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圪咀头村“苦药材”变身“甜产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7 18:32 2

摘要:草木葳蕤,生机勃发。五月的武乡县石北乡,处处洋溢着忙碌的气息。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宜人的气候条件,石北乡将目光聚焦于党参种植产业,为村民们铺就一条崭新的致富之路。目前,全乡150多亩的党参种植工作已接近尾声,田间地头满是希望的景象。

草木葳蕤,生机勃发。五月的武乡县石北乡,处处洋溢着忙碌的气息。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宜人的气候条件,石北乡将目光聚焦于党参种植产业,为村民们铺就一条崭新的致富之路。目前,全乡150多亩的党参种植工作已接近尾声,田间地头满是希望的景象。

走进圪咀头村党参种植基地,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与务工村民们默契配合,翻土、开沟、放苗、喷洒农药、覆土等一系列种植作业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画面。

郝虎鹏是圪咀头村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对于党参种植,他格外用心,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种的党参苗,都经过药水浸泡处理。这样能有效杀灭附着在种苗上的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大大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

一大早,郝虎鹏就把配好的药水拉到了田里,言语间满是对种植成果的期待,“今年我流转了70多亩土地,全部用来种植党参和柴胡等中药材。从3月底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到党参种植当中。”

党参作为一种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珍贵中药材,在市场上需求旺盛。尤其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党参,因其品质卓越,备受市场青睐,价格也颇为可观。圪咀头村海拔高、光照充足、土质疏松、气候冷凉,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党参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我们村今年采用‘村集体+大户+农户’的创新种植模式,全村首批种植党参40余亩。”石北乡圪咀头村党支部书记郝彦飞介绍道,按照目前最低的中药材交易价格估算,年底收益预计可达30万元左右。这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还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近年来,石北乡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创建农业特色产业示范乡的目标,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科技种植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除了党参种植,还大力发展艾草等林下经济,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党参种植基地劳作的武红霞感慨地说:“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外出务工不太现实。现在每天来这里种党参,还能和大家拉家常,一天能挣100块钱,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莫负春光好,耕耘正当时。石北乡圪咀头村的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着致富的种子。曾经的“苦药材”,如今已在黄土地上深深扎根,逐渐成为村民们致富的“甜产业”,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而有力的注脚 。(刘 涛)

编辑:贾霄星

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