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云南花市,曾叫价一苗30万的春兰醉红素,被组培苗直接打到地板价,跌破三位数。
“30万砸进去,如今80块包邮还送盆?
”——2023年云南花市,曾叫价一苗30万的春兰醉红素,被组培苗直接打到地板价,跌破三位数。
泡沫戳破,天价兰成了地摊货,早入手的玩家心在滴血,围观群众只想问:现在撸一把当绿植,到底香不香?
花还是那朵花,红杆红花,一开满堂喜庆。
当年炒家把它吹成“百年难遇串种”,配上拍卖行槌声,身价飙到一套首付。
如今实验室里瓶子排成墙,一季能产几十万苗,供给像自来水,价格自然拧到最低档。
淘宝拼多多销量翻两倍多,评论区全是“新手第一次种,活了”——原来高贵冷艳的兰,也能像绿萝一样好养,15℃到28℃随便扔阳台,不春化也开花,难怪小白蜂拥进场。
可也别高兴太早。
便宜醉红素里混着“李鬼”,用普通豆瓣兰涂色、打光冒充,直播间里滤镜厚得能防弹。
更尴尬的是,新品种“红韵素”花更大、色更艳,正抢老招牌风头。
老玩家摇头:醉红素现在只剩“情怀”二字,升值通道基本堵死,想靠它再暴富,不如去买彩票。
想单纯赏花的,百来块买一盆不亏;指望传家或捡漏,醒醒,时代早翻篇了。
兰市教训就一句:稀缺才是硬道理,量产只能当盆栽。
——“80块还要啥自行车?
包邮到家当新年年宵花,比玫瑰撑得久,至少能看一个月。
”
——“当年30万接盘的大佬,现在估计把花盆都摔了,闻见兰花香就心绞痛。
”
——“组培技术牛,把奢侈品打成快消品,以后啥草都能按斤卖,还炒个啥?
”
——“已入手三苗,长势凶猛,但再涨回30万?
我信它能上火星。
”
来源:生活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