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布局机会!永鼎股份净利暴增,光模块订单排到明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9 04:40 1

摘要:十月的科技股里,永鼎股份算是藏不住了——刚出的三季报显示,净利润直接飙了9倍多,从去年同期的3000多万冲到3.19亿。不少人问这股是不是靠概念炒作,其实人家的光芯片和超导布局早落地了,不是嘴上说说的虚头巴脑,今天就用实在数据跟大家讲清楚,这股的底气到底在哪。

十月的科技股里,永鼎股份算是藏不住了——刚出的三季报显示,净利润直接飙了9倍多,从去年同期的3000多万冲到3.19亿。不少人问这股是不是靠概念炒作,其实人家的光芯片和超导布局早落地了,不是嘴上说说的虚头巴脑,今天就用实在数据跟大家讲清楚,这股的底气到底在哪。

先得说清楚,这9倍净利增长不是“掺水”的。有经验的都知道,看利润得看扣非净利润,永鼎这部分增速也有523.4%,跟净利润差距不大,说明没有靠卖资产、拿补贴这些一次性收入撑场面,全是主营业务实打实赚的钱。能有这成绩,核心是两条腿走路:光通信业务稳扎稳打,超导业务打开增量空间,这“双轮驱动”的逻辑很扎实。

第一条腿,光芯片和光模块业务,已经成了“利润奶牛”。别以为永鼎还是只做传统线缆的老企业,现在人家早就把产业链扎到了光通信的核心环节。子公司鼎芯光电建了国内稀缺的IDM激光芯片工厂,从设计、制造到封测全自己来,25G DFB芯片良率都超80%了,100G EML产品也通过了客户验证[__LINK_ICON]。

光芯片能落地,光模块自然不愁卖。400G、800G的高速光模块早就批量交付,1.6T的也实现量产了,还拿到了英伟达、特斯拉Dojo2.0、微软的订单,排期都到2026年一季度了。这业务有多赚钱?三季度光模块营收4.5亿元,同比涨了120%,毛利率更是高达35%,比传统线缆业务高一大截,单这一项就贡献了近40%的净利润。加上通信线缆业务还拿到了东南亚海底光缆订单,海外毛利率比国内高5个百分点,等于多了块“利润缓冲垫”,这基本盘稳得很。

第二条腿,超导业务,是真正的“未来王牌”。这可不是跟风蹭热点,永鼎在超导领域的布局早有积累。子公司东部超导用的IBAD+MOCVD技术路线,做出来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强磁场下的性能全球都算领先,国内市占率直接超过80%[__LINK_ICON]。

更关键的是产品已经实实在在卖出去了。国内的“洪荒70”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就只用它家的材料,还进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二期的供应链[__LINK_ICON]。2025年二季度光核聚变领域的新增订单就超2亿元,潜在合同规模更是超过20亿元。产能也在跟上,从2023年的小批量做到现在的2000多公里,计划年底就形成5000公里产能,长期还要扩到2万公里,这布局可不是短期炒作能比的[__LINK_ICON]。

有人可能会问,政策和行业风口能接住吗?刚好踩在了点子上。2025年国家力推“新质生产力”,光通信、超导直接被纳入“十四五”产业升级清单,光模块的国产替代补贴最高能到研发成本的30%,超导还有专项基金支持[__LINK_ICON]。10月13日成都还要开国际核聚变能源大会,超导作为核心材料,关注度只会更高,这对永鼎来说是实打实的利好。

行业需求也给足了支撑。国内上半年新建5G基站85万个,通信线缆需求涨了30%,永鼎的客户都是移动、电信这些国企,回款有保障。AI服务器全球需求更是涨了80%,光模块作为核心组件,订单根本不愁。社保、公募这些长线资金也在加仓,比游资炒作靠谱多了。

不过也得说点实在的风险,不能光唱赞歌。光通信领域要跟华为、新易盛这些头部企业竞争,去年运营商光缆集采均价就降了7%,要是打价格战,毛利率可能受影响。超导虽然现在市占率高,但上海超导、西部超导也在加速扩产,以后竞争肯定更激烈[__LINK_ICON]。而且核聚变项目建设周期长,业务放量还得看项目落地进度,不能太急。

另外财务上也得留意,资产负债率升到了59.77%,主要是扩产和研发花钱多,短期还有点偿债压力。传统的汽车线束、电力传输业务还占营收70%以上,要是下游需求疲软,可能会拖累整体业绩[__LINK_ICON]。这些点都得记在心里,不能盲目跟风。

总的来说,永鼎股份现在是“比AI股有业绩,比周期股有成长”——9倍净利是实锤,光模块订单排到明年,超导有技术壁垒和政策风口,确实值得十月重点看。但别把它当“翻倍妖股”,作为“稳健成长+潜力赛道”的配置更合适。

你觉得永鼎的超导业务能跟上核聚变的落地节奏吗?或者光模块领域会不会面临更激烈的价格战?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大家一起把逻辑理得更清楚。

来源:山顶看星辰的旅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