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篮球之“跃”,兴乡村之“热”——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观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14:01 2

摘要:当壮实的黄牛、肥硕的黑猪、温顺的白羊,被一一牵出——这并非集市交易,而是一场篮球赛的颁奖现场。队员们牵着硬核大奖,举起奖杯与银饰,一场“村味”满满的颁奖礼,瞬间点燃了贵州黔东南苗岭的山间。

当壮实的黄牛、肥硕的黑猪、温顺的白羊,被一一牵出——这并非集市交易,而是一场篮球赛的颁奖现场。队员们牵着硬核大奖,举起奖杯与银饰,一场“村味”满满的颁奖礼,瞬间点燃了贵州黔东南苗岭的山间。

至此,“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以下简称全国“村BA”)圆满落幕。赛事横跨北部、南部、中部三大赛区,历时29天、鏖战179场,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4支队伍、630余名球员,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篮球盛宴。

篮球之火,何以在今日的乡村燃得如此炽烈?近日,记者走进全国“村BA”现场,探寻这场“村字号”赛事背后的活力密码。

农民而战

10月12日至17日,全国“村BA”总决赛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火热上演。在17日晚的冠亚军争夺赛中,福建晋江代表队球员李鸿铭一记三分球应声入网,全场观众齐声喊出台盘独有的加油口号——“吼呜”。每当有精彩进球,这充满乡土气息的呐喊便响彻全场。

“能代表家乡夺冠,我无比激动!”荣获总决赛最佳球员的李鸿铭赛后难掩喜悦,“队友间的默契、乡亲们的呐喊,让我完全沉浸在篮球带来的快乐中。”

这为村而战的荣誉感,深植于每位球员心中。荣获亚军的湖北咸丰白茶队刘韦江虽留遗憾,却坚定地说:“和兄弟们拼到最后一秒,就是好样的。”河北宁晋队李观洋则表示:“胸前的‘河北宁晋’四个字,让我不敢有丝毫松懈,这是我最自豪的印记。”球队们来自不同地区,球员们从事各行各业,因比赛聚成一团火,为家乡荣耀拧成一股绳。

“我们大概有500人,都是自发来的!”在总决赛现场,湖南辰溪啦啦队的米文强激动地对记者说,“南部大区赛就在我们辰溪办的,能一路打进总决赛已经很厉害了,输赢不重要,就想给家乡球队助威!”

今年全国“村BA”的赛事征程,始于4月各省自主开展的篮球活动。随后,大区赛相继在山东招远、湖南辰溪、湖北咸丰打响,并最终会师于贵州台盘的总决赛。这条行进路线不仅串联起各大赛区,促进了“村BA”的跨区互动,更将篮球盛会办在了各地农民的身边。

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相关负责人早前接受采访时候表示:“‘村BA’诞生在乡村、根基在乡村。‘挑大梁’的、‘当主力’的、‘唱主角’的理应是农民群众。”据了解,本届“村BA”严格规定,要求参赛运动员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均显示其住址在乡镇及农村,且户口迁入当地村镇的年限不低于2年,组队方式也从“乡镇”升级为“县级”,提升了比赛观赏性,也让更多农民兄弟在全国舞台上“崭露头角”。

非遗牵线,文体

比赛的哨声尚未吹响,一场场非遗文化盛宴已抢先登场。在总决赛,贵州台江的《反排木鼓舞》踏步腾跃,再现苗族狩猎生活场景;在北部大区赛,山东招远在比赛现场举办了兼具乡土气息与时代活力的非遗文化展;在南部大区赛,湖南辰溪的“村艺”活动中,民俗风情与非遗文化精彩纷呈;在中部大区赛,湖北咸丰“村味大集”上,咸丰麻糖、土家绣花鞋等非遗食品琳琅满目……这一刻,“村BA”跨出体育边界,化作一幅充满民族气息的文化长卷。

非遗的故事不仅绽放在舞台,更融入赛事。全国“村BA”的冠军银帽与亚军的银项圈,既是荣誉象征,也有着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对体育精神的深情礼赞。它们的创作者吴国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道出了设计理念:“银帽中央首次出现的小篮球,被凤凰、蝴蝶等传统纹样环抱,既呼应篮球主题,又饱含苗族韵味。”

