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大师圆寂前 将瑛姑叫到床前 颤抖着说 当年让你怀上的 不是周伯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6 02:00 1

摘要:金庸武侠世界,暗流涌动。华山之巅,月光如水,年轻的瑛姑与那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老顽童"周伯通相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就此展开。

金庸武侠世界,暗流涌动。华山之巅,月光如水,年轻的瑛姑与那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老顽童"周伯通相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就此展开。

然而,谁能料到,这段感情背后隐藏着一个尘封已久的惊天秘密?多年后,那个遁入空门、舍弃红尘的丐帮帮主,已垂垂老矣。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灯大师将瑛姑叫到床前,颤抖着道出一句惊天之语:"瑛姑,当年让你怀孕的,不是周伯通!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撕裂了数十年的谎言,也彻底改变了几人一生的轨迹。那么,真相究竟为何?一灯大师为何在临终前才道破天机?

大理皇宫外,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僧缓步而行。他身穿粗布僧衣,手持竹杖,背影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沧桑。这位老僧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名震江湖的丐帮帮主,后来遁入空门的一灯大师。

他抬头望向皇宫的金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三十余年过去,当年的种种仿佛就在昨日。他深吸一口气,脚步依然坚定。

皇宫门前的侍卫见到他,立刻肃然起敬:"大师,您终于回来了。"

一灯大师微微颔首,步履蹒跚地穿过宫门。大理的宫殿依旧金碧辉煌,但已不见当年熟悉的面孔。他在宫中漫步,每一处角落都勾起他尘封已久的记忆。

"段兄,我终于回来了。"他轻声自语,手指轻抚宫墙上的石刻,眼前仿佛浮现出段皇爷的面容。

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一丝花香。一灯大师转身,看见一位年轻的宫女匆匆走来。

"大师,太后有请。"宫女恭敬地行礼。

一灯大师点点头,跟随宫女穿过回廊、庭院,来到内殿。殿内香烟缭绕,烛光摇曳,一位端庄的老妇人坐在主位上。她容颜已老,但眉宇间仍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大师,别来无恙?"太后——也就是当年的刀白凤,向一灯大师行礼,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太后客气了。老衲只是一介僧人,不敢当此大礼。"一灯大师双手合十,回了一礼,眼中同样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岁月的沧桑和无言的默契。

"大师此次回大理,可是有什么要事?"刀白凤示意一灯大师入座,亲自为他倒了一杯清茶。

一灯大师接过茶杯,轻抿一口,叹了口气:"老衲年事已高,感觉时日无多,想来故地看看,了却一些心愿。"

刀白凤的目光在一灯大师脸上停留片刻,似乎在确认他的话是否属实。"大师与先皇情同手足,理应在大理养老。不知大师可愿留下?皇宫内有一处清静院落,可供大师居住。"

一灯大师微微摇头:"老衲已是出家人,只想找个清静之地,安度余生。城外的青莲寺就很好。"

刀白凤没有强求,只是吩咐侍女准备了上等斋饭款待一灯大师。饭后,两人又谈了许久,多是些往事追忆,倒也投机。

告辞时,刀白凤送一灯大师到殿外,欲言又止。一灯大师似乎明白她的心思,轻声道:"太后放心,老衲不会提及那件事。"

刀白凤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却又很快黯淡下来:"大师,您真的认为瞒着好吗?"

一灯大师沉默片刻,低声道:"时机未到。等老衲将一切安排妥当,自会说明。"

刀白凤长叹一声,不再多言。目送一灯大师离去,她的目光中满是忧虑和无奈。

一灯大师离开皇宫,没有直接去城外的青莲寺,而是在城中漫步。傍晚时分,他来到一处僻静的小宅院前。院门紧闭,但从墙头探出的几枝梅花,正傲然绽放。

一灯大师站在门前,抬手欲敲,却又犹豫了。他在门前站了良久,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还不是时候。"他喃喃自语,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他来到城外的青莲寺。这座小庙是他年轻时常来的地方。庙虽简陋,但清幽宁静,正合他意。方丈见他来访,甚是欢喜,热情地接待了他。

"大师能来小庙,实在是小庙的荣幸。"方丈恭敬地说。

一灯大师摆摆手:"老衲久闻贵寺清静,想在此暂住几日,不知可否?"

