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中华之光 —— 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 之卢乐群书法作品展、“书法名家・之江讲堂” 第四讲暨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第四期培训活动在浙江书法院举行。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义骅
10月15日,“中华之光 —— 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 之卢乐群书法作品展、“书法名家・之江讲堂” 第四讲暨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第四期培训活动在浙江书法院举行。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浙江书法院院委会主任赵雁君,台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曹蕉红,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何涤非,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台州市书协主席王波,浙江省书协副主席何来胜,余杭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浙江书法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朱旭成等领导,以及卢乐群先生家属、学生,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学员、余杭区书协创作骨干、书法爱好者和媒体记者共计110 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浙江书法院副院长方爱龙主持。著名老书家朱关田专程看望了老朋友卢乐群并参观展览。
浙江书法院坚持名家强院、学术立院、精品兴院定位,于2025年初推出了“中华之光——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该系列展览作为2024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以浙江书法院80岁及以上的卢乐群、林剑丹、金鉴才、骆恒光、朱关田、王冬龄、徐本一(以年龄为序)等7位顾问为创作主体,以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诗词文赋为创作内容,以合展与分期推出个人展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卢乐群书法作品展是该系列展览推出的第四个个人展,展览集中展示了卢乐群的近期创作的精品近40幅。
卢乐群是浙江书法名家的代表之一,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委员、台州市文联主席,现任浙江省书协顾问和浙江书法院顾问。卢乐群是当今浙江书法名家的代表,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40年的参与者、见证者与推动者。在近半个世纪的书学追索中,他临池掇石,挹碑融帖,隶法入草,走出一条“碑帖辩证”的书法之路。他的书法,汲取了北碑的浑穆与峻厚,南帖的灵动与飘逸,以及民间书法的率意与质朴,形成雄浑苍茫、气韵生动的个性化书风。其作品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连续获书法“全国奖”,被书坛誉为“获奖专业户”,可谓实至名归,顺理成章。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他在书法创作上的深厚功底,更通过《来雨斋集》新书首发仪式,呈现了其艺术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成果。在展览启幕仪式上,卢乐群向余杭区美术馆捐赠书法作品一件,向浙江省书协、浙江书法院等单位捐赠了新书,进一步推动了书法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新书捐赠
“书法名家・之江讲堂” 第四讲
启幕仪式结束后,“书法名家・之江讲堂”第四讲正式开讲。卢乐群围绕“书法传统与创作实践”主题,结合个人艺术生涯积淀,深入剖析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辩证关联,现场演示笔法要诀,以通俗易懂的讲解为学员及书法爱好者提供专业艺术指导。“书法名家・之江讲堂”是浙江书法院着力打造的学术品牌项目,旨在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名家智慧,探讨书学精义,推动书法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现场演示
下午,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第四期培训活动继续开展。浙江书法院副院长方爱龙以“文本与用字”为主题展开讲座,系统剖析当代书法创作的学术路径与风格构建,并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创作实践中的困惑提出针对性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学员们表示通过名家指导与实践研讨,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创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方爱龙副院长作主题讲座
浙江书法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书法艺术高端的学术研究、精品创作、人才培养、展览交流平台。此次将高水平的展览与高质量的讲堂相结合,是浙江书法院赓续文化根脉、履行文化职责、服务社会大众的一次探索实践。
——部分作品欣赏——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34×89cm
自作诗 忆怀屈原 49×30cm
晚清·吴昌硕《临石鼓文》 136×22cm
明·刘基《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九》136×33cm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27×72c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