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平乐》中的仁宗皇后曹丹姝也是传说貌丑,在嫁给仁宗之前曾经有过婚姻,因为貌丑,前夫不肯入洞房跑掉了,才嫁给仁宗。但曹丹姝貌丑是误传,其实前夫是因为要修道才在洞房花烛夜跑了的。
许允的妻子,奇女子。
第一奇,在于奇丑。
《清平乐》中的仁宗皇后曹丹姝也是传说貌丑,在嫁给仁宗之前曾经有过婚姻,因为貌丑,前夫不肯入洞房跑掉了,才嫁给仁宗。但曹丹姝貌丑是误传,其实前夫是因为要修道才在洞房花烛夜跑了的。
许允妻子的丑,是真的让许允入不了洞房。
还好这时候有客人来拜贺。许允妻子让丫鬟去看看外面是谁,听说是桓范,许允的妻子就放了心,说这就没什么忧虑的了,桓范一定会把新郎劝进来的。
果然,桓范劝许允:“阮家既然嫁丑女给你,一定有深意,至于是什么意思,你不妨进去看看再说。”
许允一听有道理,就进了洞房。但看了一眼新娘,立刻拔腿又想跑。
许允妻子一想这次再让许允出去可没法指望还有谁能把许允劝进来了。伸手就抓住了许允的衣服。
被抓住衣服的许允开口问道:“妇德有四项,你有么?”
许允妻子说:“我知道我丑啊,但也仅仅是丑而已。德言容功,我缺乏的只有一想容貌而已。男德有一百项,不知道你有么?”
许允很自信:“我都有。”
许允妻子说:“既然说都有,那么请问,男德第一项就是不好色,你真的具备么?”
许允被问住了,看来阮家嫁丑女给自己,确实大有深意,原来是来成全自己成为完人的。
而且这貌丑的娘子虽然丑,学问是真好,见识是真高,日子久了也不觉得她有多丑,两个人后来倒是恩爱得很。许允也没有娶什么小老婆。
许允的妻子大概是最没有容貌焦虑的人:我知道自己丑啊,但我也知道我仅仅是丑而已。
不知道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丑,试图效仿西施捧心而颦。
又不知道有多少人焦虑于容貌,涂脂抹粉卖弄风情为求瘦腰反失性命。
东施效颦后,还有效东施呢。
许允后来做了吏部郎,这个职位相当于中组部部长。
那时候没有公务员考试,没有科举考试,双减风气之下,读书人其实也不多。许允推荐为官的呢,基本都是自己的同乡。
这就引起了曹丕的怀疑:这小子是不是结党营私,都只推荐自己同乡为官,然后搞个西山会什么的。——抓起来审审再说。
许允被特警从家里抓走的时候,许允妻子跟到家门外,对许允说:“曹丕这样头脑清醒的皇帝,要与他说理,不要求情。”
许允来到曹丕面前,对自己的辩解是这样的:“《论语》中说得好‘举尔所知’,就是指推荐你了解并且熟悉的人做官。我推举的固然都是我的同乡,但是正因为是同乡,我才有机会了解他们。请陛下依据条例检校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他们不称职,我愿意领罪。”
曹丕把许允推荐上来的官员逐一检校,发现倒还真都是人才,在任内都有所建树,就把许允放了。
释放许允之前,曹丕为了表示歉意,还找了个台阶,说爱卿身上衣服旧了,来人啊,别让许郎白来一趟,回去又没有面子,给换身衣服再走。
当时许允刚被虎贲抓走的时候,家里人都吓坏了,就知道在那儿哭,也没个料理处。
只有许允的丑妻神情自若,劝家里人:“不必担心,过一会儿他就回来了。”
转身去厨房烧小米粥,小米粥熬好,许允也就回来了。
曹丕、曹睿相继去世之后,司马一家的野心渐渐显露。终于在正始十年发生高平陵之变。
这次事件中,许允和当年劝他入洞房的桓范采取了不同立场。
桓范当时身为大司农,怀揣大司农印出城来找曹爽,希望曹爽挟天子赴许都调兵再杀回洛阳,并且说大司农印在我这里,肯定可以保证你粮草无忧。
可惜,曹爽胸无大志。
当时听说桓范跑到曹爽那里去了,司马懿有点紧张,说坏了,“智囊”跑过去了,蒋济说你放心,曹爽又不是千里马志在千里,他是驽马恋栈豆,就图眼前一点富贵。
司马懿于是立刻派许允等人也正式出城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
曹爽想了一夜,认定司马懿不过是欲令他与他的兄弟们放弃兵权,于是决定放弃抵抗。桓范当时大哭:“曹子丹大英雄,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我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曹爽与桓范后来果然被司马懿灭族。
许允心里如何好受?
公元254年,镇北将军刘静去世,司马师调许允为镇北将军,持朝廷符节都督黄河以北的各项军务。
许允得知后高兴地对妻子说:“司马师这样任命我出去做镇北将军,看来我终于可以幸免卷入曹家与司马家的争斗中了。”
妻子说:灾祸就是从此开始的,怎么会是幸免了呢?”