方丈连连点头:"自然可以。小庙后院有一间僻静的禅房,正适合大师修行。"

就这样,一灯大师在青莲寺住了下来。日复一日,他除了诵经打坐,便是在寺中的小花园里种花、扫地,仿佛一个普通的老僧,与世无争。

然而,熟悉他的人都能看出,一灯大师的心事重重。他时常望着远方出神,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时,他会坐在庭院中,望着满天星辰,低声自语,像是在与谁对话。

一个月过去了,一灯大师依然没有踏出青莲寺一步。方丈见他如此,心中疑惑,但也不敢多问。直到一天,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那日清晨,一灯大师正在院中打坐,忽听得寺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睁开眼,只见一个身着青衣的女子匆匆走入院中。

女子约莫四十余岁,容颜依旧秀丽,但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忧愁。她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一灯大师身上。

"请问,您是一灯大师吗?"女子轻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一灯大师站起身,仔细打量着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是瑛姑吗?"

女子闻言,眼中顿时泪光闪烁:"大师还记得我..."

一灯大师微微点头:"老衲记性还不错。这么多年不见,瑛姑还好吗?"

瑛姑勉强一笑:"托大师的福,还好。"

一灯大师示意瑛姑随他进入禅房。两人在一张简陋的木桌前坐下,一灯大师亲自为瑛姑沏了一杯清茶。

"瑛姑为何会来找老衲?"一灯大师问道,眼中带着探询。

瑛姑握紧了手中的茶杯,似乎在积攒勇气:"大师,我听说您回到了大理,所以特地来寻您。"

一灯大师点点头:"老衲不过是个老僧,瑛姑亲自来访,想必有重要的事情。"

瑛姑深吸一口气:"大师,我想请您告诉我,当年在华山发生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灯大师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恢复平静:"瑛姑所指的是?"

"我是说..."瑛姑的声音更低了,"我与周伯通之间...发生的事。"

一灯大师沉默片刻,缓缓道:"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瑛姑为何现在提起?"

瑛姑的眼中满是痛苦:"因为我的儿子,杨康。他已经长大了,常常询问他父亲的事。我...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一灯大师的目光变得深邃:"杨康如今多大了?"

"二十二岁。"瑛姑答道,眼中流露出母亲的骄傲,"他很聪明,武功也学得很好。但他一直想知道他父亲的身份。"

一灯大师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群山。半晌,他才开口:"瑛姑,有些事,也许知道真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瑛姑急切地说:"大师,我只想知道,周伯通他...现在在哪里?我想让杨康有机会见见他的父亲。"

一灯大师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莫名的表情:"老顽童一向行踪不定,老衲也有多年未见他了。不过..."他顿了顿,"若瑛姑真想找他,可去华山问问,那里或许有他的消息。"

瑛姑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她还是点点头:"多谢大师指点。"

她起身准备告辞,却见一灯大师似乎有话要说。

"瑛姑且慢。"一灯大师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关于杨康...老衲有一事相问。"

瑛姑疑惑地看着他:"大师请问。"

一灯大师的目光炯炯有神:"杨康的武功路数,可是周伯通所授?"

瑛姑摇摇头:"不是。我从未见过周伯通教导杨康。杨康的武功是我和...和其他一些前辈教的。"

一灯大师若有所思:"那杨康可曾展现出什么特殊的天赋?比如...一些特殊的武功或者体质?"

瑛姑的脸色微变:"大师为何这么问?"

一灯大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问道:"杨康是否能使用一种特殊的内功,能让气息在体内循环流转,且不受外界干扰?"

瑛姑震惊地看着一灯大师:"大师,您怎么知道这个?这是杨康与生俱来的天赋,连我都教不了他!"

一灯大师的脸色变得复杂:"果然如此..."

瑛姑急切地问道:"大师,您到底知道什么?为什么杨康会有这种天赋?这与他的父亲有关吗?"

一灯大师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做一个重大的决定。最终,他缓缓开口:"瑛姑,老衲有一事相告。但在此之前,老衲想先见见杨康。"

瑛姑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为什么?"

