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培优/那一抹色彩,是不屈(917班 成思瑶)

B站影视 2024-12-10 00:41 2

摘要: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讲述了参观重庆抗战防空洞遗址的感受和思考。文章以“那一抹色彩,是不屈”为主题,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艰苦斗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文章详细描述了遗址的入口、内部展示的物品、墙上的数据和多媒体视频投影,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历史

莹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讲述了参观重庆抗战防空洞遗址的感受和思考。文章以“那一抹色彩,是不屈”为主题,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艰苦斗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文章详细描述了遗址的入口、内部展示的物品、墙上的数据和多媒体视频投影,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这一抹不屈的色彩,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激励。

那一抹色彩,是不屈

917班 成思瑶

在抗战期间,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筑起了现在繁华昌盛的中国。那么中华历史上这一抹色彩应该被称作什么呢?寒假期间,我有幸参观了重庆抗战防空洞的遗址——十八梯打隧道遗址。它以防空洞为核心,从防空洞的建设起因、建设过程、生产生活、战时作用四方面讲述防空洞的重庆记忆。

在十八大隧道遗址入口两侧各插着一面红旗,进入馆内,里面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微弱的灯光给人一种阴暗的感觉,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为我们详细讲述了重庆人们在抗战时期的艰苦生活,挖防空洞的工具和日军屠杀人民所使用的刑具被展示在游客面前,让人感慨万千。墙上那一组组数据,便是日军轰炸重庆的铁证,就像一根根针,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

馆内运用多媒体视频投影,声光电互动的演绎方式,真实再现了历史场景,使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愈炸愈强的城市精神。随着我按下面前的警报器,屏幕上呈现出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1938—1944年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多的战略轰炸,“跑警报”、“躲轰炸”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乌泱泱的人群挤挨在投影视频面前,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视频播放的是日机轰炸重庆的全过程和重庆人民争分夺秒地修建防空洞,日侵略者对百姓无情的杀害,不但没有消灭我们,反而使我们更加顽强地去抗战,直到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领土为止。

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我看到了当时重庆人民修建的防空洞的大致模样,此时我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当地人民一起参与防空洞的修建当中,狭小的空间不仅挤满了伤员们,还堆满了粮食、武器,时不时还要被敌人的炮火炸得浑身是土,想到这,我不禁感慨道:连我都要弯下身子才进得去,何况在当时的人民呢?他们又是怎样在激烈的战争中艰难生存下去呢?我无从知晓,也不敢想象。

在遗址出口的几十米,微弱的灯光逐渐变亮,加上太阳光的照射,我找到了出路,看到了希望。(补:是那抹不屈的色彩,让)那些沉睡的烈士们因看到中国的繁荣富强而欣慰,(补:是那抹不屈的色彩,让)中华大地更加有未来希望!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这次参观遗址,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人民面对敌人入侵的顽强不屈,英勇抗战。这一抹色彩,是顽强、是不屈、是愈战愈强!

来源:莹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