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水稻新品种选育中,稻米香不香、稻谷有没有抗病基因。这些考评“KPI”如何通过分子实验快速得出,今天跟随西青融媒记者去一探究竟。
近年来,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水稻新品种选育中,稻米香不香、稻谷有没有抗病基因。这些考评“KPI”如何通过分子实验快速得出,今天跟随西青融媒记者去一探究竟。
在位于西青区王稳庄镇的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内,记者看到实验室主任滕奉魁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提取自水稻叶片中的DNA进行扩增后,放入仪器中进行实验。
“分子实验贯穿于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主要检测抗病基因、香味基因、恢复基因以及品种之间的真实性鉴定。”滕奉魁说。
分子实验是通过水稻遗传物质、蛋白质以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和操作,从基因层面读取、解析甚至编辑代码,更精准、高效地理解水稻的生命规律后,科学高效加速新品种培育。
(上图为生病水稻)
“比如检测水稻材料抗病基因,以前从刚要抽穗儿的时候注射药剂,要等到抽穗儿甚至收获的时候,才能观察到结果,大概需要1个多月。现在运用分子实验,快则一、两天,慢则三、四天,我们就能看到结果,这样能够尽早进行材料筛选、改良,大大减少育种人员田间工作量,提升育种效率。”滕奉魁说。
2018年刚刚工作时,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尚未成型,滕奉魁和同事们天天扎在地里,面对几千份材料纯靠田间实验与观察,工作量巨大。后来中心陆陆续续引入了实验设备,但因为技术与经验匮乏,大家也走了不少弯路。
“刚开始的时候问题特别多,只能简单地进行某一方面单个基因的检测,检测不出来、不成功的情况有很多。后来慢慢地我们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到农业部下的各个实验室、单位交流学习,大家从无到有建立起这个实验室,过程特别艰难。”滕奉魁说。
这些年,随着实验室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与技术经验的日益积累,目前,滕奉魁和同事们对样本可以一次性进行20多个抗病基因检测,同时实验精准度也有了极大提升。
“我们育出来的新品种,有可能和已有品种是重合的,所以我们通过真实性鉴定进行比对,来确定到底是不是新品种。现在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基本上跟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没有差异。”滕奉魁表示。
来源:西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