一灯大师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因为老衲要确认一件事。若老衲所想不错,这关乎杨康的未来,也关乎你们母子的安危。"

瑛姑陷入沉思。半晌,她点点头:"好吧。杨康现在在城中,我去叫他来见您。"

一灯大师点点头:"老衲在此等候。"

瑛姑离开后,一灯大师长叹一声,眼中满是忧虑。他走到佛堂前,双手合十,低声自语:"段兄,当年的承诺,老衲要开始履行了。"

约莫两个时辰后,瑛姑带着一个年轻男子回到了青莲寺。年轻人约二十出头,眉清目秀,气质不凡。他跟在瑛姑身后,眼中满是好奇和警惕。

一灯大师站在院中,静静地看着他们走近。当他的目光落在年轻人身上时,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恢复平静。

"大师,这是我儿子杨康。"瑛姑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

杨康向一灯大师行礼:"见过大师。"

一灯大师仔细打量着杨康,眼中的情绪越来越复杂。他甚至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他震惊的东西。

"大师?"瑛姑疑惑地问道。

一灯大师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杨施主,老衲想与你单独谈谈,可以吗?"

杨康看了母亲一眼,见她点头,便答应道:"好的,大师。"

一灯大师带着杨康进入禅房,请他坐下。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杨康,眼中的光芒越来越深邃。

"大师,我母亲说您有事要问我?"杨康打破沉默。

一灯大师点点头:"老衲确实有事相问。杨施主,你可曾听说过'段氏六脉神剑'?"

杨康一愣:"六脉神剑?那不是大理段氏的绝学吗?"

一灯大师继续问道:"那杨施主可曾尝试过这门武功?"

杨康摇摇头:"没有。这是皇室绝学,外人怎么可能学得到?"

一灯大师的目光越发炯炯:"那杨施主可曾感觉到,自己体内的真气有时会自行运转,且形成特殊的路线?"

杨康的脸色变了:"大师,您怎么知道这个?我从未告诉过任何人,连我母亲也不知道这么详细。"

一灯大师站起身,走到杨康面前:"老衲想请杨施主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杨康疑惑但没有拒绝:"什么测试?"

一灯大师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放在桌上:"杨施主可否尝试用内力击中这枚铜钱?不用手碰触,只用内力隔空击中。"

杨康看着铜钱,又看看一灯大师:"大师,这..."

一灯大师鼓励道:"杨施主只管试试,不必有顾虑。"

杨康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伸出右手食指,对准铜钱。他闭上眼,体内真气流转,逐渐汇聚到指尖。一股无形的力量从指尖射出,准确地击中铜钱,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铜钱应声而动,在桌面上滚动了几圈,最后停下。

一灯大师的脸色变得异常复杂:"果然如此...杨施主,你刚才使用的,正是段氏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

杨康震惊地看着自己的手指:"这怎么可能?我从未学过六脉神剑啊!"

一灯大师长叹一声:"因为这是你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流淌在你血液中的传承。"

杨康的眼中满是困惑:"大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灯大师看着杨康,目光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杨施主,关于你的身世,老衲有一事相告..."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瑛姑焦急的声音:"大师,杨康,出什么事了吗?"

一灯大师迅速收敛情绪,向杨康使了个眼色:"此事暂且不提,待老衲考虑清楚再说。"

杨康虽然满腹疑问,但也只能点头答应。两人一起走出禅房,见瑛姑一脸担忧地站在门外。

"没事,母亲。"杨康安慰道,"大师只是问了我一些武功方面的问题。"

瑛姑将信将疑地看着一灯大师:"大师,您确认了您想知道的事情了吗?"

一灯大师深深地看了瑛姑一眼:"确认了一半。瑛姑,老衲有些话想单独对你说。"

杨康识趣地告退:"那我先在院子里等母亲。"

待杨康离开后,一灯大师神色凝重地对瑛姑说:"瑛姑,老衲需要时间思考如何处理此事。三日后,你带杨康再来一次,老衲会告诉你们真相。"

瑛姑急切地问:"大师,到底是什么真相?为什么不现在就说?"

