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皆知,美国喜欢大发战争财,从一战到俄乌冲突的百年间,形成了独特的“战争经济学”体系。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战争刺激国内工业、操控国际金融体系、掠夺战略资源,最终巩固全球霸权地位。
文 春公子
世人皆知,美国喜欢大发战争财,从一战到俄乌冲突的百年间,形成了独特的“战争经济学”体系。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战争刺激国内工业、操控国际金融体系、掠夺战略资源,最终巩固全球霸权地位。
美国初期以中立国身份向协约国出口军火和物资,军火出口额从1914年的4000万美元暴增至1916年的12.9亿美元,利润率高达500%-1000%。摩根财团主导的战争贷款总额达22亿美元(相当于当前数千亿美元),黄金储备占全球比例从1913年的26%升至1919年的40%。战后,美国从债务国跃升为最大债权国,对欧洲债权达100亿美元,并控制了墨西哥石油、巴西咖啡等战略资源。
在俄乌冲突中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资产,迫使全球资本回流美国,2022年吸引1.2万亿美元国际资本流入,美元指数创20年新高。当前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但通过债务货币化转嫁风险,国际资本仍被迫持有美债作为安全资产。
中美同步推动第六代战机!最快会在2025年内具备行动能力!美军上将为什么透露出悲观情绪?扬言不如中国!
中国六代机的突进速度令美国措手不及。2024年12月28日成飞歼-36首飞时展现的全向全频隐身能力,将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压缩至0.001平方米以下。其采用的等离子隐身涂层与智能蒙皮技术,可动态调节电磁特征,使得美军现役AN/APG-83雷达的探测距离从300公里骤降至80公里。而美国F-47沿用鸭翼布局的“隐身++”设计,虽宣称RCS优于F-22,但实际测试显示其前向隐身效能仅比F-35提升30%,侧向隐身因鸭翼机械结构存在明显漏洞。
在动力革命层面,中国涡扇-30变循环发动机已实现3-6马赫持续巡航,配合斜爆震发动机技术,可在15分钟内完成北京至关岛的战略突防。反观美国XA100/XA103发动机仍处于台架测试阶段,F-47的2.2马赫巡航速度不仅落后中国一代,其航程5000公里的纸面数据,在实战载荷下将缩水至3500公里。
更具颠覆性的是智能化作战体系。歼-36搭载的量子雷达系统探测半径达1000公里,配合太赫兹通信网络,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并指挥48架无人机实施蜂群打击。而美军F-47的AI辅助决策系统仍依赖传统算法,其无人机协同作战半径仅700公里,且存在数据链被电磁压制的致命风险。
当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2025年5月13日公布F-47战斗机性能参数时,其刻意强调的“穿透性制空”概念背后,实则是美国军工复合体面对中国六代机全面突破的集体性恐慌。
美国六代机项目的困境本质上是新自由主义产业政策的恶果。波音公司获得F-47合同的关键,并非技术优势,而是其承诺在佛罗里达、得克萨斯等摇摆州创造2.3万个就业岗位的政治献金。这种将国防项目异化为选举工具的操作,导致供应链严重碎片化:F-47的隐身涂料依赖日本东丽化工,飞控芯片由台积电代工,而中国六代机的国产化率已达100%。
成本失控更暴露美国军事工业的深层痼疾。F-47单机造价从立项时的1.8亿美元飙升至3亿美元,若计入研发费用,实际成本突破10亿美元大关。相比之下,歼-36依托数字化脉动生产线,量产成本控制在1.5亿美元以内,且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已建成年产48架的生产能力。这种成本与产能的双重碾压,使得美军规划的185架F-47采购量,在中国六代机“下饺子”式列装面前形同儿戏。
中国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技术自主可控,已抢占先机;而美国在政治内耗、利益集团垄断和全球战略负担中逐渐失速。
正如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所言,“NGAD项目若失败,美军将失去未来30年的空中优势”。当美国仍在为“如何解释中国速度”而焦虑时,西太平洋上空的战略天平,已悄然向东方倾斜。
来源:春公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