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季之前,县里的野生灵芝总是长得最好。小李这次进深山,带了个新背包,花了三百多,网上买的。他老婆数落他乱花钱,可他就是想买。这背包侧面有个挂水壶的袋子,正合适。
雨季之前,县里的野生灵芝总是长得最好。小李这次进深山,带了个新背包,花了三百多,网上买的。他老婆数落他乱花钱,可他就是想买。这背包侧面有个挂水壶的袋子,正合适。
山里的雾很大,小李走得有点晕。明明看了指南针,却还是迷了路。其实他就是个伪驴友,平常在县城卖水果,偶尔跟着朋友上山采点野味,补贴家用。那天早上,他出门前,三岁的女儿拿着塑料小铲子说要一起去。他摸摸女儿的头,说爸爸很快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现在好了,手机没信号,指南针像是坏了,天也黑了。
小李在山里转了三个多小时,脚底磨出了水泡。远处,他看见一缕炊烟。
“有人家!”
他加快脚步,顺着小路走过去。那是一座简陋的木屋,周围种着一些蔬菜。门口挂着几串辣椒,正在风中摇晃。屋外一条黑狗冲他汪汪叫了几声,没有扑过来。
“有人吗?”小李喊道。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穿着打了补丁的灰色衣服,手里拿着一根烟袋锅子。
“迷路了?”老人问,声音沙哑。
“嗯,想去采灵芝,结果走岔了。”小李有些不好意思。
老人看了看天色,“今天回不去了,在我这凑合一宿吧。”
小李连忙道谢。
木屋里很简陋,一张木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角落里堆着一些干柴和几本泛黄的书。桌上放着半瓶白酒,旁边是一个缺了口的碗,里面有剩饭。
“您一个人住?”小李问。
老人点点头,转身去灶台忙活。“将就着吃点吧。”
小李环顾四周,发现屋子虽然简陋,但很干净。墙上挂着一幅发黄的照片,看不清楚内容。床头有一个红色的塑料盒子,上面贴着”急救药”三个字。字迹有些模糊,好像是很久以前写的。
“您在山里住多久了?”小李问。
老人背对着他,正在切萝卜。刀砧的声音很有节奏。“二十多年了吧,记不清了。”
“一直一个人?”
“嗯。”
小李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拿出手机看了看,果然还是没信号。他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老婆自己今晚回不去了。
“他们肯定担心死了。”小李自言自语。
老人端上一碗面条,上面飘着几片青菜和鸡蛋。“吃吧,明天一早我送你下山。”
那晚,小李睡在老人的床上,老人自己打了个地铺。临睡前,老人出去抽了会儿烟。小李躺在床上,发现枕头旁边有个小木盒。盒子没有锁,他忍不住打开看了看。
里面是一把小木梳,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和一个小布袋。照片上是个年轻女人抱着个小男孩,看不清脸。布袋里装着一些药材和一张折叠的纸。
小李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那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名字和生辰八字,其中一个叫”李建国”,出生年月和小李父亲一样。
老人回来时,小李赶紧把东西放回原处,假装睡着了。
那天晚上,雷声隆隆,雨点打在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小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小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背着他在雨中走路。
“爸,我们去哪啊?”梦里的小李问。
“去找妈妈。”那个声音说。
早上,小李被鸡叫声吵醒。老人已经起来了,正在院子里劈柴。
“下雨了,山路滑,等雨停了再走吧。”老人说。
小李点点头,走到院子里洗了把脸。院子不大,种着几棵果树和一些蔬菜。靠墙的地方有个木架子,上面晾晒着一些草药。
“这些都是您采的?”小李问。
“嗯,治点小毛病够用了。”老人回答,声音依然沙哑。
小李帮忙劈了会儿柴,然后和老人一起吃早饭。一碗稀饭,几个咸菜。
“您知道哪里有灵芝吗?”小李问。
老人指了指山的另一个方向。“那边的老松树下有一些,不过现在应该被人采得差不多了。”
“哦。”小李有些失望,他答应了给朋友带些灵芝回去。
“你为什么想采灵芝?”老人问。
“朋友想要,说是给他爸泡酒喝,治风湿。”
老人点点头,没说话。
雨停了,老人从屋里拿出一袋东西递给小李。“给,这是我前几天采的,你拿去吧。”
小李打开一看,是几朵干灵芝,虽然不大,但很完整。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小李推辞道。
“拿着吧,山里多的是。”老人坚持。
小李不好再推,只能收下。“那我怎么报答您?”
老人摆摆手,“举手之劳。”他顿了顿,“如果方便,下次能不能帮我带点东西上来?”
“当然可以!您需要什么?”