一灯大师摇摇头:"此事关系重大,老衲需要确保万无一失。况且..."他看向窗外,杨康正在院中逗弄一只小鸟,"有些真相,需要合适的时机才能揭露。"

瑛姑虽然不解,但也只能点头答应:"好吧,三日后我们再来。"

一灯大师送瑛姑和杨康离开青莲寺。回到禅房后,他取出一封尘封已久的信,细细阅读。信中的内容,让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段兄,当年你托付的事,老衲要开始完成了。只是不知,这会不会引来更大的麻烦..."他低声自语,眼中满是忧虑。

接下来的三天,一灯大师的行为变得异常。他时而冥思苦想,时而踱步不安,时而又长叹不已。寺中的和尚们见他如此,都不敢打扰,只当他在为佛法而苦恼。

第三天傍晚,一灯大师忽然感到一阵心悸。他走出禅房,抬头看向远方,只见天边乌云密布,似乎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不好!"他突然惊呼一声,匆匆走出青莲寺,向城中赶去。

与此同时,城中的一处客栈内,瑛姑和杨康正在收拾行李,准备明日去见一灯大师。

"母亲,您说大师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杨康好奇地问。

瑛姑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但大师一向德高望重,他既然这么说,必有他的道理。"

就在此时,窗外传来一阵异响。杨康警觉地站起身:"有人!"

话音未落,窗户突然被踹开,三个黑衣人闪电般冲入房间。

"保护好自己!"瑛姑大喊一声,已经和黑衣人战在一起。

杨康也不示弱,迅速出手反击。但黑衣人的武功极高,招招狠辣,直取要害。瑛姑和杨康虽然武功不弱,但面对这三个高手,还是很快落入下风。

"杨康,快走!"瑛姑见势不妙,喊道。

杨康不肯丢下母亲:"我不走!"

就在此时,一道金光闪过,一个黑衣人惨叫一声,倒地不起。另外两个黑衣人见状,立刻转身迎战。

一个白发老僧站在窗口,正是一灯大师。他的眼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手中的禅杖如龙如蛇,迅捷无比。

黑衣人见一灯大师到来,顿时大惊。其中一人怒喝道:"老秃驴,你敢坏我们的好事!"

一灯大师不答,禅杖横扫,将两个黑衣人逼退。黑衣人见势不妙,互相使了个眼色,突然转身跳窗而去。

一灯大师没有追击,而是转身查看瑛姑和杨康的情况:"你们没事吧?"

瑛姑捂着手臂,有血迹渗出:"我没事,只是受了点轻伤。"

杨康也擦去嘴角的血迹:"大师,这些人是谁?为什么要袭击我们?"

一灯大师的脸色凝重:"老衲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些人是大理密探,专门负责处理皇室秘密的。看来,有人已经知道了你们的存在。"

瑛姑惊愕地看着一灯大师:"大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灯大师看了看四周:"此地不宜久留。你们收拾一下,随老衲去一个安全的地方。"

三人迅速收拾好行李,悄悄离开客栈,避开大路,来到城外一座荒废的农舍。农舍虽然简陋,但隐蔽性极佳。

一灯大师将门窗关好,点燃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下,三人面面相觑。

"大师,现在可以告诉我们真相了吗?"瑛姑急切地问。

一灯大师点点头,脸色凝重:"老衲本想等到明日再说,但现在看来,不能再等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在瑛姑和杨康之间流转:"瑛姑,关于当年在华山发生的事,老衲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瑛姑紧张地握住杨康的手,等待一灯大师继续说下去。

一灯大师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当年在华山密室中,与你相处的那个人,并非周伯通。"

瑛姑震惊地瞪大眼睛:"不是周伯通?那是谁?"

一灯大师看向杨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是段智兴,大理国的当朝皇帝,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段皇爷。"

瑛姑如遭雷击,整个人呆在那里,一时说不出话来。杨康也是一脸震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怎么可能?"瑛姑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当年在华山密室中与我相处的明明是周伯通啊..."

一灯大师叹了口气:"段智兴与周伯通容貌相似,又精通易容之术。当时他为躲避仇家,隐居华山。见你对周伯通倾心,便冒充周伯通接近你。"

瑛姑的脸色苍白:"大师,您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一灯大师缓缓道来:"因为老衲当时也在华山。那晚,老衲与真正的周伯通在另一处密室中研究武功,直到天明才分开。所以,那晚与你在一起的,绝不可能是周伯通。"

杨康震惊地看着一灯大师:"大师,您的意思是...我的父亲是大理国的皇帝?"

