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120秒!河南女子当街被“急救”拷走 卫健委通报为何难服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09:25 2

摘要:"你们凭什么抓我?救命啊!"5月16日上午10点23分,禹州建设路人行道上演魔幻一幕。手机镜头疯狂抖动,画面里三个穿"河南急救"制服的人,正死死按着个穿碎花裙的姑娘。咔嚓一声金属脆响,女子手腕上闪过刺眼的寒光。

"你们凭什么抓我?救命啊!"5月16日上午10点23分,禹州建设路人行道上演魔幻一幕。手机镜头疯狂抖动,画面里三个穿"河南急救"制服的人,正死死按着个穿碎花裙的姑娘。咔嚓一声金属脆响,女子手腕上闪过刺眼的寒光。

现场群众当场炸毛:"120咋还带手铐出诊?"这条23秒短视频,24小时内冲爆全网3.2亿次播放量。姑娘那句带着哭腔的"我叫李某某,我脑子清醒",愣是把#卫健委通报女子被铐走事件#顶上了热搜第一。

■ 现场还原:能背身份证号的"精神病患"

监控时间显示,从制服人员下车到把人塞进救护车,全程不到120秒。穿碎花裙的李某某被反剪双手时,还能准确报出自己姓名和身份证号。最绝的是当她发现围观群众在录像,突然扭头喊了句:"麻烦帮我打110报警!"

"这姑娘要是真犯病,我直播倒立洗头!"现场目击的奶茶店老板王先生,对着记者镜头直拍胸脯。他记得特别清楚,当医护人员声称使用"约束带"时,有个戴眼镜的小伙直接掏出钥匙串:"来,试试用钥匙能不能捅开?"

■ 官方通报遭打脸:焦虑症=暴力倾向?

17日凌晨两点,禹州卫健委的通报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可这纸盖着红章的文书,反而让舆情火上浇油。通报里说李某某有焦虑症、抑郁症病史,当天因拒绝服药并与家人发生冲突,家属才拨打120求助。

眼尖的网友立刻扒出破绽:郑州某医院2019年的《精神卫生法》培训记录明确写着,"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得实施非自愿住院治疗"。更离谱的是,现场使用的金属约束器械,在2023年新版《精神科急救操作规范》里早被明令禁止。

■ 三大灵魂拷问直指真相

1. 急救车变警车?哪来的金属铐子?

眼瞅着视频里那明晃晃的金属扣,卫健委通报硬说是"老式约束带"。可全网福尔摩斯们扒出,正规律师所的约束器械采购单上,压根没有金属制品。倒是有网友爆料:去年某地发生过警用器械流入民营医院的事件...

2. "被精神病"产业链死灰复燃?

这不禁让人想起2021年的"网红沉浮记"。当时某平台50万粉丝博主,被亲舅舅送进精神病院三个月。要不是粉丝组团营救,差点就成"终身病号"。而今年4月安徽曝光的"被治疗"事件,涉事医院每收治一个患者竟能拿8000块提成!

3. 谁在操控"家属同意"这把双刃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某某在直播中拍桌:"现在某些医院把'家属同意'当免死金牌用!"他翻出《民法典》第1055条强调,就算亲爹妈也没权剥夺成年子女的人身自由。更何况现场医护人员,连基本精神状态评估都没做。

■ 救命车变夺命车?我们该如何自保

这事儿最细思极恐的是,李某某在被拖上车前说的那句:"今天他们能这样对我,明天就能这样对你们!"资深媒体人老胡在专栏里算过笔账: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类似纠纷,但真正立案的不足5%。

不过也有好消息传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连夜发布《急救现场操作指引(试行版)》,其中三条新规引发关注:

① 出诊必须配备执法记录仪

② 强制措施需民警+社区干部双见证

③ 被约束者有权当场联系律师

■ 网友神评论亮了

"建议给120配个测谎仪,先分清到底是患者有病,还是家属有鬼!"

"以后出门得在脑门上贴个声明:本人拒绝被精神病!"

"强烈要求精神科医生先考个侦探证!"

截止发稿前,事件又有新进展。李某某家属突然改口,称当天是"沟通误会"。但眼尖的网友发现,涉事医院的股东名单里,赫然躺着某保健品公司老板的名字...

这场闹剧最终会如何收场?我们不敢妄下结论。但记住老舍先生在《茶馆》里写的那句:"现在不是大清国了,可有些事比大清国还邪乎!"今天的李某某能准确说出身份证号,要是换成个口齿不清的老人呢?要是你在街上突然被按倒,要怎么证明自己没病?

来源:自强不息晚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