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科技赋能煤炭产业低碳转型,山西再添“硬核”创新平台。近日,山西省获批筹建全国首个聚焦煤炭全产业链技术攻关的省级碳计量中心,标志着我国碳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向纵深突破,资源型省份绿色转型进入“数智化”新阶段。
以科技赋能煤炭产业低碳转型,山西再添“硬核”创新平台。近日,山西省获批筹建全国首个聚焦煤炭全产业链技术攻关的省级碳计量中心,标志着我国碳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向纵深突破,资源型省份绿色转型进入“数智化”新阶段。
作为煤炭体系占全国近1/4的能源大省,山西始终走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前沿。2025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筹建国家级碳计量中心”目标,此次省级碳计量中心的落地,正是山西以科技创新破解“富煤与减碳”矛盾的关键一步。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围绕市场监管总局建设标准,高效完成建设方案编制与评审,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该中心将构建覆盖煤炭开采、洗选加工、清洁燃烧、固废利用全流程的碳计量技术体系,通过搭建量传溯源平台、研发智能监测设备、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煤炭产业碳排放“测、算、控”一体化。重点突破低浓度瓦斯、风排瓦斯等非常规资源利用的计量难题,项目组已编制《低浓度瓦斯利用CCER方法学与计量能力对照表》,联合山西航天、罗克佳华等企业开展煤矿瓦斯处理项目调研,为碳交易市场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团队同步推进《煤炭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地方标准制定,构建符合山西产业特色的碳计量标准体系。目前已与黎城裕福能源达成技术合作,在钢铁焦化等领域开展碳计量检测服务,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科研协同创新也按下“加速键”。山西省碳计量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等单位,开展阳泉高新区低碳园区试点建设;与山西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共同攻关碳计量标准体系。数据显示,若山西高瓦斯矿井全面实现甲烷资源化利用,每年可创造40亿元碳交易收入,形成“减碳 - 创收 - 升级”的良性循环。
这座即将崛起的碳计量“科技中枢”,不仅是山西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更为全国资源型地区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山西方案”,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速实现。
来源:山西科技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