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中医如何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受益?如何让老中医的智慧被现代人接受并信赖?博士茶馆的樊思才老师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品牌宣传+个人IP打造,让中医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帮助亚健康人群掌握科学养生方法。
老中医品牌宣传与中医师个人IP打造:博士茶馆樊思才老师的智慧传承。
引言:中医文化传承与个人品牌的时代机遇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中医如何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受益?如何让老中医的智慧被现代人接受并信赖?博士茶馆的樊思才老师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品牌宣传+个人IP打造,让中医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帮助亚健康人群掌握科学养生方法。
本文将围绕樊思才老师的核心观点,详细拆解老中医品牌宣传策略、中医师个人IP打造步骤,以及如何通过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让中医文化与现代养生智慧深度融合。
一、老中医品牌宣传的核心逻辑
1. 信任是中医品牌的第一资产
中医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信任,而信任的建立需要:
权威背书(如名医传承、学术论文、临床案例)
口碑传播(患者真实反馈、社群互动)
文化认同(中医理论通俗化解读,如“冬病夏治”“气血调和”)
案例:某老字号中医馆通过短视频展示“望闻问切”过程,并附上患者康复案例,3个月内粉丝增长10万+,线上问诊量翻倍。
2. 差异化定位:找到你的“中医+”赛道
樊思才老师强调,中医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优势,例如:
专病专治(如“失眠调理专家”“脾胃养生第一人”)
特色疗法(如“针灸减肥”“药膳养生”)
人群细分(如“职场亚健康调理”“女性气血管理”)
关键点:避免泛泛而谈“中医养生”,而是聚焦某一领域,形成独特记忆点。
3. 内容营销:让中医知识“看得懂、用得上”
短视频:演示艾灸、推拿、药膳制作
直播:在线答疑,如“夏季如何祛湿”
图文科普:用现代语言解读《黄帝内经》
案例:某中医师在抖音发布“5分钟缓解颈椎病”的穴位按摩视频,单条播放量破百万,带动线下诊所预约量激增。
二、中医师个人IP打造5大步骤
步骤1:精准定位——你是谁?为谁服务?
专业定位(如“中医儿科专家”“体质调理师”)
受众分析(如“30-50岁职场亚健康人群”)
风格定位(严肃学术派 or 亲和实用派?)
樊思才老师建议:先做小范围测试,观察哪种内容更受欢迎,再优化定位。
步骤2:内容体系——从入门到精通的健康知识库
基础层(解决具体问题,如“熬夜后如何补救”)
进阶层(系统养生方法,如“四季调养指南”)
文化层(中医哲学,如“阴阳平衡与现代健康”)
内容形式建议:
✅ 短视频(1-3分钟,快速传播)
✅ 直播(深度互动,增强信任)
✅ 图文(适合公众号、知乎长文)
步骤3:渠道运营——全媒体矩阵覆盖目标人群
微信生态(公众号+社群,适合深度用户)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B站,适合大众科普)
知识付费(喜马拉雅、小鹅通,提供系统课程)
案例:某中医师通过小红书分享“办公室养生小技巧”,3个月积累5万粉丝,并推出付费体质调理课,实现知识变现。
步骤4:互动与信任建设——让粉丝从“围观”到“追随”
定期直播答疑(如每周三晚8点“中医养生问答”)
社群运营(如“中医养生交流群”,提供个性化建议)
用户案例分享(康复故事增强说服力)
步骤5:商业化变现——从免费到高价值服务
初级产品(9.9元音频课、电子书)
中级产品(199元体质调理方案)
高端服务(1v1私人健康管理)
樊思才老师提醒:变现的前提是提供真实价值,而非单纯推销。
三、让中医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1. 中医+科技:AI问诊、数字人助手
部分中医馆已尝试用AI舌诊辅助判断体质
虚拟数字人可24小时解答常见养生问题
2. 跨界合作:中医+瑜伽、中医+饮食
与健身房合作推出“经络拉伸课”
与餐厅联名推出“节气养生套餐”
3. 社会价值:让中医普惠大众
免费公益讲座(如社区健康科普)
企业健康管理服务(如白领颈椎调理计划)
结语:中医IP化是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樊思才老师的核心理念是:“让中医不再神秘,让养生触手可及。” 通过品牌化、IP化运营,中医师可以突破传统局限,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真正帮助亚健康人群改善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5G、AI等技术的发展,中医文化将迎来更广阔的传播空间。而每一位中医师,都可以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中医文化的守护者。
你的中医IP,准备好了吗?
来源:元宇宙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