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株洲生病老人在银行取钱时死亡这个事件,今天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如何让技术更人性化,是重要的话题。
作者: 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湖南株洲生病老人在银行取钱时死亡这个事件,今天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之所以引发舆情,在于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只不过这一次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极端——死人了。
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
最近的有5月13日,也就是事发前一天,江苏盲眼老人办银行卡被要求“睁眼”认证事件。
人们普遍认为,这反映的是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等国营单位在制度上的僵化,和技术推进过程中对人性化的忽视。
02/
银行与电信运营商是两个特殊的单位。
其中的关键在于,随着数据化的发展,银行卡和电话卡成为代表个人身份的两个关键物品。
你只要回想一下你在各大APP上实名认证的过程,你就会发现不是要用到银行卡号,就是要用到电话号码,一般而言应该是两者都要。
卡号和电话号码,在数据时代代表的是你这个人。
刚好这几年又是集中整治电信诈骗的时候。
电话卡方面,现在对一个人能拥有的电话号码上限作出了限制;
银行卡方面,则是现在开一张新卡的过程非常复杂和困难,前年我们这边发消费券时我曾想办一张建行还是工行卡,愣是要等几个月才办得下来;
而我有张邮政卡因为一段时间没用还被锁了。
老年人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所以在制度、流程的设计上,老年人一般是被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
广发银行长沙支行曾通报他们在上个月的“成绩”:
4月8日,阻断一起老年客户被诱导安装黑产软件的诈骗,避免老人数万元养老金损失。
4月17日,他们又成功拦截针对71岁老人的诈骗,保住十余万元资金。
你看,真的很有用。
03/
但老年人同时又是被“数字鸿沟”隔开的最大一个群体。
我的父亲直到现在从没用过手机支付,网购、直播购物什么的更是与他无缘。
只会用现金的他兜里总要揣着零钱,可偏偏他又非常丢三落四,估计这辈子从他口袋里溜走的钱不会少。
而前天另一个新闻又在告诉大家,有人盯上这些只用现金的老年人了:
5月13日,江西省发生一起夫妻俩印假钱,专门坑骗用现金的这批老年人。
制假手段并不高明,但你让老年人怎么分辨?
04/
如何让技术更人性化,是重要的话题。
3月底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老化服务建设指导意见》,要求2025年底前全面升级适老服务;
5月1日起,银保监会与央行联合实施《关于加强老年人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则明确80岁以上老人存款可享特殊便利政策(如简化流程、优先服务等)。
希望这一系列政策,能够落在实处。
更希望执行这些政策的人,能够多一些设身处地的人文关怀。
全文完,欢迎关注、点赞、在看,谢谢您!
参考资料:
老白读书,湖南株洲生病老人在银行取款时死亡,事件始末
红网,广发银行长沙开福支行上门拦截电信诈骗 为老年客户筑起金融安全屏障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广发银行长沙分行营业部成功阻截电信诈骗,持续筑牢金融防线
您可能还想读:
今天最好笑的新闻,就是让盲人“睁眼”认证了
TVB剧法官的白头套,是老年人群体失去的权威
李玫瑾:女生找对象,问他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来源:老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