一灯大师点点头:"正是。你体内流淌着皇室的血液,这也是为何你能自然而然地使用六脉神剑的原因。这是段氏家传绝学,只有段氏血脉才能领悟。"

瑛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么说,我一直以来都被蒙在鼓里?那周伯通知道此事吗?"

一灯大师摇摇头:"周伯通并不知情。事后,段智兴因愧疚难当,向老衲忏悔。老衲本想告诉你真相,但见你已怀有身孕,且对周伯通一往情深,便没有说破,怕伤你的心。"

杨康忍不住问道:"那段皇爷...我的父亲,他后来怎么样了?"

一灯大师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段智兴已于十年前去世。但他临终前,曾念及你们母子。他托老衲寻找你们,希望认回这个儿子。只是当时老衲未能找到你们。"

瑛姑和杨康陷入沉默,都在消化这个惊人的真相。

一灯大师继续道:"段智兴留下一物,说若找到你们,就将此物交给杨康。"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递给杨康。玉佩上刻着"大理段氏"四个小字,背面还有一个"兴"字。

杨康接过玉佩,只觉得它沉甸甸的,不仅是重量,更是责任。

"这是皇室信物,可证明你的身份。"一灯大师解释道。

杨康看着玉佩,又看看母亲,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母亲,您怎么看?"

瑛姑擦干眼泪,苦笑道:"孩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真相太突然了,我需要时间消化。"

一灯大师看着母子二人,缓缓道:"老衲建议你们暂时保持低调。如今看来,皇宫中已有人知道或猜到了杨康的身份,才会派人来抓你们。"

杨康好奇地问:"大师,那为什么太后刀白凤对我母亲的态度似乎很友好?您说她请您留在皇宫,难道她不担心这个秘密被揭露吗?"

一灯大师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因为太后也知道真相。事实上,正是她帮助段智兴隐瞒了这个秘密。"

瑛姑惊讶地问:"为什么?"

一灯大师叹了口气:"因为太后与段智兴是表兄妹,又是结义兄妹。她对段智兴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当年段智兴告诉她这件事后,她虽然生气,但还是帮他隐瞒了下来。"

杨康若有所思:"那现在的皇帝,是我的兄长?"

一灯大师点点头:"正是。段正淳是段智兴的长子,比你大几岁。按理说,你是大理国的皇子,身份尊贵。但同时,你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对现任皇帝而言。"

杨康的脸色变得凝重:"所以,那些密探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来抓我们?"

一灯大师摇摇头:"未必。段正淳为人宽厚,不似会做这种事。更可能是太后身边的人,或者朝中的某些大臣,为了巩固段正淳的地位,而采取的行动。"

夜深了,一灯大师建议大家先休息,明日再做打算。杨康和瑛姑虽然心中仍有诸多疑问,但也知道此时需要养精蓄锐,便点头答应。

一灯大师守在门口,让母子二人在内室休息。瑛姑难以入眠,翻来覆去。杨康看在眼里,心疼不已。

"母亲,您别担心。无论发生什么,儿子都会保护您的。"杨康轻声安慰。

瑛姑苦笑一声:"傻孩子,母亲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你。知道了这个身世,你的处境会变得很危险。"

杨康沉默片刻,低声道:"母亲,我有个想法。"

瑛姑看向儿子:"什么想法?"

杨康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想去见见我的兄长,段正淳。我不求什么皇位权势,只想知道真相,了解我的父亲。如果段正淳真的想害我,我们大可离开大理,隐姓埋名。但如果他并不知情,或者并无恶意,也许我们可以在大理找到一个安身之所。"

瑛姑思索片刻,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冒险直接去皇宫,太危险了。"

杨康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先去找太后。根据一灯大师所说,她知道真相,且对父亲有深厚的感情。也许她会帮助我们。"

瑛姑叹了口气:"只能如此了。但我们得先告诉一灯大师。"

