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爹是军官,但他年轻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流浪江湖,靠卖伞为生。
他叫赵匡胤,
外号可以叫:“中国历史上最会‘和平夺权’的男人”。
你说他起点高吗?也不算。
虽然爹是军官,但他年轻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流浪江湖,靠卖伞为生。
有一次进客栈,摸兜发现没钱,差点被小二轰出去。
可就这么个“社会底层青年”,
后来却干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在陈桥驿,被人把一件黄袍往身上一披,稀里糊涂就成了皇帝。
听起来像做梦?
但你要知道,那不是偶然,那是整个国家等了五十多年的一次重启。
“五代十国”有多乱?比电视剧还离谱!
咱们先说背景。
唐朝灭亡后,中原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平均每个才十几年,最长的没活过二十年。
更离谱的是:
很多皇帝不是战死,是被自己手下砍死的!
有的宰相早上上朝,中午就被抄家;
有的将军刚立功,晚上就被灭族。
老百姓过得啥样?
一句话:今天姓王,明天姓李,后天谁赢听谁的。
赵匡胤从小就看够了这些。
他当兵打仗时亲眼见过百姓逃难、孩子饿死路边。
所以他心里早就发誓:
“我要是掌权,绝不让天下再这么乱下去。”
“黄袍加身”:一场精心设计的“被迫称帝”
公元960年,边境传来消息:“契丹打过来了!”
时任禁军统帅的赵匡胤奉命出征。
大军走到陈桥驿,半夜突然有人喊:
“咱们老大最有本事,干嘛给别人打工?不如让他当皇帝!”
然后一群人冲进帐篷,把黄袍往他身上一套:“您别推了,我们都商量好了!”
赵匡胤“吓得直摆手”:“这可使不得!我是忠臣啊!”
但架不住大家热情,最后“只好含泪接受”。
这事听着荒唐,其实是早有预谋。
他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潘美、石守信等人早就安排妥当——
不流血、不屠城、不动百姓,轻轻松松换了个王朝。
最牛的是,他登基后第一件事,不是杀前朝皇室,而是给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封王,赐宅养老。
这操作,在历代开国皇帝里,堪称“清流中的清流”
“杯酒释兵权”:一杯酒,化解百年军阀病你以为当上皇帝就万事大吉?
错!最大的威胁还在内部——那些手握重兵的老将。
这些人跟着他打天下,功劳大、脾气大、野心也不小。
万一哪天也来个“黄袍加身”,那不又回到老路?
于是,建隆二年,赵匡胤请几位大将喝酒。
酒过三巡,他说:“我这个皇位啊,坐着也不踏实。每天睡不着觉,怕有人造反。”
石守信一听,立马跪下:“我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赵匡胤叹口气:“我知道你们没问题,但万一哪天你们部下给你们披件黄袍……你们不当都不行。”
众将顿时冷汗直流。
接着,赵匡胤开出条件:
“你们交出兵权,回家买田置地,多攒点钱,儿孙享福。咱俩结个亲家,君臣无猜,岂不美哉?”
第二天,这些将领全称病辞职。
一场可能引发内战的权力危机,就这么被一杯酒解决了。
你说这是不是高?
不动一刀一枪,就把千年难题给治了。
重文轻武:他不怕读书人,怕再打仗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出身,但他最讨厌的就是“枪杆子说了算”。
所以他立下规矩:
“宰相必须用读书人。”
他还设了个“誓碑”,藏在太庙里,后代皇帝登基都要去看,上面写着三条:
1. 不杀士大夫;
2.不杀上书言事之人;
3. 子孙违者不祥。
这条规矩直接影响了整个宋朝的气质
遗憾收场:燕云十六州,一辈子的心病
赵匡胤几乎统一了中国,但他到死都没拿回燕云十六州。
这片地被石敬瑭割给契丹已经三十多年,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跳板。
没有它,中原就像没关门的房子,随时会被踹进来。
他曾设“封桩库”,偷偷存钱,打算将来要么赎回来,要么打回来。
可惜49岁就突然去世,留下千古谜案“烛影斧声”——
有人说他是被弟弟赵光义害死的,至今没定论。
所以啊,别总觉得“开国皇帝”都是狠人杀人狂。
赵匡胤不一样,他是少见的“温柔改革派”。
他不用屠杀完成政权更替,
他用制度防止军阀再生,
他用文化重建社会秩序。
他不是最猛的皇帝,
但可能是最想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的那个。
赵匡胤#历史人
赵匡胤#历史人物传记赵匡胤皇帝
来源:历史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