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可控核聚变产业正以每年2-3个新建装置的速度推进,单个装置功率正向百兆瓦级跃进。按磁约束装置100-300元/瓦的造价计算,2025-2030年间全球年投资规模将达100-90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装置建设
全球可控核聚变产业正以每年2-3个新建装置的速度推进,单个装置功率正向百兆瓦级跃进。按磁约束装置100-300元/瓦的造价计算,2025-2030年间全球年投资规模将达100-90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装置建设成本正以每年15%的速度下降。美国能源部预测,首座商用聚变电站有望在2035年前并网发电。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之一。
当前全球核聚变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产业进入密集催化期。
国内五一期间,BEST(聚变能紧凑燃烧等离子体装置)总装时间提前,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启动。
日本政府近期宣布,将参与为设计耐用性较高且安全的核聚变反应堆、正在欧洲推进的建材试验计划。
4月底,ITER组织宣布项目的“人造太阳”完成建造“电磁心脏”。
可控核聚变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黄金时期,实验堆的快速落地推动产业化加速落地。一旦产业全面实现商业化,将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1、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造太阳"技术,其原理是模仿太阳内部的核反应——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氘、氚等轻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与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裂变技术相比,聚变反应的燃料几乎取之不尽(1升海水所含氘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且不产生高放射性废料,被公认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
2、颠覆性能源革命的四大应用场景
基荷电力供应:一座百万千瓦级聚变电站年耗燃料仅需数百公斤,可为千万人口级城市提供稳定电力。
深海深空能源:紧凑型聚变堆可为极地科考站、深海工作站、星际飞船提供持久动力。
氢能规模生产:聚变产生的高温可直接用于热化学制氢,成本有望降至当前电解水制氢的1/10。
高温工业供能: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可直接利用聚变高温替代化石燃料燃烧。
3、产业链投资逻辑
短期,超导材料、真空系统等设备供应商受益于2025年密集招标;中期,燃料循环、热交换设备随示范堆建设需求放量;长期,具备全栈技术整合能力的企业将领跑商业化阶段
4、核心标的竞争力对比
安泰科技:总市值:130.08亿,净资产收益率:1.48%,公司主营高端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产业、高速工具钢产业和环保工程及装备材料产业。专注核聚变堆第一壁材料,其钨铜复合材料耐高温达3000℃以上,全球市占率超70%,已向ITER项目供应数万件关键部件,技术壁垒高且无替代品。
联创光电:总市值:267.35亿,净资产收益率:2.76%,公司主营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智能控制系列产品、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攻高温超导磁体,兆瓦级超导磁体技术全球领先,可将聚变装置体积缩小30%,成本降低40%,适配紧凑型商业化反应堆。
久盛电气:总市值:40.83亿,净资产收益率:-0.65%,公司主营防火类特种电缆以及电力电缆、加热电缆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耐高温特种电缆,耐受中子辐照能力达ITER标准,用于等离子体加热系统,深度绑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项目。
中国核电:总市值:1939.56亿,净资产收益率:2.82%,公司主营电力(包括核能发电与风、光发电)销售业务、核电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持股49%),主导氚燃料循环体系建设,规划2035年建成首座商用堆,央企背景强化资源整合能力。
国光电气:总市值:103.83亿,净资产收益率:0.11%,公司主营真空及微波应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研发偏滤器真空部件,耐高温抗辐照性能国际领先,参与ITER项目核心设备制造,军工技术转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西部超导:总市值:314.70亿,净资产收益率:2.51%,公司主营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全流程供应商,产品用于ITER环形磁体,技术指标达国际标准,替代进口依赖。
久立特材:总市值:234.42亿,净资产收益率:4.87%,公司主营无缝管、焊接管、管件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独家供应ITER级真空室无缝管,耐高温性能超欧美竞品,全球核聚变真空管市占率超50%。
炬光科技:总市值:62.12亿,净资产收益率:-1.52%,公司主营光子行业上游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产生光子”)、激光光学元器件(“调控光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功率激光器突破惯性约束技术,国产替代进口设备,激光点火系统适配小型化聚变装置,技术专利超200项。
中国核建:总市值:268.83亿,净资产收益率:2.63%,公司主营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全球唯一掌握聚变堆模块化建造技术,承建中国环流三号实验堆,工程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60%。
中钨高新:总市值:262.76亿,净资产收益率:2.88%,公司主营钨精矿、硬质合金和钨、钼、钽、铌等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产品和装备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贸易业务等。高纯度钨合金用于偏滤器制造,抗中子辐照寿命达10年,技术适配ITER及后续商用堆需求。
东方精工:总市值:156.00亿,净资产收益率:5.37%,公司主营智能包装装备和水上动力设备。真空泵系统保障等离子体稳定,抽气速率达国际标准,参与法国ITER项目设备供应。
兰石重装:总市值:105.68亿,净资产收益率:0.44%,公司主营传统能源化工装备(炼油化工、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新能源装备(核能、氢能、光伏光热、储能等领域)、工业智能装备(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工业机器人等)以及节能环保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检维修服务及工程总承包。研发高效紧凑型热交换器(PCHE),耐高温高压性能突出,应用于聚变堆氦冷回路测试。
国电南瑞:总市值:1820.07亿,净资产收益率:1.37%,公司主营提供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聚变堆能量控制系统供应商,实现等离子体实时监测与动态调节,技术合作清华、中科院。
宝胜股份:总市值:65.55亿,净资产收益率:0.66%,公司主营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服务。超导电缆用于聚变装置磁体系统,传输损耗低于0.1%,中标多个实验堆项目。
中广核技:总市值:68.92亿,净资产收益率:-1.25%,公司主营远洋运输、工程承包、房地产、国际劳务合作、进出口贸易和远洋渔业等业务;线缆用改性高分子材料、改性工程塑料、电子加速器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辐照加工业务。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国产化突破,屏蔽效率提升30%,覆盖ITER及国内示范堆需求。
东方钽业:总市值:82.26亿,净资产收益率:2.15%,公司主营稀有金属钽、铌及合金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钽合金材料用于聚变堆耐高温部件,熔点2996℃且抗腐蚀性强,适配极端工况环境。
来源:老张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