“一些日用品,还有几本书。”老人列了个清单。
奇怪的是,清单上有《钓鱼技巧大全》和一本叫《李氏族谱研究》的书。小李心想,山里哪有地方钓鱼?而且老人姓什么他都不知道,怎么会对李氏族谱感兴趣?
“没问题,我下次一定带来。”小李保证道。
老人送小李下山,走了大约两小时,终于看到了公路。老人停下脚步。
“到这里就行了,再往前走半小时就到镇上了。”
小李道谢,掏出手机,发现已经有信号了。一连串的未接来电,都是他老婆打的。
“那我先走了,改天一定再来看您。”小李说。
老人点点头,转身就要走。
“等等,”小李突然问,“您贵姓?”
老人停下脚步,背对着小李,沉默了几秒。“姓李。”
小李愣了一下,“巧了,我也姓李。”
“嗯,挺巧的。”老人说完,继续往山上走去。
小李看着老人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喊道:“老李!您叫什么名字?”
老人没有回头,只是抬了抬手,声音被风吹散了。
回到县城,小李老婆劈头盖脸一顿骂。小李也不生气,把灵芝给她看。
“哪来的?”她问。
“山里一个老人给的。”
“什么老人这么大方?”
小李把遇到老人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没提那个小木盒的事。
“你下次还要去?”老婆皱眉问。
“答应人家带东西了。”
“山那么深,你小心点。”她语气软了下来。
一个月后,小李备好老人要的东西,又进了山。这次他约了个朋友一起去,朋友叫老王,是个老驴友,认识山路。
“你确定是这条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小李有些怀疑。
“肯定啊,我进这山十几年了,不会错。”老王信心满满。
可是走到下午,他们也没找到那个木屋。
“奇怪了,应该就在这附近的。”小李环顾四周,一片陌生。
“会不会走错山了?”老王问。
“不可能,就是这座山。”小李越来越着急。
天快黑了,他们不得不下山。小李很失望,他答应了老人要带东西来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李又去了几次,但始终找不到那个木屋。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在山里采药的老猎户,打听那个姓李的独居老人。
“这一带没有姓李的。”老猎户说,“不过五里外的山那边,倒是有个疯老头,据说几十年前死了老婆,就一个人住在山里,不过听说去年冬天就死了。”
“哦?他姓什么?”小李问。
“好像姓张。”
小李心里更迷惑了。
又过了半年,县里决定开发那座山,建旅游景区。工人们进山勘测时,在一处偏僻的山谷里发现了一座废弃的木屋。屋子已经塌了一半,看样子很久没人住了。
小李听说后,立刻去看了看。
那确实是他住过的那个木屋,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他在屋里翻找,想看看有没有那个小木盒,但什么也没找到。倒是在床底下发现了一本发霉的笔记本。
笔记本已经被雨水泡得字迹模糊,只能隐约看出几页内容。其中一页写着:
“今天是小国五岁生日,买了个小木梳给他,他很喜欢。”
另一页写着:
“梦见她了,还是那么漂亮。小国现在肯定长高了,不知道还认不认得我。”
最后一页上,一行清晰的字迹:
“如果有一天你回来,就在这等我。”
小李把笔记本拿回家,让老婆帮忙辨认那些模糊的字迹。
“你从哪找到这个的?”老婆问。
小李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她,包括小木盒里看到的那张纸条上的”李建国”三个字。
“李建国?这不是你爸的名字吗?”老婆惊讶道。
小李点点头。他爸爸李建国早在他十岁那年就去世了,据说是在外地打工时出了车祸。从那以后,他和妈妈相依为命。
“不会那么巧吧?”小李自言自语。
那天晚上,小李给住在隔壁县的妈妈打了个电话。
“妈,我想问问爸的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想知道。爸是车祸去世的,对吧?”
又是一阵沉默。然后,妈妈叹了口气。“其实…你爸没死。”
小李握紧了手机。“什么意思?”
“我们…分开了。那时候你还小,我怕你接受不了,就说他出车祸了。”
“那他人呢?”
“不知道,分开那年他就失踪了,谁也找不到。”
小李追问了很多细节,但妈妈知道的也不多。只说爸爸年轻时脾气倔,两人经常吵架。有一次吵得特别厉害,爸爸摔门而出,再也没回来。
“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小李有些生气。
“你都那么大了,还有自己的家庭,我怕翻出旧事对你没好处。”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
挂了电话,小李坐在院子里,点了根烟。烟雾在夜色中飘散,他想起那个老人。
会是他吗?
