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山道上,一个穿拖鞋的壮小伙把陌生姑娘一路背下山,视频刚火,键盘就开工:图色?
广州山道上,一个穿拖鞋的壮小伙把陌生姑娘一路背下山,视频刚火,键盘就开工:图色?
作秀?
流量密码?
我刷到这条时,正挤在地铁二号线上,耳机里放着《孤勇者》,差点笑出声——图啥?
图四十分钟汗湿透T恤?
图脚底拖鞋啪啪打脸?
图第二天腰直不起来?
我干过教练,负重蹲拉过百公斤,让我背个大活人下山,我腿也抖。
他真图,就图那姑娘别哭,跟自己妹妹当年一样蹲路边没人理。
后来记者把人刨出来,河南周口健身教练王某,一句“看她疼得冒汗,想起我妹”把我噎住。
背包加腰带,健身房里玩剩的小技巧,成了山道担架,比那些只会喊“快叫120”的嘴炮管用。
景区倒反应快,五百米一个救助点,药箱担架齐活,可没那身肉、没那条心,箱子摆那儿也是摆设。
更离谱的是数据:三天八千万播放,八成评论转暖。
早干嘛去了?
首发弹幕全是“手往哪摸”“拖鞋哥想红”。
北师大报告说,十个人里七个愿意帮,一半怕误会缩手。
我信。
上周我在便利店帮老太太提牛奶,还被反问“小伙子推销啥”。
善意成了奢侈品,先鉴定成色再签收,恶心循环。
姑娘男友出面道谢,说脚踝骨裂已手术。
王某把阿里奖的五千块直接捐给山区娃买篮球。
键盘侠又安静了,找下一个猎物。
屏幕一关,他们连拖鞋都懒得穿,更别说背谁下山。
山还是那座山,下次崴脚,希望旁边站着的不是手机镜头,而是另一条愿意伸手的汉子。
善意要真那么值钱,就别让它先过秤再上秤。
来源:成熟生活家ppQ3p1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