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 10 月 15 日,美军中东司令部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立即解除武装。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如果哈马斯不遵守停火协议,可能 “ 只要他一声令下 ” ,以色列军队就会恢复在加沙地带的战斗。当天,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也发表声明称,以方将
当地时间 10 月 15 日,美军中东司令部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立即解除武装。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如果哈马斯不遵守停火协议,可能 “ 只要他一声令下 ” ,以色列军队就会恢复在加沙地带的战斗。当天,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也发表声明称,以方将与国际部队合作,摧毁哈马斯的隧道和基础设施。卡茨敦促哈马斯移交所有以方人员(遗体)并解除武装。他警告说,如果哈马斯拒绝执行加沙停火协议,以方将与美国重启针对哈马斯的作战行动。
“脆弱的停火协议”
英国《卫报》 15 日报道称,以色列政府当天确认,在哈马斯 14 日晚移交的 4 具被扣押人员遗体中,有 3 人被确认为以色列人,第四人身份存疑, “ 脆弱的加沙停火协议得以维持 ” 。据路透社报道,此前,以色列方面指责哈马斯未按达成的停火协议及时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威胁暂停开放埃及与加沙之间的拉法口岸,还要把允许进入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卡车从 600 辆减到 300 辆。
▎ 媒体报道称,自停火开始以来,哈马斯尚未公开承诺解除武装并移交权力,哈马斯下属安全人员在加沙地带多地部署、巡逻,表示将维持当地秩序。
报道称,在以色列与哈马斯完成最后 20 名以方在世被扣押人员与近 2000 名在押巴勒斯坦人交换环节后,哈马斯移交 28 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便成为结束冲突的关键。截至 15 日,哈马斯移交了 8 具遗体,仍有至少 19 具遗体下落不明。根据美国提出的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所有被扣押人员无论生死都需要在 13 日前全部互换;若未完成全部互换,哈马斯需共享被扣押人员遗体的位置信息。对此,哈马斯方面表示,加沙被大规模破坏导致遗体找寻工作进展困难,还有部分遗体位于以军控制区内。
▎ 土耳其《新黎明报》评论称,对于拉法口岸是否开放的矛盾报道凸显了加沙恢复人道主义援助时间的不确定性。
以色列公共广播电台称,在收到最新 4 具遗体后,以色列政府态度 “ 大转弯 ” ,表示将按原计划于 15 日当天开放拉法口岸并恢复人道主义援助。不过,以安全官员告诉媒体,拉法口岸 15 日当天保持关闭。以《新消息报》也援引安全官员的话称,拉法口岸可能会持续关闭至 16 日,最终开放日期尚不明确。
“以色列还要打 100 年的仗? ”
尽管特朗普 13 日在以色列议会演讲时宣称 “ 新中东历史性的黎明 ” 已经到来,但据 CNN 、《卫报》等多家媒体分析,真正实现加沙停火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眼下的关键便是哈马斯是否会解除武装以及以色列何时完全撤军。
▎ 沙特《中东报》分析称,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性矛盾,这使停火协议的落实充满挑战。
据法新社报道,特朗普 14 日在白宫称,若哈马斯拒绝解除武装, “ 我们就会替其解除武装 ” ,且 “ 不排除采取武力手段 ” 。不过,特朗普没有透露美方计划采取何种方式实施 “ 解除武装行动 ” ,也没有说明给予哈马斯的最后期限,仅称时间将是 “ 合理的 ” 。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采访时表示,若哈马斯拒绝解除武装, “ 一切都将崩溃 ” 。当被问及何时宣布新一轮巴以冲突结束时,他说,以色列必须保持 “ 自卫能力 ” 。对于上述回答, CBS 记者评价称,这听起来像是 “ 以色列还要打 100 年的仗 ” 。
▎ 内塔尼亚胡执政联盟中的极右翼团体强烈反对以军撤出加沙,此前甚至呼吁鼓励将巴勒斯坦居民驱离加沙,以建立犹太人定居点。
根据停火协议,哈马斯需摧毁所有“军事和进攻性基础设施,包括地下隧道和武器生产设施”。据 CNN 分析,哈马斯虽表示愿意移交加沙治理权,但始终回避解除武装,后者恰恰是以色列的核心诉求。以军目前仍控制着加沙一半领土,并表示在多国部队部署后才会进一步撤军。虽然以色列方面接受停火协议中撤军以及 “ 不占领或吞并加沙 ” 条款,但以方再三强调撤军将以哈马斯履行解除武装、加沙实现非军事化等条款为前提。
加沙重建困难重重
在持续两年的战火中,由于以军的持续袭击和围困,加沙地区的人员伤亡以及该地区民众经受的严重饥荒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加沙民众的生活现状如何?根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发布的一组照片,以军撤出加沙南部汗尤尼斯后,随着部分国际援助物资进入,当地居民开始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市集摊位在城市被毁建筑物之间重新开放,少量的新鲜蔬果被摆放在摊位上。
▎ 据《卫报》报道,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以来,加沙地区总死亡人数超过 6.7 万,其中大多是平民;另有近 17 万人受伤,总伤亡人数约占加沙地区战前 230 万人口的 10% 。
世界粮食计划署 14 日表示,目前有 137 辆载有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区,车上装载的食物和物资足够维持当地民众 “ 至少 3 个月的基本生活 ” 。半岛电视台 15 日报道称,加沙地区恢复正常生活之路仍然漫长。在战火中失去居所的加沙居民哈贾斯说: “ 这里没有基础设施、电力、水源,任何适合生活的东西都没有。加沙民众悲痛欲绝。 ”
▎ 以军袭击共导致加沙约 25 万栋建筑中的 78% 受损或被毁,这也让约 210 万人流离失所。
《卫报》分析称,尽管美国承诺“重建并振兴”加沙,但其没有提供实现这一承诺的关键细节。美国为加沙推出“马歇尔计划”的可能性不大,加沙地区重建困难重重,且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尚未吸纳任何有公信力的巴勒斯坦方人员,“难以真正惠及巴勒斯坦社会”。 CNN 强调称,巴勒斯坦国能否建立是彻底结束巴以冲突的最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尚有诸多障碍制约这一进程。
来源:梦宇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