晚上,小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小时候,跟着爸爸去钓鱼。爸爸教他怎么绑鱼钩,怎么抛竿。那是他为数不多的关于父亲的记忆。
第二天一早,小李决定再去那座山。这次他带上了一张自己小时候和父亲的合影。那是他珍藏多年的唯一一张父子合影。照片上,五岁的小李骑在父亲肩膀上,父亲微笑着,露出一口白牙。
山上的木屋已经被工人们拆除了大半,准备建设景区。小李在附近转悠,希望能遇到那个老人,但一无所获。
正准备下山时,小李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小李?”
他转头一看,是那天带他进山的老王。
“听说你又来找那个老人?”老王问。
小李点点头。
“我问了一下附近的村民,”老王说,“确实有个姓李的老人,在西边山谷里住了二十多年,去年冬天下山看病,好像去了市里的大医院,之后就没回来。”
“你知道他去了哪家医院吗?”小李急切地问。
“好像是市中心医院。”
第二天,小李请了假,开车去市里的中心医院。他在住院部打听了半天,终于在一个老护士那里得到了线索。
“是去年冬天来的那个山里老人?记得,肺癌晚期,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出院了。”
“他现在在哪?”小李紧张地问。
护士翻了翻记录。“出院后去了市郊的养老院,具体哪个不清楚。”
小李又跑遍了市郊的几家养老院,终于在”夕阳红”养老院找到了那个老人。
老人躺在一张简陋的床上,比山上见到时消瘦了许多。床头柜上放着那个小木盒。
“老李?”小李试探着叫道。
老人缓缓睁开眼睛,看了看小李,眼神有些迷茫。
“是我,小李,在山上借宿过一晚的那个。”
老人的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又暗淡下去。“哦,是你。”
“您的病…好些了吗?”
老人摇摇头。“时间不多了。”
小李不知道该说什么,犹豫了一下,拿出那张照片给老人看。“这是我小时候和我爸的合影,我爸叫李建国。”
老人接过照片,手有些颤抖。他看了很久,然后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流下。
“是你啊…”老人喃喃道,声音几乎听不见。
小李的心突然跳得很快。“您…您认识我爸?”
老人睁开眼睛,直视着小李。“我就是你爸。”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小李看着老人消瘦的脸,试图从中找出年轻时父亲的影子。那双眼睛,确实有些相似。
“怎么可能…妈说你们分开后就失踪了…”
“我没脸见你们。”老人,不,应该说是父亲,声音哽咽。“那时候我赌博欠了一屁股债,差点连家都保不住。你妈跟我大吵一架,我一气之下就走了。后来想回去,又怕连累你们,就一直躲在山里。”
“那为什么不告诉我?在山上的时候?”
“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名字,长相,都跟你妈说的一样。但我…我不配当你爸爸。”
小李坐在床边,不知道该说什么。二十多年的空白,怎么一下填补?
“你有自己的生活了,”父亲说,“我很欣慰。你那天说有个女儿?”
“嗯,叫李欣,今年四岁了。”
“真好。”父亲微笑着,眼睛里有光。
“等您病好了,跟我回家吧。欣欣一直说想有个爷爷。”小李鼓起勇气说。
父亲摇摇头。“来不及了。不过,能再见到你,我已经很满足了。”
他示意小李把小木盒拿来。“这些年,我一直留着这些东西。”
小李打开盒子,看到了那把小木梳和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妈妈抱着小时候的自己。
“你五岁生日那天,我送你的小木梳,你还记得吗?”父亲问。
小李摇摇头。那时太小了,记不清了。
“没关系。”父亲轻声说,“我记得就好。”
小李突然想起了什么。“那个笔记本…您写的?”
父亲点点头。“闲来无事,写写过去的事。”
“您在等我?”
“一直在等。”父亲微笑着说,“没想到真的等到了。”
那天,小李在养老院待到很晚才回家。他答应第二天再来,带上妻子和女儿一起。
第二天一早,小李刚到养老院,就被告知父亲在凌晨时分安静地离世了。
护工说,老人走得很平静,嘴角还带着微笑。他最后的遗言是:“等了二十五年,总算回来了。”
小李把父亲安葬在老家的祖坟旁。墓碑很简单,只刻着”父亲李建国之墓”几个字。
后来,小李经常带着女儿去祭拜。有一次,女儿问他:“爸爸,为什么爷爷的坟上种了那么多灵芝啊?”
小李笑了笑,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因为爷爷喜欢。”
那座山最终还是开发成了旅游景区,老人住过的地方被辟为一个观景台。小李时常带家人去那里野餐,看着远处的群山,仿佛父亲还在某个地方,背着药篓,在山间穿行。
有时候,夜深人静,小李会梦见那个雨夜,那个简陋的木屋,和那个倔强的老人。梦里,父亲总是说:“如果有一天你回来,就在这等我。”
而现在,是小李在等他了。
来源:彩虹泡泡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