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交警:“马路学堂”已对超5000人次的轻微交通违法者开展教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1 22:09 2

摘要:10月21日早高峰时段,海口市民李先生驾驶电动自行车行经海秀东路彩虹天桥路段时被执勤交警拦下。检查中发现,其悬挂号牌对应的车辆已属海口市过渡期满、需办理报废注销的电动自行车范畴,该车还涉嫌套用他人号牌。面对查处,李先生起初情绪激动,反复强调自己“不知情”,称车

10月21日早高峰时段,海口市民李先生驾驶电动自行车行经海秀东路彩虹天桥路段时被执勤交警拦下。检查中发现,其悬挂号牌对应的车辆已属海口市过渡期满、需办理报废注销的电动自行车范畴,该车还涉嫌套用他人号牌。面对查处,李先生起初情绪激动,反复强调自己“不知情”,称车辆是从朋友处购得。

执勤交警并未立即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将他请到路边的“马路学堂”。在这里,李先生观看了一段关于套牌车危害的警示片:视频中,受害者家属哽咽讲述因套牌车肇事逃逸而维权无门的遭遇;监控画面里,套牌车肆意闯红灯、超速行驶,将安全风险转嫁给无辜路人。随着视频播放,李先生渐渐沉默,最终诚恳表示:“以前只觉得是小事,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以后绝对不敢了!”

这样的一幕,近一个月来在海口各主要路口频频上演。自海口公安交警推出“马路学堂”以来,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教育式执法,已从最初引发市民好奇,发展为如今获得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交通参与者在这里经历了从抵触到理解、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同样在“马路学堂”接受教育的还有摩托车驾驶人王先生。他为图方便,驾驶摩托车闯入禁行区域被查。课堂上,交警结合本市道路特点、交通流量数据和摩托车事故案例,详细解释了“限摩”政策对缓解拥堵、降低事故率、控制噪声污染的必要性。“原来不让摩托车进市区,不只是规定,更是为了安全考虑。”王先生学习后感慨,“以前光想着自己方便,现在明白了应该顾全大局。”

看似简单的“马路学堂”——几张椅子、几面展板、一张桌子、一部手机,却承载着不简单的使命。这里处理的不是冰冷的交通违法代码,而是一个个鲜活个体及其忽视的安全隐患。对骑电动车未戴头盔、违反交通信号灯等轻微违法者,交警不再简单开具罚单,而是邀请他们成为“学堂学员”,通过观看事故警示片、抄录交通法规或化身“交通志愿者”参与秩序维护等“N选1”方式,完成安全教育学习以抵扣罚款。

数据显示,“马路学堂”运行至今,已对超过5000人次的轻微交通违法者开展教育。令人振奋的是,这些“毕业生”的二次违法率显著低于传统处罚模式。更重要的是,交警与市民的关系正从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逐步转变为共同学习、共同促进的良性互动。不少市民在社交媒体上为这一创新举措点赞,称其为“有温度的执法”。海口公安交警的“马路学堂”正以润物无声之力,让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让每一条回家的路都充满更多平安与祥和。(记者 杨作品 编辑 邹宇)

来源:海南特区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