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省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重点是巴铁无力靠自己解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7 23:18 2

摘要:追溯历史,最早居住在巴基斯坦地区内的土著人为达罗毗荼人,后来先后迁移到这片土地上常年定居的民族很多,比如雅利安人、希腊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等等。

【瓜达尔港,就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西南部】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追溯历史,最早居住在巴基斯坦地区内的土著人为达罗毗荼人,后来先后迁移到这片土地上常年定居的民族很多,比如雅利安人、希腊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等等。

如果只笼统地区分一下,大致可以分成雅利安族系和伊朗族系,尽管都属于印度欧罗巴人种,而且都是从中亚细亚的雅利安人衍化而来,但是,从历史上到现在的实际情况,他们之间并不算特别的亲密无间。

这两支迁移民族进入古代印度地区后,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杂居通婚,经过长期的融合——这个长期,至少是从公元8世纪就开始了,那时阿拉伯征服波斯帝国后,穆斯林的官员、军人、商人甚至科学家、建筑师、教师和手工业者们,陆续都定期在这里,尤其是现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境内。

【瓜达尔港就位于蘑菇状的半岛上】

所以,巴基斯坦境内的四个主要民族,其实都以混血为主,比如旁遮普人、信德人、普什图族和俾路支人,都有这个特点——之所以简单说一下人种的渊源,也是在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再次提出独立,并不完全因为种族问题;巴基斯坦要想团结他们、化解冲突,也无法从种族这个角度下手,没有用。

而且,从种族比例上看,巴基斯坦目前总共约2.4-2.5亿人,其中旁遮普族约占63%、信德族约占18%、普什图族约占11%、俾路支族约占4%——而且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就是乌尔都语,这也是俾路支族已经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的语言。

那么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经常提出独立,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实的,而且这一次就发生在5月份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不再承认巴基斯坦官方对俾路支省的行政管辖,宣布脱离巴基斯坦并独立,建立所谓的“俾路支共和国”。

只不过这次俾路支省的动作不再是小打小闹(小动作),不再是地方骚乱(中等规模),也不再是一次边疆的武装反叛(大场面),而是发表了正式的“建国宣言”,事件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影响力极大——或者说,如果得到一些外部势力的支持和渲染,产生的效果就会变得极大。

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的边疆地区?!

是的,这个面积近35万平方公里(整个巴基斯坦总面积才近80万平方公里)的省,地处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交界处——这个地理位置所蕴含的地缘关系、政治博弈才是俾路支省经常提出独立的根本原因之一。

对很多紧盯亚洲尤其是南亚地缘格局的一些国家来说,俾路支省,是一张有可能发挥隔山打牛甚至撬动整个南亚安危的好牌。

另外,会不会还有宗教方面的原因呢?这方面往往也是南亚、中东等地区发生激烈冲突的源头。

实际情况是,‌俾路支省的主要宗教是逊尼派伊斯兰教‌,这个总人口约为1300-1400万的省,95%以上的人口都信奉此教派,而且这与巴基斯坦的主流教派是一样的。

所以宗教原因只能说有一定可能性,比如各细化的分支,但不会是重要原因,更不会是核心原因。

【俾路支省内部的爆炸和袭击也很常见】

除了外部想打好、用好‌俾路支省这张牌,是一个核心原因之外,‌俾路支省有没有自己的内部原因呢?其实是有的,比如历史隔阂甚至是历史误解的长期存在。

俾路支,曾经作为一个整体的族群、在一片整体的土地上生活,只不过19世纪英国殖民者先后主持划定的“戈德史密斯线”、“杜兰线”等等,强行替当地各族群确立了印度西北部、阿富汗西南部和伊朗东南部的边界,俾路支,这个族群则被划分到了三个国家:印度地区(那时既没有印度这个国家,也没有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伊朗和阿富汗。

【俾路支首府奎达的火车站】

俾路支族群的跨界属性,又和中东地区横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的库尔德人有些相似,这种属性天然会表现为:

历史成因方面,已经根本说不清楚了。

族群统一性和稳定性方面,已经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或者能解决了。

那是不是相关国家全都同意,就能解决呢?理论上是这样,但也要结合特别凑巧的历史机遇,否则反悔这种情况,在政治博弈和权力争夺中是非常常见的。

最后,除了俾路支省既有可能是外部看中的一张好牌,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打出去;以及俾路支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复杂成因,还有什么重要原因呢?就没有内部的权力欲望以及派系斗争吗?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也是作用并不小。

巴基斯坦的俾路支族群,从来都不是一个整体:过去是一个又一个部落,近现代史上则是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家族甚至自治地区。

比如卡拉特邦,在1947年以前,它是巴基斯坦俾路支族群中最大的一个部落。1947年巴基斯坦刚刚建国,卡拉特邦的末代首领穆罕默德·亚尔·汗就开始闹独立——他也宣布独立。

随后就引发了俾路支分离问题上的第一次军事行动,那时的巴基斯坦是坚定武力平叛的,所以卡拉特邦的末代汗王病急乱投医,比如寻求印度甚至已经撒手的英国的庇护,就是为了脱离巴基斯坦、自己成立王国,不过印度和英国根本不搭理。

结果在巴基斯坦武力和游说的双重压力之下,末代汗王最终妥协——但是汗王的弟弟卡里姆亲王却依然高举反旗,发动武装叛乱,而且还率领叛军流亡到了阿富汗,并向阿富汗、伊朗的俾路支族群求援,结果是一样的,同样根本不搭理。

不甘心的卡里姆亲王甚至还想办法与苏联取得了联系,不仅遭到拒绝,而且还把卡里姆亲王的现状、诉求以及相关情况直接反馈给了巴基斯坦——卡里姆亲王成为大礼包,因为他在返回卡拉特邦的途中被提前掌握情况报巴基斯坦军队伏击并逮捕,最终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这些曾经的王族或者贵族们,当然不甘心在权力的角逐中永远沉默,他们只是蛰伏。

1958年、1962年、1973年等等,俾路支省(在巴基斯坦看来,卡拉特邦已经不存在了)经常发生武装骚乱甚至成规模的军事冲突——1973年约5.5万部落军队和7万政府军卷入其中,造成双方共计8000多人死亡,这就是成规模的军事冲突了,一直持续到1977年才暂时平定。

有些朋友以为俾路支省这种情况以及这样的势力,会不会向我们却非常友好呢?只能说:千万别这么想。从90年代到现在,从中巴经济走廊到我们的领事馆,都留下了俾路支的恶意甚至武力。

对于库尔德问题,之前的80多年没有解决,到了土耳其强人埃尔多安手中,又用了20多年时间,武装围剿、跨境打击;政治诱降、外交协调等等,效果如何呢?统统没有用。

土耳其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当然明显好于巴基斯坦,所以巴基斯坦作为我们的巴铁,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根本无法彻底解决俾路支省的问题。

能够在友好国家的全力帮助下,将准备打出俾路支省这张牌的外部政治势力和内部权力家族摁住,短期内恢复和平,就已经很好了。

最后,还是以库尔德问题为例,也许俾路支省也会是以这样的方式解决:100多年过去了,库尔德武装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就在土耳其和埃尔多安本人都已经近乎绝望的时候,库尔德工人党主动宣布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现在唯一能做得就是放下武器和全部解散。

这种主动放下也好,或者主动和解也罢,不管他们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至少一定时期内的和平与发展终于到来了——历史和现实,哪个更神奇、哪个更魔幻呢?对于冲突和战争,时间永远是最终的解药。

来源:理想国307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