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息烽县医疗战线和民生一线,活跃着这样一位身影:他既是手术刀下精准施治的普外科医师,更是为民发声、替民解忧的县人大代表。他就是息烽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何大江。从医二十余年,他以仁心仁术守护百姓健康;在温泉选区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用赤诚初心践行使命担当,在医
在息烽县医疗战线和民生一线,活跃着这样一位身影:他既是手术刀下精准施治的普外科医师,更是为民发声、替民解忧的县人大代表。他就是息烽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何大江。从医二十余年,他以仁心仁术守护百姓健康;在温泉选区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用赤诚初心践行使命担当,在医疗卫生与民生改善的交叉赛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履职加速度。
医心为民,筑牢健康守护线
何大江带领团队,在病房内为老年患者诊疗
“成为一名能救人于危厄的医生”,这颗种子自何大江十岁那年便深埋心底。姐姐因白血病离世的伤痛,让他立下了守护生命的誓言。1999年踏入遵义医学院,2004年投身临床,从内科到外科的轮转历练,再到2008年专注普外科领域,他始终以“精进医术”为毕生追求。
无影灯下,何大江与团队在专注手术,守护患者健康
在县域医疗发展的赛道上,何大江是勇攀高峰的“破壁者”。2018年起,他带领科室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原本只属于城市大医院的手术引入息烽,率先开展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穿刺术等前沿技术。2025年,在医院支持下引进十二指肠镜,成功开展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技术。一次次突破县域医疗瓶颈,让“大病不出县”从愿景变为现实。“能在家门口看好病,就是最大的福气。”这是患者对他工作的最高褒奖。
除了手术室里的精准操作,何大江更将医疗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他跟随县人武部、县人民医院义诊团队走进鹿窝镇三友村,不仅为村民送去常用药品,更耐心指导村民用药方法。“少跑一趟医院”,这句朴实的感谢背后,是他对“医者仁心”的生动诠释。
何大江在息烽县人民医院开展乡村医生培训
在校园健康守护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何大江和县人民医院团队走进永靖中学,为70余名教师开展甲状腺、乳腺等专科知识宣讲,专业又生动地讲解普及健康知识。“不仅要治病,更要治未病”,他始终坚信,健康宣讲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履职尽责,架起民生连心桥
“医生看的是病,代表解的是难。”当选县人大代表后,何大江始终牢记双重身份的使命。他常说:“患者的病痛、群众的难处,都是我履职的信号。”在日常诊疗和下乡服务中,他习惯戴着“放大镜”观察民生痛点,用“同理心”感受群众诉求。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对县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代表第112号建议的答复
温泉镇天台村的污水治理问题,曾是困扰村民多年的“心病”。何大江在调研中发现,该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低下,污水随意排放不仅污染环境,更影响村民生活质量。“污水横流不是小事,是关乎乡村振兴的大事。”2023年,他在县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温泉镇天台村分散式污水收集池建设的建议》,详细阐述污水治理的紧迫性,建议通过修建分散式污水收集池,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门诊时刻,何大江用专业与亲和力开启诊疗交流
这份建议很快得到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的重视。2024年,天台村被纳入温泉镇“治水”任务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采用单户式资源化利用模式,建设庭院污水收集池及末端沉淀式收集池,将生活污水回用于房前屋后四小园。如今走进天台村,昔日污水横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村容村貌和村民舒心的笑容。“没想到一个建议能带来这么大变化,何代表是真的为我们办实事。”村民们的认可,是对他履职成效的最佳印证。
双岗建功,彰显担当本色
在何大江看来,医生与人大代表的身份虽有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底色——为民服务。从手术室到代表联络站,从义诊现场到调研一线,他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两个岗位上深耕细作。
何大江在温泉镇尹庵村开展工作
作为普外科医师,他带领团队不断拓展技术边界,让县域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作为人大代表,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在他的工作日志里,既有手术方案的反复推敲,也有代表建议的字斟句酌;既有患者康复的喜悦记录,也有民生难题解决的欣慰感言……
“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少些病痛、多些幸福,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何大江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一名基层代表的初心与担当。在息烽这片热土上,他用手术刀书写医者传奇,用履职答卷诠释代表使命,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民生幸福的璀璨光芒。
如今,何大江依然奔走在医疗服务与履职为民的路上。他说,未来将继续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承诺,在守护群众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人:刘欢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