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奕没说话,弯腰把球一个个捡回来,顺手把保温杯推过去——杯盖上是她Q版头像,耳朵被画得特别大,像随时在听场外的风声。
凌晨一点的球馆,灯比白天还亮。
王曼昱把球拍往台上一摔,声音脆得像谁把玻璃打碎了。
徐奕没说话,弯腰把球一个个捡回来,顺手把保温杯推过去——杯盖上是她Q版头像,耳朵被画得特别大,像随时在听场外的风声。
水还烫,两人都没喝,只是让它在球台角落冒热气,像给夜场加了个加湿器。
国乒第一次把“专属陪练”写进正式编制,落在徐奕头上,有人说是奖励,也有人说是“锁死”。
女队主教练在公示里只写了一句话:针对性强化。
翻译过来就是——王曼昱打左手老吃亏,巴黎周期不能再赌运气。
于是徐奕开始左右开弓,右手练完换左手,一天撕三千板,肩膀肿得连卸妆都抬不起手。
她私下跟朋友吐槽:“我现在洗澡都用左手,我妈说像看陌生人给我搓背。
”
效果来得有点快。
新加坡站决赛,王曼昱对上早田,第三局那个反手快撕直线,球擦着台边飞出去,早田没动。
转播镜头切到徐奕,她在观众席攥着一瓶没开的矿泉水,瓶盖咔一声被捏瘪。
数据组连夜出报告:对左手选手胜率提了22%,球速平均涨3公里。
没人提那瓶矿泉水,只有超话里有人截图:瓶盖变形的样子像一颗被攥紧的心脏。
粉丝比教练组更会抓重点。
机场照里,两人脚上的李宁“玄空”限量款被圈出来,三小时官网断码。
体育营销的同学说,这叫“陪练同款效应”,以前只发生在娱乐圈,现在国乒也学会“卖影子”。
徐奕的微博简介改成“专业影子球手”,听起来像二次元职业,但王曼昱在采访里用得更直接:“她是我技术影子,我往前跑,她得先撞墙。
”说完自己先笑,补一句,“墙也是她帮我砌的。
”
影子也有影子。
杭州亚运前,队里给她们装了高速摄像机,实时叠图,谁的动作多歪两厘米,大屏立刻标红。
练了一周,王曼昱半夜给徐奕发语音:“我做梦都听见AI在说,肘部偏移3毫米。
”徐奕回了个表情包——一只熊猫把摄像头盖上,配文:闭眼就不偏。
第二天两人顶着黑眼圈去力量房,教练在旁边抱着平板,一边看数据一边揉太阳穴,嘟囔:“这玩意儿再准,也测不出谁帮谁打包宵夜。
”
亚锦赛最夸张那场,王曼昱一天三赛,回到酒店电梯里直接蹲地上。
徐奕拎着外卖袋,里面装着两份面,一份加香菜一份不加。
电梯上到11楼,面还没开盖,王曼昱已经靠着墙睡着。
徐奕把外套盖她身上,自己蹲在门口吃完两份——因为她忘了哪份没香菜。
第二天视频流出,弹幕刷“神仙友情”,只有一条飘过:“她连她不吃香菜都记得,却记不住自己肩膀也肿。
”
巴黎名单还没影,队里已经开始给每个人配影子。
陈梦的新陪练是2005年的小将,王艺迪那边也在谈。
徐奕有天在食堂夹了块红烧排骨,突然抬头问王曼昱:“以后要是别人也叫我陪练,我是不是得把头像杯盖换掉?
”王曼昱嘴里塞着花菜,声音含糊:“换呗,反正Q版耳朵那么大,挡得住。
”
排骨啃到一半,食堂灯闪两下,熄了。
黑暗里只剩空调呼呼吹,徐奕把筷子放下,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其实我右手也疼。
”王曼昱没接话,只是把杯子往她那边推,杯盖上的Q版头像在应急灯下发绿,像在说:别装了,我知道。
灯亮回来,两人已经起身,餐盘里只剩一块没动的排骨,肥瘦分明。
来源:善良沙滩公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