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俄乌冲突提醒了日本,除了歼20,中国其他战机F15J都不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7 20:39 2

摘要:迈克尔·汤普森在美国军事战略圈子里算个响当当的人物,他1965年出生在波士顿,家里有军人传统,老爸是空军上校,从小家里就没少聊战斗机和战术的事。

俄乌冲突打得如火如荼,全球都在盯着这场战争的动向,尤其是空战的表现。

日本作为东亚的军事强国,自然也坐不住。

而一位美国军事专家抛出个重磅观点:中国除了歼-20隐形战机,其他战机对日本的F-15J都不够看。

迈克尔·汤普森在美国军事战略圈子里算个响当当的人物,他1965年出生在波士顿,家里有军人传统,老爸是空军上校,从小家里就没少聊战斗机和战术的事。

汤普森从小对这些东西着迷,上学时就立志钻研国际安全。

1987年,他从耶鲁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论文写的是福克兰群岛战争里海军航空的作用,数据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都说他有潜力。

之后,他跑去哈佛大学读博士,师从大名鼎鼎的塞缪尔·亨廷顿和约瑟夫·奈,专攻国际关系和安全研究。

他还去北京待了一年,学中文,研究中国的军事政策,回来后写了不少关于中国空军现代化的报告。

1992年,他拿下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太平洋地区的空中力量:历史分析》,直接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铺了路。

博士毕业后,汤普森先去了兰德公司干分析师,参与了好几项关于亚洲防务的机密项目,帮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他跳槽到罗德岛海军战争学院当助理教授,教空中力量理论和东亚安全。他的课讲得生动,学生说听他讲空战战术就像看电影,能把复杂的雷达系统和导弹射程讲得让人秒懂。

2005年,他出了一本书,叫《天龙:中国空中力量的崛起》,详细分析了中国空军从米格-21到歼-10的转型,书一出就被《外交事务》杂志吹捧为研究中国军力的必读之作。

2010年,汤普森去了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当高级研究员,带队研究亚洲海上安全和防务项目。

他因为给美国防务政策提了不少靠谱建议,拿了国防部杰出服务奖。2020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算是学术界的顶尖认可。

2023年5月,汤普森在CSIS的一次研讨会上抛出了那句引发热议的话。

他站在讲台上,指着屏幕上的战机对比图,分析俄乌冲突里俄罗斯战机的表现,点名中国的歼-20是日本F-15J的头号威胁,但其他中国战机都不够格。

这话一出,日本媒体立刻跟进报道,国内军迷也炸了锅,有人觉得他低估了中国战机,有人觉得他分析有道理。

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开打,很快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空战的表现。俄罗斯的苏-35、苏-30、苏-34这些先进战机在乌克兰战场上接连被击落,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根据以色列情报数据,截至2023年1月,俄罗斯空军至少损失了2架苏-35S、2架苏-30SM和19架苏-34,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这些战机要么被乌克兰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干掉,要么在高空被雷达锁定,暴露了不少技术短板。这让日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空中防务,尤其是面对中国的威胁。

汤普森在演讲中提到,俄乌冲突给日本敲了个警钟:空中优势不能丢。

他点名中国的歼-20是日本F-15J的最大威胁,但其他中国战机,比如歼-10、歼-11、歼-16,在技术上都不如F-15J。

日本的F-15J是美国F-15鹰式战斗机的日本版,1981年开始服役,总共引进了213架,其中155架由日本三菱重工自己生产,是美国之外唯一获准组装F-15的国家。

F-15J空重12.9吨,最大起飞重量30吨,装两台普惠F100-PW-100发动机,单台推力77千牛,推重比7.8,最高速度2.5马赫,作战半径1900公里。

它最初用的是AN/APG-63雷达,后来升级到AN/APG-82(v)1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抗干扰能力强。

武器方面,F-15J能带12枚空对空导弹,包括日本的AAM-4B和美国的AIM-120 AMRAAM,射程和精度都不错。加上BAE系统的AN/ALQ-239电子战套件,F-15J在超视距作战和电子对抗中很有优势。

中国的歼-20是第五代隐形战机,雷达反射截面积小,配AESA雷达和PL-15远程导弹,射程超200公里。它能在F-15J的雷达探测范围外发起攻击,但其他中国战机就没这么大的压迫感了。

歼-10C是单发多用途战机,2016年服役,配AESA雷达和PL-15导弹,但机体小,载弹量和航程有限,作战半径约800公里,相比F-15J的1900公里差不少。

