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参加亲戚聚会,表哥刚喝了两杯白酒就捂着肚子喊疼,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他得了胃溃疡,还警告 “再喝下去可能胃出血,甚至癌变”。当时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平时 “少喝两口” 的习惯,居然会这么伤身体。
上周参加亲戚聚会,表哥刚喝了两杯白酒就捂着肚子喊疼,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他得了胃溃疡,还警告 “再喝下去可能胃出血,甚至癌变”。当时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平时 “少喝两口” 的习惯,居然会这么伤身体。
后来我翻了《柳叶刀・肿瘤学》2021 年的报告,才发现更让人揪心的数据:2020 年全球竟然有 74 万人患癌和喝酒有关,其中食管癌 18.97 万例、肝癌 15.47 万例。咱们总觉得 “喝少点没事”,但身体真的能扛住吗?今天就从科学角度讲透 “喝酒为啥会致癌”“哪些信号说明该戒酒了”,尤其是经常喝酒的人,一定要看到最后。
很多人疑惑:“酒喝进肚子里,怎么就会致癌呢?” 其实问题出在酒精的代谢过程里,尤其是一种叫 “乙醛” 的物质,堪称 “细胞杀手”。
咱们先搞懂酒精在体内的 “作恶路径”:你喝下去的白酒、啤酒,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身体后,90% 要靠肝脏代谢:第一步,乙醇脱氢酶会把乙醇变成乙醛;第二步,乙醛脱氢酶再把乙醛变成无害的乙酸,排出体外。但问题是,约 50% 的国人缺乏乙醛脱氢酶,一项来自《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2022 年研究数据显示,乙醛在体内 “排不出去”,只能堆积在细胞里。
乙醛有多毒?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李乃适教授解释:“乙醛会直接钻进细胞里,破坏 DNA 的结构,比如让 DNA 的碱基配对出错,或者把染色体弄断。就像一张白纸被撕得粉碎,根本没法修复。” 长期下来,受损的细胞就可能 “失控”,变成癌细胞。这也是为什么《柳叶刀・肿瘤学》会明确,饮酒和 8 种癌症直接相关,按风险高低排分别是: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口腔癌、直肠癌、咽癌、喉癌。
更可怕的是,“少喝” 也没用。原文里的数据已经说明,就算是少量饮酒,也导致了 14% 的癌症发生,平均每天喝 10g 酒精,就可能引发 4.13 万例新发癌症。你可能不知道,10g 酒精有多少?大概就是一小口啤酒,或者半杯红酒,甚至是一口白酒。很多人聚餐时 “抿一口”,觉得没关系,但架不住天天喝、月月喝,毒素慢慢积累,癌症风险就一点点涨上去了。
除了致癌,酒精还会 “全方位攻击” 你的身体,每个器官都逃不掉:
伤脑:长期喝酒会导致 “酒精性脑病”,一开始是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后来可能发展成脑萎缩、脑出血。这是因为酒精会破坏脑细胞,还会导致维生素 B1 缺乏,而维生素 B1 是大脑代谢的 “关键燃料”,缺了它,大脑就像没油的机器一样,根本转不动。
伤心脏:你可能见过 “喝酒喝到心脏变大” 的人,这其实是 “酒精性心肌病”。酒精会让心肌细胞里堆满脂肪,导致心脏变厚、变大,就像一个被吹胀的气球,收缩力越来越弱。这样一来,全身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缺血缺氧,严重时会突然心衰、猝死。
伤肝:肝脏是酒精的 “主要代谢场所”,长期喝酒就像给肝脏 “灌毒药”。一开始是酒精性脂肪肝,也就是肝细胞里堆满脂肪,如果不戒酒,就会变成酒精性肝炎,这时候肝细胞发炎坏死,再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此时肝脏变硬、失去功能,最后可能变成肝癌,这个过程,最快 5 年就能完成。
伤肠胃:酒精刚进胃里,就会刺激胃黏膜,把保护胃壁的 “黏液层” 破坏掉。胃酸就像没了遮挡的 “硫酸”,直接腐蚀胃壁,轻则导致胃炎,出现胃痛、反酸的症状,重则引发胃溃疡、胃出血、穿孔,甚至胃癌。
伤皮肤:经常喝酒的人,脸上容易长酒糟鼻、痤疮,还可能得脂溢性皮炎。这是因为酒精会让血管扩张,刺激皮脂腺分泌,把皮肤的 “平衡” 全打乱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 “我喝了这么多年酒,也没不舒服啊”。但身体的损伤是 “隐性” 的,就像温水煮青蛙,等你感觉到疼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前阵子我在《自然 - 医学》上看到一篇北大和牛津大学联合做的研究,数据让我特别震惊:他们跟踪了 51.2 万名成年人,整整 12 年,最后发现男性喝酒和 61 种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肝癌、结直肠癌、糖尿病这些大病。
先说说这个研究的细节,让你更有概念:这是在 51.2 万样本里,33% 的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平均每次喝 286g 酒精。这 286g 相当于多少?如果是 50 度的白酒,大概就是 2.8 两;如果是啤酒,差不多 7 瓶;如果是红酒,就是 3 瓶。而且,62% 的男性是 “天天喝”,37% 的人还喜欢 “偶尔喝大酒”,也就是一次喝超过 100g 酒精。
就是这样的饮酒习惯,让男性的健康风险飙升:和偶尔喝酒的人比,经常喝酒的男性,相关癌症风险增加 30%,肝硬化风险增加 39%;如果是 “重度饮酒”,每天喝超过 50g 酒精,糖尿病风险会增加 23%,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 11%;更直观的是,每周多喝 280g 酒精,约 2.8 两 50 度白酒,28 种酒精相关癌症的整体风险就会涨 22%。
但研究里没发现女性喝酒和疾病的关联,不是因为女性喝酒更安全,而是样本里只有 2% 的女性喝酒,而且她们的饮酒量特别少,平均每周不到 50g 酒精,比男性的零头还少,所以没检测出明显关联。
这里必须戳破一个很多人信了一辈子的误区:“适度饮酒有益健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早就说过:“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饮酒量’,只要喝酒,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健康的做法是滴酒不沾。”