在总决赛球场外的“非遗展演”展台,今年74岁的国家级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张洪珍与徒弟们演唱《运金运银》,引得众多游客驻足。张洪珍的徒弟在演唱间隙向记者介绍,“这首歌讲述的是苗族古代先民的生产劳动,是苗族人在婚礼、欢聚和节庆等庄重场合都会唱诵的歌曲。我们站在这里,就是希望让更多人听见苗族古歌,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周林表示:“针对不同活动会配置不同的非遗展示内容,无论是奖品银饰的制作,还是展演的节目选择,都希望能够借助“村BA”的热度,将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播出去。”据了解,台江县还打造了15家非遗工坊,并将其纳入“跟着村BA去旅行”特色路线,为将赛事“热度”添上了非遗的魅力。

篮球传“火”,乡村共富

走在“台盘1936一条街”上,民宿、酒馆、咖啡馆错落有致,篮球主题墙绘随处可见。游客在老球场前打卡留念,对面的“村BA”咖啡屋内,顾客举着印有吉祥物的杯子拍照。

“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外走,现在越来越多人回来创业了。”台盘村遇见民宿老板黄兴强的经历,正是“村BA”带动人才回流的缩影。2022年,“村BA”爆火后不久,他决定抓住热度,返乡创业,改造老宅办民宿,随着生意的火爆,如今的他还开起养殖场和小饭馆。“比赛这几天全满房,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黄兴强说。

人才的回流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源头活水,也让“村BA”的品牌效应持续转化为真金白银。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介绍,村里每年承办8~9场赛事,直接带动了民宿、餐饮发展和本地就业。如今,球场配套日益完善,场外设置了420个摊位的“深山市集”,村里开起16家民宿,文创店、咖啡屋、音乐吧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据统计,2024年台盘村接待游客达360万人次,吸引7家企业落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2.3万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各地也致力于将赛事“流量”化为发展“增量”。湖北咸丰在球场上推广“仙居恩施”“世遗唐崖、森林咸丰”等区域文旅品牌,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湖南辰溪在赛场旁搭起“农特产品展销大集”,售卖辰溪稻花鱼、山茶油等特色产品;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打造“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日比赛、多日停留”模式,吸引文旅消费……

乡风润心扎根生长

总决赛这几天,台盘村村民吴运堂每天都会把门前的道路打扫得一尘不染。“全国这么多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当然要把环境收拾得干干净净!”他笑着说道。这场火遍全国的“村BA”,激发的不仅是场上的竞技激情与场外的产业活力,也悄然推动着乡风文明的润泽。

“以前村民们没事就喝酒、打麻将。”岑江龙回忆道。如今的台盘,村民们纷纷走下“酒桌”“牌桌”,走上球场和看台。“多个球场、少个酒场;多场球赛、少场赌局”,已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文明新风。

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与赛事活动的融合,台盘村制定了《“村BA”文明观赛手册》与礼仪规范,把友善待客、文明助威、节俭办赛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同时,通过加强游客服务引导、宣传赛事规则,组织村民义务参与场地清扫和秩序维护等工作,让“农民主体”作用在赛事运营中充分体现,于无声处滋养文明乡风。

文明乡风也在法治精神的浇灌下继续茁壮成长。台江县人民法院在台盘村专门设立了“村BA”法官工作站,不仅为赛事品牌提供专业的商标维权服务,还借助赛事契机,组织法官走进活动现场,发放《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读本,把贴心的法律服务送到村民、观众的身边。

这股文明乡风,更吹遍“村BA”赛场内外。山东招远自发组织了“奶奶拉拉队”,以独具特色的秧歌舞为各地参赛选手加油助威;湖北咸丰白茶队向对手赠送当地特产白茶,让“以茶为礼”的传统在激烈赛场上延续温情;湖南辰溪县孝坪镇发出《我为全国“村BA”助力》倡议,“腾出座位、让出文明”已蔚然成风……点滴细节汇聚成流,乡风文明与体育盘根生长。

当篮球架在村寨中央立起,当欢呼声点亮乡村的夜空,燃起的,是农民心中的体育热情;唤醒的,是乡土文化的深厚内涵;映亮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征途。“村BA”这把火,正让“农民的赛事农民办”这条路,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记者:杨淼

编辑:霍然

监审:郭平稳、徐锋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来源:微观三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