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未来都会对话.人才战略|政商学界共谋产业升级与社会流动新路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03:53 1

摘要:5月10日,非牟利组织“未来都会愿景”(Future City Vision,FCV)联同亚太区青年发展基金(AYF)、民智行动设计智库(CADL)及香港人才企业家协会,于香港大学合办“青年×专业人士对话会”,聚焦人才、人口政策与经济三大议题,特邀立法会议员洪

5月10日,非牟利组织“未来都会愿景”(Future City Vision,FCV)联同亚太区青年发展基金(AYF)、民智行动设计智库(CADL)及香港人才企业家协会,于香港大学合办“青年×专业人士对话会”,聚焦人才、人口政策与经济三大议题,特邀立法会议员洪雯、资深金融猎头顾问李思发、香港人才企业家协会创会会长刘畅及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助理教授王柏林组成圆桌阵容,分别从政策制定、产业转型、人才落地与社会流动性等维度,就香港发展瓶颈提出系统性的建议方案。

非牟利组织“未来都会愿景”(Future City Vision,FCV)联同亚太区青年发展基金(AYF)、民智行动设计智库(CADL)及香港人才企业家协会,于香港大学合办“青年×专业人士对话会”。(主办方提供)

未来都会愿景始创主席黄伟信致欢迎辞时表示,该组织自2023年成立以来,致力推动跨专业界别的实质性对话,透过系统性研究为社会、环境与经济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建议:“我们坚信,解决香港复杂的结构性问题,需要突破传统的部门思维,建立『跨界专业政策生态系统』。”

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副总监欧雪雯致开幕辞指,为应对人口老化及劳动力短缺的挑战,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抢人才”措施,合共收到超过46万宗申请,逾20万名人才先后携同接近19万名家眷抵港,缓解本地不同产业的人手短缺问题,为本港经济注入发展动能。为配合推动“八大中心”发展,人才办会针对香港未来出现人力缺口的选定产业,更新对外宣传及招揽人才策略,并为来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务。

在圆桌对话中,立法会议员、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洪雯开宗明义回应最近“千万人口”争议:“增加人才和人口是每个城市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社会过度聚焦人口规模,却忽视香港劳动人口参与率(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LFPR)仅56.9%的历史新低以及结构性危机。这数据比新加坡低12个百分点,甚至低于老龄化的日本7个百分点。”她直言,与其盲目扩充人口,更应优先释放现有劳动潜力,“政府政策应该将重心放在如何调整其人才和人口政策以提升LFPR,远胜单纯增加人口数量。”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助理教授王柏林则指:“抢人才、留人才,都必须解决人才的住宿需求。很多新来港人才因住房成本太高而却步,不少本地青年人也因此考虑移民。这反映房屋短缺成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短板。如果香港不解决住房问题,人才政策很难成功。”

香港新方向总召集人、香港人才企业家协会创会会长刘畅以“高才通”实践经验剖析痛点:“许多人才视签证获批为终点,实则这只是与香港建立连结的起点。香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选择机会,但这个机会需要高才们主动去探索和把握。”他强调,人才不仅要为自身职业发展考量,更需为家人长远福祉深耕香港,“与其犹豫不决、坐失良机,不如勇敢跨出第一步,用两年时间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将『机会』转化为『家』的归属感。”

刘畅进一步提出具体政策建议:“让『高才通』真正落地生根,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细致服务。政府应从『申请制』转向『服务制』,建立一站式创业支援平台,整合各类资助计划,将繁琐的申请流程简化至14个工作日内,并提供在线实时咨询,帮助企业精准匹配资源。”对于有意就业的高才,他呼吁政府完善产业配套:“需充分挖掘高才的国际背景与资源,例如引导金融科技人才对接北部都会区的跨境项目,让其专长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为本地经济注入持续动力。”

王柏林指出制度矛盾:“公屋住户获大幅度津贴,中产却背负私人市场高昂的居住成本,就是变相惩罚力争上游的青年。政府现在不断兴建公屋,忽视居屋短缺,其实削弱整个城市的发展动力。”他倡议重设置业阶梯,重新设计公共房屋政策,以鼓励更多年青人向上流动,从而提高整体香港经济及生产力。

资深金融猎头顾问李思发从国际视野剖析香港未来产业发展定位:“国家明确支持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既是制度优势,更是长远承诺。虽然环球经济疲软、地缘博弈加剧,短期内令青年就业挑战倍增,但香港人历来擅长逆境求存。”他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为新一代开辟『金融+科技』的创新赛道,“只要保持灵活应变,香港青年必能突破困局,前景依然光明。”

洪雯总结时重申核心逻辑:“产业是人才政策的根基。只有培育战略产业,才能为青年提供向上流动的空间,同时增强香港对国际人才的吸附力。”

最后,黄伟信寄语:“人才战略绝非孤立工程,需与人口、产业、住房、福利、教育政策等形成共振。我们期待将跨界智慧转化为可操作的政策模块,为香港开辟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文章来源:香港01

图片来源:香港01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HUBRRI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在光明日报社和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领域全国最新专项排名中,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三。

其中,研究院的智库成果(P值)全国第三名,智库活动(A值)全国第一名,媒体影响力(I 值)全国第二名。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一起,于2019年底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并于2022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获评为A等级智库。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并成为海南大学及海南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荣登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的高校智库。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还作为中国华南地区唯一高校代表,入选“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包括欧盟-亚洲中心、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以及中国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等56家中外机构。

微信|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微博|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澎湃号|海大一带一路研究院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