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陪老爸去社区社保服务站查养老金,碰到几位退休大叔围着工作人员追问:“当年厂里没按实际工资缴社保,这亏空能补不?”老爸在国企干了32年,退休后每月养老金比同工龄的机关单位朋友少2000多,每次说起这事都忍不住叹气:“咱年轻时没少出力,咋退休待遇就差这么多?”
上周陪老爸去社区社保服务站查养老金,碰到几位退休大叔围着工作人员追问:“当年厂里没按实际工资缴社保,这亏空能补不?”老爸在国企干了32年,退休后每月养老金比同工龄的机关单位朋友少2000多,每次说起这事都忍不住叹气:“咱年轻时没少出力,咋退休待遇就差这么多?”
这趟社保站之行,让我真切感受到企业退休人员的顾虑:那些“该得的补偿”,到底能不能拿到手?人社部门又该怎么帮大家把权益兜住?结合老爸的经历和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把这事理出了实实在在的头绪,全是退休长辈能用上的干货。
企业退休的“痛点”,真不是小事
先说说老爸的真实经历。他1990年进了地方国营机械厂,2022年退休,工龄32年。前几天翻社保缴费记录才发现,2005-2010年这5年,厂里一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社保,而不是他实际每月3000多的工资。就因为这事儿,他的养老金每月少了近600块。
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不是个例。不少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早年存在“低基数缴费”“断缴社保”的问题,有些改制企业甚至把退休人员的补偿金“打白条”,这些都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待遇。我在社保站碰到的张阿姨更委屈:她所在的纺织厂2018年破产,当时承诺给退休人员补发3年工龄补贴,结果至今没兑现,每次找相关部门都被“踢皮球”。
企业退休人员的顾虑,本质上是“权益落地难”。年轻时在生产一线熬夜加班,为企业创造利润,到了退休年纪,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企业违规操作,导致该得的待遇打了折。这时候,人社部门的“撑腰”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人社部门能做啥?这3件事最关键
很多人觉得“人社厅离自己远”,其实它能帮企业退休人员办的事真不少。陪老爸咨询时,工作人员详细说了3个核心作用,每一个都关系到退休后的钱袋子。
1. 揪出“违规缴费”,帮补社保亏空
这是最实在的一点。人社部门有监督企业社保缴费的职责,要是发现企业存在“低基数缴费”“应缴未缴”的情况,会责令企业限期补缴。像老爸这种情况,虽然厂里已经改制,但只要能提供当年的工资条、劳动合同,就能向人社部门提交补缴申请,由他们牵头核查当年的缴费记录,督促责任方补缴费款。
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2023年当地有家老国企,被查出2012-2015年欠缴300多名职工的社保,人社部门介入后,不仅让企业补缴了1200多万社保费,还按规定支付了滞纳金,涉及的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平均多领了400多块。
2. 当“权益裁判”,化解待遇纠纷
企业和退休人员的待遇纠纷,人社部门能直接介入调解。比如企业破产、改制时的补偿金发放问题,要是双方有分歧,退休人员可以向当地人社部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他们依据政策法规裁定补偿标准和发放时间。
张阿姨的情况就有解决办法:她可以收集当年企业的补偿承诺书、破产文件,到人社部门的仲裁窗口提交申请,人社部门会联系企业破产清算组,督促他们按政策落实补贴。工作人员说,去年当地通过这种方式,帮120多名退休人员追回了拖欠的补偿金,平均每人拿到2.3万。
3. 把政策讲明白,帮大家“算对账”
很多退休人员不是不了解权益,而是看不懂政策。现在人社部门的服务越来越接地气:每月会进社区开政策宣讲会,用大白话讲社保补缴、待遇核算的流程;线上开通“退休待遇测算”小程序,输入工龄、缴费记录就能算出应得的养老金;线下窗口还专门设了“退休人员绿色通道”,有专人帮着查记录、填表格。
老爸就通过人社APP查清楚了自己的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少了320块,个人账户养老金少了280块,原因全是早年低基数缴费。工作人员帮他列了详细的补缴申请材料清单,还留了专属联络员的电话,让他有问题随时能找到人。
别等退休才着急,这2件事早做早安心
陪老爸跑了3次人社厅,我总结出两个关键提醒,家里有企业退休长辈的一定要记好:
第一,提前查社保记录。退休前1-2年,一定要到社保部门打印完整的缴费明细,核对每一年的缴费基数是不是和实际工资一致。要是发现问题,趁企业还在运营,及时向人社部门投诉举报,维权更容易。我同事的妈妈就是提前发现单位少缴社保,在人社部门的督促下补了5年保费,退休后每月多领300块。
第二,保留好关键凭证。劳动合同、工资条、岗位证明这些材料,哪怕过了几十年也别扔。这些都是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水平的核心证据,一旦出现待遇纠纷,能帮自己少跑很多冤枉路。老爸当年的工资条早就丢了,现在只能找老同事作证,补证过程麻烦了不少。
有人说“人社部门太忙,顾不过来每个人”,但从实际接触来看,只要材料齐全、诉求合理,他们都会认真处理。毕竟企业退休人员的权益保障,不仅是对他们一辈子贡献的认可,更是让在职职工安心工作的“定心丸”——谁都有退休的那天,现在把规矩立好,未来大家才能踏实养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企业退休的长辈遇到过待遇问题吗?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你觉得人社部门在保障退休权益上,还能再做些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帮长辈们把养老的“钱袋子”守好。
来源:园中开心浇灌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