母子二人来到门口,将想法告诉了一灯大师。一灯大师沉思片刻,点点头:"此计可行。不过,老衲有个更好的主意。"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老衲来大理前,太后派人送来的信。她邀请老衲明日入宫一叙。若你们愿意,可以随老衲一同前往。有老衲在场,太后应该不会对你们不利。"

瑛姑和杨康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就这么办。"

次日清晨,一灯大师带着瑛姑和杨康,从小路来到皇宫后门。守门的侍卫见是一灯大师,二话不说就放行了。

三人穿过幽深的回廊,来到一处僻静的庭院。庭院中花木扶疏,一位老妇人正在亭中品茶。

"太后,老衲带人来访。"一灯大师行礼道。

太后抬头,见到瑛姑和杨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一灯大师,这二位是?"

一灯大师简单介绍了瑛姑和杨康的身份。太后的目光在杨康脸上停留良久,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

"果然像极了他..."太后轻声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杨康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见过太后娘娘。"

太后示意他们入座,亲自为每人倒了一杯茶。她看着杨康,目光中既有欣赏,又有忧虑。

"你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太后直接问道。

杨康点点头:"昨日刚刚得知。"

太后看向一灯大师:"大师为何现在才告诉他们?"

一灯大师缓缓道:"时机未到。如今杨康已长大成人,且已展现出段氏血脉的天赋,再瞒下去已无意义。"

太后叹了口气:"也是。只是现在的情况有些复杂。"

瑛姑忍不住问道:"太后娘娘,昨晚有人袭击我们,可是您派去的人?"

太后的脸色一变:"什么?有人袭击你们?绝非我派去的人!"

一灯大师将昨晚的事简要说了一遍。太后听完,脸色越发凝重。

"一定是朝中有人得知了杨康的身份,想要除掉这个潜在的威胁。"太后低声说,"段正淳虽为皇帝,但朝中派系复杂,不是所有事都能掌控。"

杨康问道:"太后娘娘,我想见见我的兄长,段正淳。不知是否可行?"

太后思索片刻,点点头:"可以。段正淳为人宽厚,且一直想有个兄弟。只是..."她顿了顿,"我们得小心行事。先不要公开你的身份,以免引起朝中动荡。"

她站起身,走到杨康面前,仔细打量着他:"你真的很像你父亲,尤其是这双眼睛。"

太后随即安排人将杨康和瑛姑安置在一处僻静的院落,并派了心腹侍卫看守。一灯大师则留在太后身边,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傍晚时分,太后亲自来到杨康和瑛姑所住的院落。

"我已经告诉了段正淳关于你的事。"太后说,"他很惊讶,但也很高兴。他想见你,就在今晚。"

杨康紧张地问:"他知道我的身份后,没有生气吗?"

太后微微一笑:"段正淳与他父亲不同,他心胸开阔,且一直渴望有个兄弟。你的出现,对他而言是个惊喜,而非威胁。"

杨康松了口气:"那太好了。"

太后又道:"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你们见面的事暂时要保密。朝中有些人不希望皇室再添一个皇子,尤其是像你这样已经长大成人的皇子。"

杨康点点头表示理解。他看向母亲,见瑛姑脸上也露出放心的笑容。

夜深人静时,太后带着杨康和瑛姑,通过秘密通道来到皇帝的寝宫。寝宫内灯火通明,一个中年男子站在窗前,背影透着一股威严。

"陛下,人带来了。"太后轻声道。

中年男子转过身,正是当今皇帝段正淳。他看上去四十出头,面容和善,眼中透着智慧的光芒。

段正淳的目光落在杨康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你就是杨康?"

杨康恭敬地行礼:"见过皇兄...不,见过陛下。"

段正淳哈哈一笑,上前扶起杨康:"私下里,你叫我皇兄就好。看到你,我真是太高兴了。"

他转向瑛姑,也是一礼:"这位想必就是瑛姑了。多年来,你一人抚养杨康长大,实属不易。大理皇室欠你一份情。"

瑛姑连忙回礼:"陛下言重了。抚养杨康是我的责任,从未想过要什么回报。"

段正淳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邀请大家入座。他亲自为杨康倒了一杯茶,目光中满是好奇和欣赏。

"说来惭愧,我一直不知道父皇还有你这么个儿子。"段正淳感慨道,"若不是太后告诉我,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我还有个弟弟。"

杨康苦笑道:"我也是昨天才知道自己的身世。这对我而言,同样是个巨大的震撼。"

段正淳好奇地问:"那你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的父亲是谁?"

