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C 2024|饮食中有心健康?张启发院士的治未病理念探索与实践

B站影视 2024-12-09 20:18 3

摘要: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是维持生命的能量来源,也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食物匮乏的年代,“吃得饱”是第一要义;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提升,“吃得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然而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吃得好”这一理念变得更为具象,即如何“吃得健康”。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是维持生命的能量来源,也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食物匮乏的年代,“吃得饱”是第一要义;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提升,“吃得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然而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吃得好”这一理念变得更为具象,即如何“吃得健康”。

2024年12月7日,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CCHC 2024)开幕式主题演讲中,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张启发院士,以“用现代生命科学治理健康——治未病理念”为主题,阐述了用现代生命科学治理健康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并分享如何从饮食中获取健康。

探究本源:我们的饮食有问题?

健康长寿是人类从古至今的不懈追求。当今社会慢性病高发,亚健康人群日益增长。张启发院士首先阐释了“治未病”的理念,以生命科学最新知识和认知,动态治理以保持“未病”状态,进而实现长久健康。心脑血管疾病是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这其中,不健康饮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既往探索性研究显示,高糖易消化的精米白面是各类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精米白面属于快速消化的高碳水饮食,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一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多种亚健康和重要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炎性反应等。

对症下厨:调整膳食结构有用吗?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对症下药,或者对症下厨。张启发院士从优化食谱结构,关注健康指标以及调控自身基因三个方面,提出应对举措。首先是优化食谱结构,这里需要了解一个理念,即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谱。典型的食谱如赫赫有名的“地中海饮食”,包括多吃全谷、蔬菜、水果、豆类、坚果、高不饱和脂肪酸油,适量鱼禽;少吃红肉;不吃加工肉、精米白面、添加糖类和淀粉性的蔬菜。基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地中海食谱不仅被医学等专业人士推崇,还在201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粮食大国,稻米是居民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加工后的精米只有胚乳,相当于总营养损失了80%。应该改变几千年来稻米仅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状况,“主食”应承担提高营养健康水平的“主要”使命。高质量的黑米属于全谷物,多项研究表明,黑米水溶性提取物对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模型动物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黑米的果皮和种皮中富含花青素、酚酸等抗氧化物质,膳食纤维;糊粉层和胚中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活性多糖等多种营养素,所以黑米主食化就可弥补精米白面饮食结构造成的营养缺陷。张启发院士在会上分享自己对健康食谱的探索,引发全场观众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学习的热潮。

全面监测:你的健康达标了吗?

针对健康指标应做到全面监测、整体评价、及时纠偏,具体体现在精准针对和及时干预。需要监管的健康状态包括各种生理、生化、代谢、营养指标;同时监管多组学分析:转录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环境毒理组等;此外,通过器官影像学检查,及时关注各种病变。在监管上述指标的前提下,基于其指标参数,形成健康指数,用于健康状况综合评价。张启发院士介绍到,“华中农业大学治未病行动计划”确定的监测项目和指标涵盖了143项生命相关的指数,基于这些指标可建立算法,推荐个性化管理方案:对于代谢、营养及生理指标异常,提出以食品营养和生活方式为主的调理建议,而一旦发生病理变化,建议及时就医。此外,张启发院士还提出调控自身基因的措施,基于个性化的基因组学数据精准营养与生活习性,从而实现“治未病”,永远健康。

预防较治疗而言,代价低、难度小、获益大。张启发院士最后强调,应建立健康新认知,身体力行,在增进自身健康的同时,将治未病行动辐射推广,助力实现人民“健康长寿、无疾而终”的生命愿景。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来源:车上一批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