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迷信”的代价摘要:“技术分析迷信”的代价曾以为背熟MACD金叉死叉就能战胜市场,却不知庄家早已将散户常用指标写进反收割算法。2023年某新能源股MACD顶背离后暴跌40%,追涨者血本无归。更讽刺的是,某量化团队回测发现,单纯依赖技术指标的策略年化收益仅2.3%,不及银行存款。“
曾以为背熟MACD金叉死叉就能战胜市场,却不知庄家早已将散户常用指标写进反收割算法。2023年某新能源股MACD顶背离后暴跌40%,追涨者血本无归。更讽刺的是,某量化团队回测发现,单纯依赖技术指标的策略年化收益仅2.3%,不及银行存款。“价值投资陷阱”的幻灭
2015年买入中国石油,9年后本金缩水42%,而同期通胀吞噬46%购买力5。周期股在景气顶点时的低PE往往是价值陷阱,如某钢铁股在供给侧改革后两次坐过山车,最终深套60%。“幸存者偏差”的致命诱惑
总听说“隔壁老王翻10倍”,却不知同一栋楼有200个爆仓的“老王”。2024年某直播间“股神”编造重组消息诱导接盘,跟风者单日亏损83%。反人性训练:亏损8%立即止损,用支付宝设置自动提醒;盈利30%强制减半仓,防止利润回吐。时间套利:熊市囤积高股息资产(如电力、煤炭),牛市置换成长型ETF,用10年周期对抗波动。
铁律2:远离“三高”股票
高估值:PE>50的成长股业绩证伪率超70%,如2021年核心资产泡沫破裂。高杠杆:融资账户爆仓率是普通账户5倍,杭州90后程序员挪用婚房首付加杠杆,最终负债200万。高风险:慎碰“跨界并购”“高送转”概念股,如某元宇宙公司借利好出货,3天套现20亿。铁律3:从“炒股”到“持股”的认知跃迁
存股思维:长期持有分红率>3%、ROE>15%的优质企业,如五粮液连续5年股息率超4%。指数基金:定投沪深300ETF十年年化收益8.7%,远超频繁交易者的-27%。铁律4:给账户装上“安全阀”
仓位公式:单票≤2%,总仓位=(100-年龄)%,60岁老人限仓40%。认知税账户:每赚10万抽2万系统学习,某游资靠此躲过三次股灾。年化15%需17年翻10倍,但99%的人中途因贪婪或恐惧失败。1万元本金若每年亏损20%,10年后仅剩1074元。终极答案:
真正让人后悔的,从来不是进入股市,而是用错误的方式浪费了时间。北京退休教师王阿姨定投消费ETF十年翻5倍,而上海李叔日均交易50次,三年亏损89%。股市从不辜负清醒的头脑,只惩罚侥幸的灵魂。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