果然,许允还未上路,有司以离任审计时发现许允擅自发放官物,又抓起来交付廷尉论处,最终判处减免死罪迁徙边疆,许允于当年秋天被流放乐浪郡,妻子儿女不得同行,在这年冬天死在了半路上。
许允在流放路途中究竟是病死还是被司马师追杀而死不是很能确定,不过大家都知道所谓离任审计也就那么回事儿,重要的是司马师想杀掉许允这样的名士能吏,削弱曹家势力而已。所以许允死讯传来,他的门生立刻跑到许家报告了凶讯。
许允的妻子当时正在织布,仍然神色不变,说早知这样的结局,也没什么。
门生们又想赶紧把孩子们转移走,许允妻子说,这事与孩子们无关。毕竟许允生前没有大把柄落在司马师手里,没有做什么实质上危害司马家势力发展的事情。
不过许允的妻子把房子迁到许允墓旁,守墓。
这时司马师还是不太放心,特意派钟会来探望许家。钟会临行前,司马师悄悄嘱咐,如果许允的儿子才华卓著,就找个理由抓起来。
这边许允的妻子也嘱咐孩子们:“你们虽然也还行吧,但是论才华没法和你们老爸比。你们就放心讨论,不必有什么顾虑。至于行为上,也不要表现得过于哀恸,钟会哭你爹,你们就跟着哭;钟会不哭了,你们也就跟着不哭了。不要问朝廷上的事儿。”
儿子们就按照母亲意思,钟会哭,也跟着哭;钟会止哭,他们也不哭;泛泛而谈,不问政事。
钟会回去向司马师如实汇报,司马师终于放了心。
高阳许家由此得以延续。
从许家世族地位维系时间来看,高阳新城许氏家族与扶风窦氏、洛阳长孙氏、洛阳于氏、洛阳源氏、勸海落县封氏、洛阳元氏、河内温县司马氏、洛阳宇文氏、颍川陈氏共列为居高层五百年之久的十家,直到唐朝,还有许敬宗这样居于宰辅的名臣。王伊同之《五朝门第》书后所附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中第二十四张表,即为高阳新城许氏家族。仅次于那些维系七百年之久的二十家衣冠大族。
阮家嫁丑女于许允,有深意。
深意在持家不堕五百年。
【原文】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译文】许允的妻子是阮共的女儿,阮侃的妹妹,容貌特别丑陋。他们结婚行过交拜礼后,许允就不再有进入新房的意愿,家人都为此深感忧虑。正好许允有客人来,新娘就叫婢女去看是谁,婢女回来答道:“是桓郎”。桓郎就是桓范。新娘说:“不要担忧了,桓郎必定会劝他进来的。”桓范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既然把丑女嫁给你,必定是有用意的,你应当好好体察。”许允就回到新房。见到新娘后,立即就想退出去。新娘料想他这回出去就不会再回来了,便抓住新郎的衣襟要他留下。许允便对她说:“妇人要有四种德行,你有几种?”新娘说:“我所缺少的只有容貌而已。然而士人应具备多方面的品行,你有几种?”许允说:“我全都具备。”新娘说:“各方面品行中品德是第一位的,你爱美色而不爱德行,怎么能说都具备呢?”许允听了面有愧色,从此以后他们夫妻之间就互相敬重了。
【原文】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译文】许允担任吏部郎时,任用的大都是同乡人,魏明帝知道后就派禁卫军去逮捕他。他妻子出来告诫许允说:“英明之君可以用道理来说服,很难用感情去求告。”到了朝廷后,明帝考察审问他。许允对答说:“孔子说‘荐举你所了解的人’。臣子的同乡人,都是臣子所了解的。陛下可以考察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臣子愿意接受应得的罪名。”经过考察,他们的官位都与职务相称,于是就把他释放了。许允的衣服很破烂,明帝便下诏赐给他新衣服。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都号啕大哭。许允的妻子像平常一样自如地说:“不必忧虑,不久他就会回家的。”便烧了小米粥等着他,一会儿许允就回来了。
【原文】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译文】许允被晋景王司马师杀了,他的门人跑来告诉他妻子。她正在织机上织布,神色不变,说:“早就知道会这样的!”门人想把他们的儿子藏起来,许允妻说:“与儿子们无关。”后来他们迁居到许允墓地上住下,司马师派钟会去看他们,说如果他们的儿子才能流品赶得上他们父亲,就把他们抓起来。儿子便与母亲商量。母亲说:“你们虽然很优秀,但才能不够,你们可以敞开胸怀率直地与他交谈,便没有什么可忧虑了。不必要表示极度的哀痛,钟会停下来不哭了你们也停下不哭。又可以稍稍问一点朝廷的事。”儿子们听从母亲的话。钟会回去后把情况告诉司马师,许允的儿子终于得以幸免。
来源:中华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