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梦回大唐,这里没有魔法斗气,没有大炮火枪,没有天下无敌,没有天才先知。这里的人有生老病死,会流血受伤,会愚蠢犯错,会无奈彷徨,这里有热血兄弟,也有儿女情长,有故土牵挂,也有真实的沙场……
《安西兵日记》封面
《安西兵日记》是我在番茄小说上最喜欢的两本原创历史小说之一,写书评就从自己喜欢的开始。
写书评是学习与积累的一种方式,会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与偏好。
所以,书评不一定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仅代表文人鬼的个人观点,望理解。
书名:《安息兵日记》
作者:凡秀
状态:完本
平台:番茄小说
简介:
梦回大唐,这里没有魔法斗气,没有大炮火枪,没有天下无敌,没有天才先知。这里的人有生老病死,会流血受伤,会愚蠢犯错,会无奈彷徨,这里有热血兄弟,也有儿女情长,有故土牵挂,也有真实的沙场……
《安西兵日记》基本信息
文人鬼评:
1.《安西兵日记》这个书名不太好,书名比较废,如果满分是10分,我只给5分。
安西兵和日记,这两名词组合在一起,直接拉低了读者的关注度,没有什么吸引力可言。
安西,这个名词对普通读者而言是比较陌生的。
历史知识比较好的读者还可以想到历史上的安西都护府,但对于广大的读者而言,这两字无法形成记忆联想与地理定位,因而影响小说的辨识度与精准吸引目标读者。
不是谁都记得安西都护府,有的读者看到“安西”想到的不一定是安西都护府,可能想到的是《灌篮高手》里的安西教练呢[捂脸]
如果是我,虽然我也是个起名废,但我会选择这样的书名:《大唐安西兵》(后来,这个书名被别的小说使用了,写得怎好不好先不说,书名就引了一波流量),多了大唐这两个字,立马不一样。
大唐,是关键的朝代定位,可以迅速吸引喜欢历史文的目标读者,而且大唐是比较火的历史朝代,受众相对多。
“大唐”加“安西”,读者直接可以联想到安西都护府,直接可以定位到西域地区或我国的新疆。
有“大唐”和没有“大唐”两字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方面是辨识度的高低,另一方面是书籍的定位与地理地位。
为难读者,就是为难自己,跟读者过不去就是跟流量过不去。
《安西兵日记》这本小说最明显的失误就是这个书名,如果不是被书名耽误了,我认为流量会多好几倍。
书名中最扯的就是“日记”两字,选择“传记”或者“传”都比这日记好,比如《大唐安西兵传》
日记,这两个字最失败了。一看到书名是《xxx日记》,许多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本小说是日记体,第一感觉可能是:这是个新手作者……
一看正文,哪里有“日记”的文体与格式,八竿子打不着。
有读者一看,文不对题,可能直接退出。
2.简介一般般吧,称不上有吸引力,但也不能说有问题。满分是10分,我只给6分,算合格。
总之,我觉得这简介乏善可陈,就是告诉读者:这是历史小说,不是无敌流,没有科技树等等,作者的风格是这样。
第一章标题:《新来的傻小子》,从标题就已经开始埋伏笔,引向主角,是比较好的。
开篇第一句话:
拔换城,处于龟兹与疏勒交界处,因安西大都护府驻于此地,所以又叫安西城,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安西兵日记》
网文小说一般要尽早让主角登场,大多数读者都是因主角而产生代入感的。
《安西兵日记》开篇第一章是从地点环境来引导的,类似镜头从远到近的拉近过程,由景到人:安西城——安西大都护府——王府——后院——北屋,再由配角引出主角:郭旭——老鬼——傻子。
这种镜头的拉近可以学习,但在小说开篇第一章开头就写景,这种方式要谨慎使用。
新手小说作者要尽量简洁的交代环境,记住环境描写不是目的,目的是尽快引出主角,快速进入故事。
主角的登场要尽量快,最迟在第一章末尾登场,最好是在第一章前半部分就登场。
《安西兵日记》中主角的第一个镜头,是这样描写的:
十几岁的年纪,身材有些瘦弱,脸上有些脏,看来之前吃了不少苦头,倒是生了一副好相貌,眉毛细长鼻梁高挺,最特别的是头发,火一般的红色,灯光映照下仿佛一团火。——《安西兵日记》
主角杨凡的第一个镜头是侧面描写,一头火红的头发,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个外貌设定也被一些读者诟病:
观点一:“杀马特”少年穿越?
