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开启“无人机助力精准灭钉螺”新篇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19:00 2

摘要:“呜……”随着操作人员的一道道指令的发出,只见无人机立即飞向指定区域,按照设计好的线路有序喷洒杀螺药物到有螺地块。10月14日上午9时许,我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工作人员正在大仓镇团结后厂村开展无人机灭螺作业。

“呜……”随着操作人员的一道道指令的发出,只见无人机立即飞向指定区域,按照设计好的线路有序喷洒杀螺药物到有螺地块。10月14日上午9时许,我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工作人员正在大仓镇团结后厂村开展无人机灭螺作业。

操作人员在操作无人机

开始作业前,操作人员用无人机提前对有螺地块进行了勘探,对作业区上高大建筑(树木、高压电线)设置无人机避障,同时避开无需灭螺的区域,确定好灭螺范围后,将采集到的信息分享到无人机遥控器上。随着操作员指令下达,已装载好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无人机腾空而起,直接奔向指定区域,自动开始喷洒灭螺。无人机装药、起飞、喷洒、降落,在有螺地块上空不停穿梭,不到30分钟,近5000平方米的有螺地块即喷洒完毕。

接到指令后,无人机直接奔向指定区域,自动开始喷洒灭螺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灭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传统药物喷洒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且难以覆盖复杂地形。无人机搭载智能喷洒系统可以通过高精度导航与变量喷洒,将杀螺药物(5%杀螺胺乙醇胺盐)雾化后均匀施药,旋翼产生的下压气流能增强药物穿透力,确保药物到达土壤及植被根部等钉螺活动区。该系统可根据植被密度动态调节药量,适应丘陵、沼泽等复杂地形,实现无死角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20倍,钉螺死亡率达85%以上。

无人机灭螺操作人员杨润林在操作无人机

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无人机灭螺操作人员杨润林介绍,无人机载药量不超过50公斤,具有充电迅速、操作方便、效率高、对天气适应性强、施药快、喷洒均匀、无需清障等特点,像今天咱们作业的这块区域,如果传统灭螺的话,大概需要40个人工,但是如果用无人机的话,基本上4个人4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

操作人员要为无人机更换电池

当天,有效作业时间4小时,共完成施药面积56028平方米,喷洒灭螺药物总用药量1260公斤。无人机灭螺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快速降低钉螺密度,为全县消除血吸虫病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