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末的中排量巡航车市场,被本田一记重磅降价砸开了波澜。曾以7.18万起售的本田CM500,官方宣布将指导价直降1.7万元,最终定格在42800元。从"七万级进口标杆"到"四万级亲民选择",这款日系巡航车的价格跳水不仅让持币观望的车友沸腾,更给内卷正酣的
#星光730与五菱MPV用户故事#本田彻底摊牌!CM500官宣直降1.7万破4.3万,国产复古车市场迎"降维打击"?
2024年末的中排量巡航车市场,被本田一记重磅降价砸开了波澜。曾以7.18万起售的本田CM500,官方宣布将指导价直降1.7万元,最终定格在42800元。从"七万级进口标杆"到"四万级亲民选择",这款日系巡航车的价格跳水不仅让持币观望的车友沸腾,更给内卷正酣的国产复古车市场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
价格雪崩:从7万到4万,本田放下身段的三重信号
本田CM500的价格轨迹堪称戏剧性。2020年初入国内市场时,7.18万的售价让其成为中排量巡航车的"高端符号",即便2023年首次调价至5.98万,仍与国产车型保持明显价差。而此次1.7万元的官方直降,不仅是上市以来的最大幅度优惠,更让其价格较初上市时累计下跌2.9万元,直接杀入国产500cc车型的核心价格带。
这次降价释放的信号尤为明确:一是对国产竞争的直接回应,面对国产车型的配置围剿,进口车型唯有放下溢价才能维持竞争力;二是年底清库存的现实需求,经销商需回笼资金应对年度考核,同时为海外已上市的2025款车型让路;三是进口车定价逻辑的转向,早期"高溢价"策略已不适应国内市场,理性定价成为生存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价并非区域特惠,而是全国统一执行,意味着本田已做好全面价格战的准备。
产品力拆解:4万级的进口巡航,优势与短板并存
作为本田中排量系列的"流量担当",CM500的核心竞争力从未消失,只是此前被高价格掩盖。其搭载的471cc直列双缸水冷发动机,可输出45.7Ps最大马力和43.4N·m峰值扭矩,配合191kg的整备质量与690mm的低座高,无论是新手入门还是日常巡航都能轻松驾驭。7000公里实测数据显示,这款发动机在92号汽油加持下震动控制出色,兼顾舒适性与可靠性,延续了本田一贯的机械素养。
但短板同样突出。配置层面,该车仅标配前后ABS、滑动离合等基础功能,缺乏国产车型主流的TFT仪表、手机互联、TCS牵引力控制等配置,甚至连皮带传动都未配备,对比同排量国产车型显得"诚意不足"。外观设计上,日系巡航的简约风格虽有辨识度,但多年未进行大改款,在奔达、春风等品牌的颜值攻势下已显疲态。不过暗黑涂装的发动机、排气与四种车身配色的组合,仍能满足部分复古车爱好者的审美需求。
市场冲击:国产500cc阵营遭遇"降维打击"?
本田CM500的价格下探,正精准命中国产中排量巡航车的"命门"。当前4-5万元价格带,国产车型已形成密集布局:无极CU525以26666元的售价提供53.8Ps马力与皮带传动,奔达金吉拉500用26980元的价格搭载智能车联网系统,春风450CL-C则以26580元主打灵活操控。这些车型普遍以"高配置、低价格"为卖点,此前凭借性价比优势分流了大量潜在用户。
如今本田的降价彻底打乱了市场格局。对于注重品牌溢价与长期可靠性的消费者而言,"4万级进口本田"的吸引力远超"2-3万级国产车型"——毕竟川崎消除者500等同级进口竞品价格仍高于CM500,而本田的品控口碑经过市场长期验证。但国产车型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其在配置丰富度、外观设计新鲜感上的优势,对年轻消费群体仍有较强吸引力。有业内观点认为,这场竞争最终将推动国产车型在可靠性上进一步升级,同时迫使进口品牌加速配置更新。
购车建议:四类人群可入手,这些坑要避开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价格的CM500确实进入了"值得入手"的区间,但仍需理性决策。以下四类人群可重点考虑:一是追求品牌可靠性的新手,本田的发动机调校与低座高对入门极为友好;二是注重长期使用成本的用户,实测数据显示其保养费用低于多数国产同级车型;三是进口车情怀爱好者,4万级的价格门槛较此前大幅降低;四是需要均衡通勤与短途摩旅的用户,300公里左右的续航能力可满足日常需求。
但购车前需明确三点:首先,现款为2024款,海外2025款已升级复古仪表与舒适坐垫,若追求配置升级可等待新款引入消息;其次,该车配置仅能满足基础需求,对科技配置有要求的用户建议优先考虑国产车型;最后,部分经销商存在捆绑销售现象,需确认42800元为裸车价且无附加条件。
从7万到4万,本田CM500的价格跳水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进口品牌放下身段的直接体现。这场降价不仅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更将推动中排量巡航车市场进入"品质与性价比并存"的新阶段。对于国产车型而言,是被动应对还是主动突破?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选"进口品牌"还是"国产高配"?答案或许就在接下来的市场反馈中。
来源:升升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