不起,玩不转动辄几十亿的生产基地。

因此,随着后期销量和财务危机出现之后,哪吒汽车内部管理也出现了问题,研发团队裁员过半,核心三电系统转交代工,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根子”交给了别人,产品质量能不出问题吗?

而背着债务的同时,乱花钱,这是犯了新势力的大忌。

我们知道,国内很多新势力车企都是靠融资活着,现金流危机几乎是悬在每家新势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哪吒的债务情况更严峻,拖欠供应商货款高达60亿元。2024年10月,供应商埃夫特就因为被拖欠4819万元货款,直接把哪吒给告上了法庭。

在这种高债务的情况下,哪吒却砸5亿为哪吒汽车logo做品牌宣传,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激烈,中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卷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每一家企业都应该把现金流看的尤为重要,注重每一份钱都花在刀刃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但这家公司背负着巨额债务,居然砸5亿在logo营销上,这样乱花钱的公司不破产都难。

哪吒的倒闭,几乎是环环相扣的,大致可以总结成,起步太早,过早拿到了新能源造车牌照,在新能源早期,产业链不成熟,投入偏高,但收益却低下,哪吒一开始就负债开工,投入收益不对等,债务每一年累积,越堆越多,但它的定位却是做低端市场,利润微薄缺乏利润,其销量支撑不了投入、研发与生产,现金流上就无法形成正循环,在后期产品力上始终缺乏创新与技术壁垒,其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又出了问题,最终导致销量不断下滑。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站在2024年~2025年的市场上看,雷军只花了一百多亿,销量就超过经营多年且亏掉一千多亿的蔚来,相对于早早就进入市场的威马、哪吒以及蔚来,小米的聪明在于,等别人把产业链建好了,成熟了,整个产业链的成本降低了,时机刚刚好。他只需要整合供应链,用品牌和低价打市场,抢别人的市场份额就行了。

但现在小米当前的面临的问题同样在于小米SU7的产品事故导致对品牌的反噬。这说到底,产品力是新能源车企的第一竞争力,产品力不仅仅在于智能化,更在于事关消费者用车过程中的一系列体验与安全、质量设计,哪吒的问题有市场定位、技术与负债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产品不行是最核心的,产品力一旦失守,那么下跌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这一点是小米等后入场者是需要尤为重视的核心问题。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来源:王新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