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故事到建生态,“海右人才传播矩阵” 如何塑造城市人才IP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8 16:15 2

摘要:在这场“历史名士”到“海右人才”的接力赛中,“人才故事”应该如何讲述?济南给出了答案:以“海右人才传播矩阵”,构建一座城市与天下英才的对话方式——在这里,传播不再只是故事的放大器,更成为了城市人才生态的“基础设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从李清照笔下的婉约才情,到辛弃疾胸中的金戈铁马,济南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里,始终流淌着人才与城市共生的密码。

在这场“历史名士”到“海右人才”的接力赛中,“人才故事”应该如何讲述?济南给出了答案:以“海右人才传播矩阵”,构建一座城市与天下英才的对话方式——在这里,传播不再只是故事的放大器,更成为了城市人才生态的“基础设施”。

“海右人才传播矩阵”

从一份榜单说起

在讲述“人才故事”之前,首先分享一个近期的好消息:近日,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团队发布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报告显示,济南位居全国第11位,在山东上榜城市里排名全省第一。

这份榜单,济南已经是常客了。2022年排名第13位、2023年排名第12位、2024年排名第11位……连续多年实现排名攀升。且从城市排名中看,济南的排名相当有含金量——

从排第11位的济南到排名第一的城市,仅仅两个北方城市。这两个北方城市,就是济南与北京。北京之外的前10名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这些城市大多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

在全国城市中,济南以一座城之力成为除北京之外的头筹,且成为全国北方城市的引领城市之一,这个成绩足够“硬核”。“北方人才看济南”,正在成为现实。在众多奖项纷至沓来之时,济南人才“出圈”的密码,也逐渐从拼政策、讲故事,延伸到城市人才生态。而能够让人才生态久久为功的“基础设施”,就在于济南的独家“秘方”:“海右人才传播矩阵”。

“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秘诀1:

摸清济南的人才“家底”

所谓“海右人才传播矩阵”,包括《济南人才发展蓝皮书》《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和“海右人才公众号”。这是济南向海内外传播济南人才政策、济南人才故事、济南爱才温度的一个创新性体现。

一座城市能否留住人、成就人,首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有多少人才?缺哪些人才?政策是否真的用到了刀刃上?而《济南人才发展蓝皮书》,就称得上是一本“人才账本”——不仅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济南人才工作的创新实践,还深入分析济南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同时为济南人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对策建议。

2023年6月12日,在济南首届海右人才节开幕式上,《济南人才发展蓝皮书(2023)》首次亮相。次年6月27日,《济南人才发展蓝皮书(2024)》出版发布座谈会召开,蓝皮书再度亮相,这也是济南连续两年推出人才发展蓝皮书。

作为“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的重要部分,济南为何连续两年推出蓝皮书?蓝皮书又为济南的人才工作带来了什么?

在山东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部副部长罗涛看来,“这既是一本人才工作者的工具书,也是一部研究人才工作的理论专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必将对全市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济南人才发展蓝皮书》以年度人才发展的重点、热点和亮点为切口,全面展示济南人才工作成效、创新举措,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启发和借鉴价值。”上海同济大学MBA教学管理中心主任闫淑敏教授表示。

只有用数据透视济南的人才储备现状,才能为人才发展精准“把脉”,为城市发展精准“导航”。以蓝皮书为代表的海右人才传播矩阵,不仅是人才生态的“体检表”,更是城市与人才的“对话器”。作为济南人才工作的一项标志性智库成果,蓝皮书将持续为全市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秘诀2:

让人才政策真正“走向世界”

为城市人才生态“把好脉”只是起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破局,体现在《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和“海右人才公众号”中。

“海右人才传播矩阵”,让更多默默耕耘的济南人才走向世界。2024年11月15日出版的《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中,《推广食用种植菌,新农人有大“蘑”力》让更多人看到一颗小蘑菇背后的农业革新力量。而这个故事书写的就是海右产业领军人才、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阳的故事。“没想到我们这些‘土课题’也能跃入国际视野!”聂阳很兴奋,这不仅让“蘑菇匠”成为济南农业创新的名片,更切实带动了产学研融合,让济南的“一朵菇”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同样的,“海右人才公众号”也让济南市文化艺术高层次人才(C类),作家、书法家、画家、文化学者鲁先圣学习了很多,“这一年多来,不仅仅我个人从这个平台发表的大量文章中学习到很多政策,也因此结识很多人才朋友,相互促进和提高。”

通过“海右人才传播矩阵”,济南的人才政策也走向了世界。“在往返济南与马来西亚的飞机上,我就阅读过《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中英双语对外国人很友好,里面详细介绍了济南的人才政策和风土人情,恰似这座城市对海外人才‘既务实又浪漫’的态度,让我感到十分亲切。”陈图川是山东怀思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从事人工智能与产教融合领域多年的他,通过第四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与济南结缘。

在陈图川的印象中,《走向世界》已经是济南人才的老朋友了。“在高铁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枢纽,我经常能看到最新一期的《走向世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专刊首期的主题——“天下泉城·人来无忧”。“我来到济南之后,这座城市不仅为我的团队协调了国家超算中心科技园的优质载体,更通过政府全方位保姆式资源对接,让科研成果能快速转化为产业动能。”陈图川说,“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不仅让海外创业者感受到了济南的热情和包容,也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海右人才传播矩阵”这种国际化、立体化的传播,吸引着越来越多跨文化背景的创新团队“飞”到济南,书写“双向奔赴”的故事。

“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秘诀3:

建设城市人才生态的“基础设施”

而今,当城市招才引智进入“深水区”,城市IP竞争加剧,济南也在重新定义城市与人才的关系。“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的实践表明,招揽人才不仅是“给钱给房”的比拼,更是“懂人懂城”的较量。

济南市委人才办负责同志说:“所有提升城市品质的工作都是人才工作。”济南关于人才工作,有自己的系统思维和全盘谋划。

首先是“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聚焦“关键小事”和“人生大事”,无论是人才创业、人才发展、人才生活,还是城市氛围的营造,都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就是“6+1”招才引智工作体系,包括“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校一行+海右人才传播矩阵”。其中,“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的任务,便是将济南的人才政策传播得更深更广。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从理清人才“账本”、摸清城市人才“家底”,到让济南人才和人才政策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传播矩阵已经形成了一套人才传播的济南逻辑。

这样的济南逻辑,不只是以城市的名义向泉城广大人才致敬,也不只是以节日的方式表达对人才的最高礼遇,而是将人才的传播变成基础设施,将人才的服务融入城市的毛细血管。让人才政策在济南,如同泉城的直饮水一样,不仅“拧开就有”,而且“甘甜可口”,真正让城市成为人才生长的沃土。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济南、留在济南,济南也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2024年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5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人;

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

“只要人才愿意来济南发展,我们就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让大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品质、内心有归属’。”济南市委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而越来越多的双向奔赴正在济南发生:当城市向人才真诚地伸出双手,人才便纷至沓来。这或许就是济南人才生态带来的利好,也是未来城市人才生态的终极答案。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