观点二:“樱木花道”造型?
作者凡秀给主角杨凡的设定是:主角是胡汉混血,因此有一头红发,父亲是已故的安西兵。
这个设定一方面表明主角的身份,另一方面是突出主角外貌的与众不同。
有的读者可以接受,比如我,但有些读者会认为是毒点,严重的会直接弃文,会损失一部分读者。
文人鬼建议:作为新手小说作者,在进行角色设定时应注意避开毒点,权衡利弊,尽量满足最广大读者的需求,同时尽量扩大受众读者群体,进行不要有毒点。
通过配角郭旭、老鬼与主角的对话,暗示主角是穿越者。
第一章仅1660字,主要内容是引出主角,文字简洁、通俗易懂,在文笔上是相当不错的。
作者凡秀的风格可能偏向日常流,文人鬼认为《安西兵日记》的开篇节奏比较慢,前三章没有网文小说通常强调的强矛盾或冲突,更偏向于日常流。
主角在穿越后逐渐成长,慢慢交代时代背景与人物关系,铺垫比较多,好在作者文笔一流,读者对于大唐西域题材比较好奇,因此,虽然前期缺乏比较强烈的矛盾冲突,但文笔好,内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前期的伏笔与铺垫比较多,故事节奏相对慢,但中后期高潮爆发后,反而凸显故事和人物更为丰满和真实。
《安西兵日记》约173万字,共720章,分为四卷,分别是:西风烈、长安舞、逍遥游、斩楼兰。
第一卷《西风烈》:讲述主角杨凡从一名被捡回王府的小病秧子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西域将军,历经多场战争,但最终安西战败,主角决定东归;
第二卷《长安舞》:讲述主角杨凡带领残存的手下历尽艰辛返回大唐长安,在朝堂中斗智斗勇,一步步成为权臣,为避免兔死狗烹的结果,赫然放权离去;
第三卷《逍遥游》:讲述主角从游历民间到返回朝廷,成为稳定大唐的镇国基石;
第四卷《斩楼兰》:讲述主角决定重振安西兵,率领安西兵杀回西域,打败吐蕃等敌人,重建安西都护府,最终老死于王府后院的土坑中。
《安西兵日记》这本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应该是第一卷《西风烈》,主角在一场场战争中逐步成长、成熟,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但安西都护府却在强大吐蕃的一步步蚕食下走向衰亡。
没有了大唐帝国的经济输血,在强敌环伺的西域,安西兵越打越少,安西都护府的辖区不断缩小,最终安西城陷落。
作者笔下的西域战争很精彩,对历史小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安西兵日记》这本小说已经完结好久,文人鬼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对书中的人物角色依旧有印象。
除了红头发的主角杨凡(烦了大师),还有瘸腿的月儿,令人惋惜的艾莎,老当益壮的郭王爷,命运坎坷的鲁豹。
说实话,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角色不是人,而是主角的坐骑——那匹会抓鱼吃的马,名叫“巴扎”。
总的来说,凡秀写的《安西兵日记》是番茄小说平台上为数不多的原创历史文佳作,9.5分的评分是实至名归的,没有水分。
当初,文人鬼在番茄小说上找有关唐朝的历史小说时,《安西兵日记》是唯一一部写大唐西域的小众题材小说,也是我唯一喜欢和觉得很好看的一部小说。
当然,除了《安西兵日记》,我还喜欢和推荐另一部历史小说:柯山梦的《铁血残明》,只可惜更新太慢[捂脸]
《安西兵日记》的优点有很多,比如:人物塑造方面很擅长埋伏笔与铺垫,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有始有终,各具特色。
给我的感觉是几乎每一个主要角色都有各自完整的人生,比如武三郎与文先生的爱情故事,郭王爷与他的几个儿子,郭旭与郭秀儿的爱情等等。
人物塑造方面值得学习,但也有一些毒点。
比如:主角杨凡与瘸腿月儿的爱情有些违背常情,还有与主角有关系的女性太多了,有后宫流的倾向,导致中后期主角的人设偏向种马,直接拉低了作品的评分。
此外,《安西兵日记》的书名是败笔,开篇节奏偏慢,主角杨凡的名字太少见了,开始是用“傻子”来代替,后面是用“烦了”这一绰号代替,尤其是对于音频听书而言,这是不好的,容易使听众困惑。
总之,瑕不掩瑜,《安西兵日记》这本历史小说值得阅读,文人鬼推荐。
文人鬼:一家之言且当鬼话听之。
来源:文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