歼-10C的鸭翼布局让它在近距格斗中很灵活,但超视距作战中,F-15J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更占上风。

歼-11B是基于俄罗斯苏-27SK的改进型,1998年开始生产,用的是AL-31F发动机,推力稍逊于F-15J的普惠F100。

它的雷达最初是脉冲多普勒型,后来部分升级为AESA,但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还是不如F-15J。

歼-11B能带PL-12导弹,射程约100公里,比F-15J的AIM-120D短。歼-11D是升级版,可能用上了AESA雷达,但整体系统整合和作战经验还是比不过日本。

歼-16是基于苏-30MKK的多用途战机,2015年服役,配AESA雷达和PL-15导弹,擅长对地攻击。它能带12个外挂点,载弹量比F-15J略多,但空优能力不如F-15J。

歼-16用的是国产涡扇-10发动机,推力比苏-27的AL-31F强,但跟F-15J的普惠F100比还有差距。在电子战方面,歼-16有一定干扰能力,但F-15J的AN/ALQ-239系统更成熟,能有效压制敌方雷达。

不过,汤普森的观点也不是没争议。有人认为他低估了歼-16的多用途能力,尤其是在对地和对海打击上的灵活性。歼-16能带反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作战角色比F-15J更广。

还有人指出,F-15J的机龄是个大问题,最老的已经服役40年,最新的也有20年,高强度使用让机体老化严重。

相比之下,歼-16是2015年服役的新机,数量也多,达到300架,而F-15J只有100架左右能用。这差距可不是闹着玩的。

汤普森的分析还延伸到战略层面,他认为俄乌冲突表明,综合防空体系比单机性能更重要。乌克兰用雷达、地空导弹和战机组成多层次防御网,重创了俄罗斯空军。

日本也有类似的体系,爱国者PAC-3导弹、宙斯盾舰加上F-15J,形成了一张严密的防空网。

美日同盟更是个大杀器,冲绳的嘉手纳基地驻扎着F-22和F-35,能随时支援日本,这让日本在面对中国时底气足了不少。

俄乌冲突打到2025年还没停,战场上的经验教训还在影响全球军事战略。东亚这边,中日两国的空中力量博弈越来越激烈,双方都在加紧升级装备和训练,空中优势成了地区稳定的关键。

日本这边,F-15J的升级计划在2025年基本完成,68架战机装上了AN/APG-82(v)1雷达和最新的电子战系统,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日本还引进了F-15EX战机,这款新机型加了保形油箱和先进飞控系统,作战半径和灵活性都比F-15J强。F-35A/B机队也扩充到100多架,专门用来对付歼-20的隐形优势。

2024年夏天的“利刃”演习里,F-15J和F-35模拟对抗大规模空袭,展示了多平台协同作战的能力。日本还通过“四方安全对话”跟澳大利亚、印度加强合作,联合演习让空军的协同能力更上一层楼。

我国歼-20的机队规模在2024年突破200架,新款歼-20B装上了推力矢量发动机,机动性更强。歼-10C、歼-11B、歼-16也在持续升级,雷达和导弹系统越来越先进。

中国还加强了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部署了S-400和HQ-9地空导弹,形成多层次防空网。

2024年11月,新型隐形战机歼-35A在珠海航展亮相,定位是中型多用途战机,可能跟歼-20形成高低搭配,进一步提升空军的作战灵活性。

2024年的“金头盔”对抗演习里,歼-20和歼-16模拟超视距作战,展现了精准打击能力。

空警-500预警机和无人机也加入演习,提升了战场感知能力。

中日空军的竞争短期内不会停,中国的歼-20和歼-35A让压力倍增,但日本靠技术升级和美日同盟保持了平衡。

中日空军的较量就像一场没硝烟的战争,技术、训练、战略缺一不可。汤普森的话点出了日本F-15J的底气,也提醒大家歼-20的威胁不容小觑。

RAND Corporation

List of Aircraft Losses in Russo-Ukrainian War

[1]陈光文.歼-20S勇闯无人之境[J].知识就是力量,2025,(03):60-61.

[1]段然.歼-20、歼-10CE、枭龙、轰-6K……亮相巴黎航展的国产飞机“方阵”[N].北京科技报,2023-07-10(004)
.DOI:10.28030/n.cnki.nbjkj.2023.000079.

来源:亮仔说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