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东西部教育协作,推动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数字化转型,5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陈翠名师工作室、顺德区“AI+整本书阅读评价研究共同体”,走进贵州省剑河县城关第三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技术赋能经典阅读,东西协作共促发展”为主题的教育交流活动。
为深化东西部教育协作,推动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数字化转型,5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陈翠名师工作室、顺德区“AI+整本书阅读评价研究共同体”,走进贵州省剑河县城关第三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技术赋能经典阅读,东西协作共促发展”为主题的教育交流活动。
活动通过名师课堂展示、跨区域赛课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探索AI技术与传统名著阅读的深度融合,为东西部教育协作注入创新活力。
AI+技术赋能课堂,让文学“可触可感”
活动中,佛黔两地教师以《红楼梦》《西游记》为教学载体,借助AI工具重构经典阅读课堂,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名著的魅力。
陈翠老师执教的《红楼梦》整本书导读课,以“初探价值—方法赋能—规划共读”为逻辑主线,将AI技术贯穿教学全程。课堂从五年级课文《红楼春趣》切入,通过剧照、经典对白等线索引导学生预测人物性格,生成AI红楼人物智能体现场答疑解惑;聚焦章回目录,以经典回目为例引导学生推测情节,并借助AI生成“曹雪芹”虚拟形象参与阅读沙龙;引导学生双人结对制定阅读计划,利用AI生成个性化任务单。
胡丽莹老师则执教《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依托AI工具设计情境化课堂,AI导游“孙悟空”带领学生开启“名著列车四站之旅”。两节课均秉持“技术不喧宾夺主、文学不曲高和寡”的理念,以智能工具降低古典名著理解门槛,让文学真正“贴近”学生。
当日,陈翠老师还作《AI赋能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策略研究》专题讲座,从理论到实践,指导教师如何运用AI工具优化阅读指导与评价。她提出,AI可通过智能批注、阅读反馈、个性化计划等功能,实时追踪学生阅读轨迹,助力教师精准评价,推动“教—学—评”一体化。陈翠强调:“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更聚焦思维引导与人文启迪。”这一理念为现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方向。
以赛促研,东西协作共筑教学新生态
活动不仅呈现了前沿教学实践,更搭建了东西部教师平等对话的平台。本次佛山团队的课堂与剑河县近期将推出的一批现场赛课同台竞技,由县教研室集中评优颁奖。通过平等的赛课促进新技术在真实课堂的运用,启发两地教师积极利用AI工具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此次粤黔教育交流活动,是东西部教育资源互补与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佛山市陈翠名师工作室以“技术+人文”双轮驱动,为西部学校输送创新教学理念;剑河县教师则通过本土化实践,反哺东部教育者对技术应用的反思与优化。
未来,两地将持续深化协作,围绕“AI+阅读”开展教师培训、资源共建、课题研究等长效合作,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让更多学生在科技与经典的融合中爱上阅读、终身受益。
文/顺德融媒记者黄文静 通讯员胡丽莹
图/容桂海尾小学提供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