杨康看了母亲一眼:"我以为是武林前辈周伯通。"

段正淳了然地点点头:"原来如此。难怪你武功这么好。"

他又问道:"杨康,你对自己的身份有什么想法?"

杨康认真地回答:"皇兄,我从未想过要争夺什么皇位或权势。我只想了解我的父亲,了解我的血脉。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在大理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与母亲一起生活。"

段正淳欣赏地看着杨康:"你的心态很好。说实话,当太后告诉我你的存在时,我确实有些担心。但现在见到你,听到你的想法,我完全放心了。"

他站起身,走到一个柜子前,取出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精美的玉印。

"这是父皇生前最喜欢的一枚印章。"段正淳将玉印递给杨康,"如今我将它送给你,作为见面礼,也算是父皇对你的一点心意。"

杨康感动地接过玉印:"多谢皇兄。"

段正淳又道:"至于你在大理的安排,我已经想好了。我会封你为静王,赐你一座王府,由你和瑛姑一起居住。你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但身份暂时保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杨康受宠若惊:"皇兄对我太好了,我不知道该如何感谢。"

段正淳微笑道:"我们是兄弟,不必言谢。况且,这也是对父皇的一种补偿。他生前一直念叨着要找到你,我如今完成了他的心愿,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卫匆匆闯入,面色慌张:"陛下,不好了!青莲寺遭到袭击,一灯大师受伤了!"

段正淳大惊:"怎么回事?一灯大师不是在宫中吗?"

太后也是一脸震惊:"他傍晚时说要回寺中取些东西,难道..."

侍卫点点头:"大师傍晚离宫后,回到青莲寺。不料有刺客埋伏,与大师激战,大师身受重伤。"

段正淳立刻下令:"立即派人去青莲寺,保护一灯大师!"

杨康和瑛姑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一灯大师是他们了解真相的关键人物,若他有什么不测...

段正淳转向杨康和瑛姑:"为安全起见,你们先留在宫中,不要外出。等查明真相后,再做打算。"

母子二人点头答应。太后带他们回到先前的院落,加派了侍卫守卫。

次日清晨,段正淳亲自来访,脸色凝重:"一灯大师伤势严重,已被送到皇宫中的太医院救治。袭击他的人,是大理密探,奉了锦王的命令。"

杨康疑惑地问:"锦王是谁?"

段正淳解释道:"锦王是我的堂兄,也是先皇的侄子。他一直觊觎皇位,若知道你的存在,必然视你为威胁。"

瑛姑担忧地问:"一灯大师现在怎么样了?"

段正淳叹了口气:"大师年事已高,加上伤势过重,太医说...恐怕时日无多了。"

杨康和瑛姑闻言,都是一惊。

"我们能去看看他吗?"杨康急切地问。

段正淳点点头:"可以,但要小心。锦王的人可能还在宫中潜伏。"

在侍卫的护送下,杨康和瑛姑来到太医院。一灯大师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见到他们进来,他勉强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大师,您怎么样?"瑛姑担忧地问。

一灯大师虚弱地笑了笑:"老衲时日无多了,不必担心。能见到你们平安,老衲已经满足。"

杨康跪在床前,眼中含泪:"大师,是谁伤了您?"

一灯大师摇摇头:"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老衲有话要对你们说。"

瑛姑和杨康都凑近了些,认真倾听。

一灯大师的声音越来越弱:"瑛姑,关于当年的事,老衲还有一个秘密没有告诉你..."

瑛姑坐在一灯大师的床前,看着这位曾经帮助过她的老人,心中百感交集。一灯大师的气息越来越弱,但他的眼睛依然明亮,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瑛姑,老衲有一事相告。"一灯大师艰难地说道,声音颤抖,每一个字都似乎耗尽了他最后的力气。

瑛姑俯身倾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大师请说。"

一灯大师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那句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话:"当年让你怀孕的,不是周伯通!"

从那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