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早醒来,客厅的温度计竟显示12℃,让我忍不住裹着厚外套泡了两杯热牛奶。这种“秋裤都嫌单薄”的感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周成为中东部大半截地区的日常。连南方平常爱吃冰棒的邻居小刘都跑过来抱怨,“这冷空气也太狠了吧,感觉提前入冬了!”如果你还在想怎么囤瓜子配着秋播
今早醒来,客厅的温度计竟显示12℃,让我忍不住裹着厚外套泡了两杯热牛奶。这种“秋裤都嫌单薄”的感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周成为中东部大半截地区的日常。连南方平常爱吃冰棒的邻居小刘都跑过来抱怨,“这冷空气也太狠了吧,感觉提前入冬了!”如果你还在想怎么囤瓜子配着秋播天,先别急——第24号台风“风神”正和今年下半年最强冷空气联手来袭。南北多地迎来立秋后新低,伴随大风和持续降雨,接下来要面对的,不只是掉几度这么简单。
这股冷空气是今年入秋以来最猛的一次。气象台数据显示,西伯利亚高压中心逼近1044百帕,与南海暖湿气流撞击,形成了罕见的强温差。不仅频率比去年同期高出10%,强度也更胜一筹。换句话说,从内蒙古到江南,记得把秋季衣柜翻出来:皮肤感冒、农作物霜害、供暖时程全都得提前准备。
“风神”在南海南滚动,最大风力可达35米/秒,相当11到12级台风,虽然大概率不登陆,却会在台湾海峡、广东沿海掀起阵风。上次去深圳出差,没带雨具被淋成落汤鸡,这次就别学我了。21日左右,台湾中北部会有大到暴雨,局地雨量破百毫米。紧接着,22日稍微喘口气,23日至25日又会自西向东掀起第二波降水高潮。
气温下探的速度也让人懵。沈阳、银川清晨已跌破0℃,上海、杭州的早晚彻底脱离“夏天模式”,最低逼近15℃。我同事家后院的水管昨晚就因为入夜温度骤降开始“呲呲”作响,差点结冰。预计未来三天,中东部平均降温4~8℃,局地达10℃。大家要把准备秋裤、秋袜、热水袋提上日程。
农业和交通压力同步拉警报。晚稻和早茶正是花期,低温可能导致花蕾萎缩,不少茶农已在茶园边点起“熏烟”,试图抑制霜冻;江苏部分晚稻基地也在夜间启动喷雾保温。高速路况也不乐观,沈海、京沪多条路段限速,京沪高铁已有列车时刻微调。如果手头有返乡计划,请务必留意官方调整信息。
最让人揪心的是,持续降雨提高次生灾害风险。广西、湖南山区的村道旁,我曾见过被泥石流掩埋的蔬菜大棚;这次雨量集中,山洪、滑坡的警报全面拉响。沿海城市广州、深圳的低洼路面也难以逃过城市内涝命运,几处排水不畅的路口可能“蓄水成河”。雷州半岛沿海还要警惕高达1米的风暴潮。
气象部门再三强调,做好防风防雨的基本功。家里没稳固的窗棚、广告牌要赶快加固,电力通信设施也需留神;海上作业、渔船近海请及时返航避风。添衣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也别忘了多喝温水。地方政府这两天会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沙袋、泵机、救援队伍都已预置待命。
翻看历史,2016年10月那次“入冬最强大风冷空气”席卷16省,平均降温6℃以上,今天的过程恐怕也不逊色。气候学家指出,未来几年秋季冷空气与台风叠加的事件可能更频繁——极端天气正在成为新的常态。与其抱怨“这天气太过分”,不如趁早调整生活节奏:关注最新预报,把家底温暖设备提前检查好,也在心里为下一次一起“凑热闹”的冷空气+台风组合打个预防针。
来源:正义凛然铅笔kDni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