为啥这个误区流传这么广?其实早有研究拆穿过。《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2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分析了全球 195 个国家的饮酒数据,发现 “适度饮酒护心” 的说法,根本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撑;反而有更多研究证明,就算是 “每天喝一杯”,也会增加房颤、高血压的风险。咱们总觉得 “喝红酒软化血管”,但红酒里的那点抗氧化物质,远抵不过酒精对血管的损伤,就像你一边给墙刷漆,一边用锤子砸墙,根本没用。
尤其是男性,更要注意。因为男性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虽然比女性高一点,但长期喝酒会让这种酶的活性越来越低,而且男性更爱 “空腹喝酒”“劝酒拼酒”,这些行为都会让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加倍。所以别再拿 “男人要应酬” 当借口,健康没了,再多的应酬也没用。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杰华,每年都会接诊很多因喝酒住院的病人,他常说:“身体不会骗人,只要喝酒伤到了器官,就会发出信号。出现这 4 个症状,一定要立刻戒酒,再晚就可能发展成大病。”
第一个信号:右上腹疼痛
肝脏在咱们的右上腹,肋骨下缘的位置。如果你经常觉得这个地方隐隐作痛,或者按压时疼得明显,说明肝脏已经出问题了,可能是酒精性脂肪肝,也可能是肝炎。要知道,肝脏是 “沉默的器官”,平时就算有点损伤,也不会喊疼;一旦开始疼,说明损伤已经不轻了。如果这时候还不戒酒,接下来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我见过一个病人,一开始只是肝区隐痛,没当回事,继续喝酒,半年后查出肝癌晚期,后悔都来不及。
第二个信号:餐后胃痛、反酸
如果你喝完酒后,经常觉得胃疼,尤其是吃完东西后疼得更厉害,或者总反酸、烧心,说明胃黏膜已经被酒精破坏了,可能是胃炎,也可能是胃溃疡。之前我表哥就是这样,一开始只是偶尔反酸,后来发展成餐后胃痛,去医院做胃镜,发现胃壁上有个 0.5cm 的溃疡,医生说再喝下去,溃疡可能会穿孔,到时候要做手术,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一旦出现胃部不适,别想着 “养养就好”,先把酒戒了,再去做胃镜检查。
第三个信号:胸骨后绞痛、胸闷
酒精对心脏的伤害,一开始可能只是 “心跳加快”,但长期下来会变成 “酒精性心肌病”。如果你喝酒后经常觉得胸骨后面绞痛,或者胸口发闷、喘不上气,尤其是爬楼梯、走路快一点就累,说明心脏已经不堪重负了。这种情况下不戒酒,可能会突然发生心衰,就是心脏泵血功能不行了,全身器官缺氧,严重时会猝死。有数据显示,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如果不戒酒,5 年生存率不到 50%;而戒酒后,生存率能提高到 80% 以上。
第四个信号:晨起肌肉酸痛、关节肿胀
很多人喝酒后第二天会浑身疼,觉得是 “宿醉反应”,其实这也是身体的预警。酒精会让身体流失大量水分,导致肌肉脱水、电解质紊乱,还会抑制软骨的修复功能,软骨是关节的 “缓冲垫”,没了它,关节就会直接摩擦,导致肿胀、疼痛。如果这种疼痛经常出现,而且晨起时更严重,可能已经发展成 “酒精性肌病” 或 “痛风”,因为酒精会刺激内分泌系统导致尿酸代谢异常,从而出现高尿酸。别以为 “揉揉就好”,长期下来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影响正常走路。
除了这 4 个信号,还有一些 “隐性信号” 也得注意:比如脸色发黄,可能是黄疸,提示肝功能受损、尿色变深,像浓茶色,也是肝损伤的信号、记忆力突然下降,可能是酒精性脑病的早期。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个,都别犹豫,立刻戒酒,然后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发展成大病。
四、最后想说的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翻了很多权威数据和研究,越看越觉得揪心 ,明明有 74 万人因酒患癌,明明有研究证明喝酒增 61 种病风险,还是有很多人觉得 “自己不会那么倒霉”。
但健康从来不是 “赌运气”。你喝下去的每一口酒,都会变成乙醛,伤害你的 DNA;你坚持的每一次 “少喝两口”,都会让毒素在体内积累。别再拿 “应酬没办法”“不喝没面子” 当借口,在健康面前,面子和应酬都不值一提。
如果你现在还在喝酒,不妨先试试 “3 天不喝酒”,感受一下身体的变化,可能会发现睡眠变好了,胃口变好了,也不那么容易累了。如果已经出现了文中提到的 4 个信号,别拖延,立刻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戒酒和治疗。
记住:酒精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没有 “适度”,只有 “滴酒不沾” 才是最安全的。你的身体,值得被好好对待,别让酒毁了它。
引用文献:
[1].《柳叶刀・肿瘤学》2021 年《Global burden of cancer in 2020 attributable to alcohol consumption》
[2].《自然 - 医学》2021 年《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more than 200 diseases in Chinese men》北大与牛津大学联合研究
[3].《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2022 年《Genetic variants in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nd alcohol-related cancer risk in East Asians》
[4].《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23 年《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5].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 年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
[6北京协和医院于康教授访谈《“适度饮酒有益健康” 是误区》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杰华医师《酒精相关疾病的早期信号》
来源:楊医生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