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看!这里有这么多车标,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车标!”在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的汽车标识博物馆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宇正盯着展区一面墙的车标眼睛发亮。
“快看!这里有这么多车标,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车标!”在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的汽车标识博物馆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宇正盯着展区一面墙的车标眼睛发亮。
这座藏在长春的“工业文化宝库”,正用3万平方米的空间,以文化创意为魂、工业文化为脉、数字智能为翼,将汽车、动车、航空、航天的工业基因熔铸一体,打造出吉林省工业文旅的全新地标,这就是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
步入基地,“五场馆一中心”的布局宛如一幅立体的工业文明画卷。这里打破了工业制造、文旅产业与心理教育的界限,实现深度融合,构建出集研学实践、文化体验、创意设计、科技创新、心灵成长、红色教育、沉浸互动、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青少年工业研学平台,让孩子们能在这里全方位感受工业魅力。
一车一标一世界,一城一馆一天地。走进汽车标识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部“汽车进化史”。馆内收藏了涵盖67个国家,877个汽车品牌,3000余个实物标识展示,更有100架战机模型!
这里是汽车文化的聚集地,游客可以通过汽车标识的发展脉络,去探究汽车与工业、汽车与艺术、汽车与战争、汽车与经济、汽车与科技、汽车与营销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层地去了解“人、车、生活”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深入理解汽车文化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更能深刻体会吉林作为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的深厚底蕴。
若说汽车标识博物馆是“工业历史的缩影”,那两航两车文创馆便是“国之重器的生动表达”。2021年,林田远达与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携手,将航空、航天、汽车、动车的工业元素与吉林在地文化相融合,打造出四大展区,分别是航空文创展区、航天文创展区、动车文创展区、汽车文创展区。
这里既有包含我国从1951年到现在一百多架战斗机模型,也有现代航空徽章;既有用非遗技艺雕琢的航空文创,也有上万件彰显中国航空实力的衍生品。孩子们漫步其中,能真切触摸 “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的历史荣光,也能感受现代航空科技的创新活力,爱国情怀与工业兴趣在心中悄然萌芽。
工业文化艺术馆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场”。世界非遗艺术与航空、航天、汽车文化相遇,再配上独创的光影技术,让传统工艺有了现代表达。游客可以亲手体验非遗制作,在一针一线、一雕一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参与创意设计活动,让工业美学在自己的手中焕发新的生机,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
工业数字科技体验馆,无疑是基地里最具 “未来感” 的空间,更是孩子们最舍不得离开的地方。林田科技自主研发的沉浸元裸眼3D空间、汽车虚拟驾驶系统、数字全息透明橱窗等数十项技术,将“元宇宙”搬进了现实。
这里有虚拟驾驶,戴着VR眼镜就可以感受速度与激情;这里有超炫酷的全息投影灯光秀,领略光影艺术的震撼;这里有数字全息透明橱窗,让大家看到一头犀牛放大缩小,还可以720度的旋转;还有数字汽车全手势识别展示系统,它是完全通过手势来进行操控的,可以更换颜色、开车门、换轮毂,深入的了解新能源汽车……让孩子们可以在互动中解锁科技的奥秘。
自开放以来,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已接待近10万人次,今年暑假更是吸引了来自辽宁、山东、上海等地的2万余名青少年前来打卡。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负责人李琳表示,借着长春航空展的东风,基地正筹备秋季航空主题研学,计划以航空科技为核心,为青少年打造“研学+旅游”的一体化空间,让更多孩子能在这里近距离接触工业科技,种下热爱科学、探索未来的种子。
从探寻世界汽车标识的前世今生,到沉浸式体验元宇宙的未来图景,从感受国之重器的自豪,到亲手触摸非遗工艺的温度……
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亲近工业的全新学习场景,更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读懂工业文明的内涵,在心中悄然播下追逐科技、探索未来的种子,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来源:中国吉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