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永宁丨人民日报 让光影被听见——永宁“光明影院”的光明时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5 23:30 1

摘要:异国街头的混乱枪声、撤离车队的紧迫轰鸣、外交官斡旋的坚定身影……影院里,一群特殊观众正屏息聆听。他们虽看不见银幕硝烟,却能循着声音,沉浸在《万里归途》扣人心弦的撤离故事里。2025年10月15日,“光影有声,放映希望”永宁县“光明影院”文明实践项目在望远镇江山

异国街头的混乱枪声、撤离车队的紧迫轰鸣、外交官斡旋的坚定身影……影院里,一群特殊观众正屏息聆听。他们虽看不见银幕硝烟,却能循着声音,沉浸在《万里归途》扣人心弦的撤离故事里。2025年10月15日,“光影有声,放映希望”永宁县“光明影院”文明实践项目在望远镇江山阅恒太城金逸院线影城成功启动,全县100余名视障人士及家属、志愿者满心期待齐聚影院,共赴这场用听觉编织的光影之约。

“想‘看’场电影实在太难了,每次只能靠身边人的讲述去拼凑画面,始终感觉隔着一层。‘光明影院’终于为我们弥补了这份遗憾!”现场一位视障朋友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对视碍人士而言,“走进影院” 曾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 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无法捕捉画面的遗憾,让他们对光影艺术长期望而却步。观众席上,视障朋友们微微前倾着身躯,侧耳倾听,

神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专为视障人士增补的叙述性解说,成了他们感知光影世界的“眼睛”。“解说员说到‘外交官在尘土中坚定地举起护照’,我眼前就好像真的出现那个画面了,心里特别激动!”一位年长的视障观众在观影后分享道。影片结束后,兴奋的交谈声在影厅内回荡。“我终于‘看懂’了一部电影!”一位姓王的先生激动地握住志愿者的手,“以前总觉得电影是你们明眼人的欢乐,今天我才知道,那些紧张、感动和自豪,我一样能真切地感受到。听到撤侨车队安全抵达边境时,我眼泪都下来了,和我们自己的经历虽然不同,但那种民族情感、家国情怀,是相通的。”

作为全国性公益品牌,“光明影院”项目自2017 年发起以来,始终以“声音为眼”为视障群体搭建“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今年8月,永宁县成功入选“光明影院” 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第二批全国试点,此次项目的落地,是永宁县将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织就的“三级联动”文明实践惠民新路径:以县级放映厅为核心、乡镇实践所站固定点为支撑、村级流动点为延伸,将无障碍观影服务从城市送到乡村,从社区带进农家。启动仪式上,通过直播连线了李俊镇王团中心村、团结西路街道南环社区实践站两个集中放映点,屏幕里视障朋友聆听的专注神情、社区居民与微光志愿者协同服务的温馨画面,让人动容。这张覆盖全县的“文明实践暖心网”,正让文化惠民的阳光,洒向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随着红绸落下,“光影有声·放映希望”2025年永宁县“光明影院”文明实践项目正式启动!“一块牌匾,就是一份责任。” 授牌环节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乡镇实践所站、社会影院等 9 个点位依次接过牌匾,每一块牌匾背后,都承载着全县1010位视障人士共享文化成果的美好愿景。这些点位不仅是放映电影的场所,更是传递文明的阵地,优质的光影服务更将从这里出发,更精准、更便捷地触达每一位视障群众。

未来,永宁县还将着力构建“光明影院 +”文明实践新生态,通过举办“光影分享会”“无障碍文化体验日”及出行陪伴、技能培训、便民服务等活动,持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让文明实践的温暖穿透视觉的界限,真正走进视障朋友的生活里、心坎上,助力更多视障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感受“塞上江南・和美永宁”的美好,收获属于每个人的温暖与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李灵玉

审核/荀倩

来源:梦回重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