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夺冠日记……这家博物馆助力弘扬中华体育文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17:39 2

摘要:从青少年体育科普展了解体重管理知识、参观展厅感受体育精神、体验捶丸等项目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魅力……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体育博物馆开展的“智享体育 博见未来”主题活动,让参观的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体育文化。

新华社合肥5月18日电(记者周畅)从青少年体育科普展了解体重管理知识、参观展厅感受体育精神、体验捶丸等项目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魅力……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体育博物馆开展的“智享体育 博见未来”主题活动,让参观的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体育文化。

走进安徽省体育博物馆的“奥运主题厅·许海峰”展厅,可以看到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赛场夺冠当天写下的日记、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赠予他的手表、他的首枚世界冠军金牌等珍贵藏品。

“今天感觉枪支的晃动稍大一点,但扣扳机感觉较好” “要拼、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情” “做了心理调节、空枪预习,一直到自己感觉好时才开始继续打”……这些都是许海峰在1984年7月29日夺冠当天写下的日记内容。

这天的日记里,不仅有许海峰比赛的心路历程,还有他手绘的每一枪位置的复原图,这是他在比赛时请人记录下来,自己赛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迹、图案,誊抄标注在日记本上的。许海峰的坚持、细致,在日记中就得以体现。

“(我)对许海峰的故事印象最深刻。当他发现自己比赛状态不好的时候,就迅速调整了心态。这让我知道夺冠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学会克服很多困难。”今年10岁的秦嘉柠在参观结束后对体育精神有了新的理解。

同样陈列在博物馆内的,还有邓琳琳、孟苏平、李娜等奥运冠军的捐赠物品。那些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比赛服、奖牌等,似乎都在向参观者讲述着他们的比赛故事,传递着物品背后的精神力量。

“体育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里约奥运会举重冠军、安徽省体育文化协会会长孟苏平说。

在安徽省体育博物馆副馆长仇应龙看来,该馆作为“国家体育科普基地”,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运动员励志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安徽体育事业“档案馆”,也展示着安徽地域体育文化的底蕴,助力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传承体育精神。

参观结束后,在场的青少年们随着指引来到“传统体育+现代科技”亲子闯关区,这里既有木射、捶丸等古代运动项目,也有智能感应设备考验反应能力,还有桌上冰壶对抗赛、圈圈乐等趣味运动。

在捶丸体验区,梅丽娜带着孩子站在指定区域,手持球杆,瞄准远处的球门、击打地上的小球。每一次击球,都会带来一阵笑声或掌声。

“确实有点像‘古代高尔夫’,隔着一定距离要把这么小的球打进球门还挺难的。”梅丽娜体验后笑着说,她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热爱运动,这次的活动也让她了解了蹴鞠、骑射之外的古代体育项目,回去后会查些资料再跟孩子讲讲捶丸的故事。

体育博物馆作为承载体育文化与历史的特殊场所,也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建设了体育博物馆。“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博物馆想要发挥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需要在思想引领、教育功能和文化挖掘展示等方面持续发力,更好地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仇应龙说,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其成长成才。

孟苏平期待,体育工作者能共同传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让体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完)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