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谈儿女,称没必要上班,陈萌婚后变美,跟小伟互动眼里有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22:12 1

摘要:“大衣哥”家终于不只靠唱歌上热搜了——2024年4月,山东菏泽,朱小伟拉着媳妇陈萌,把自家种的芦笋搬进了直播间,3小时卖空20吨,网友刷屏:这回不是啃老,是啃地。

“大衣哥”家终于不只靠唱歌上热搜了——2024年4月,山东菏泽,朱小伟拉着媳妇陈萌,把自家种的芦笋搬进了直播间,3小时卖空20吨,网友刷屏:这回不是啃老,是啃地。

老朱家过去被嘲“流量啃老”,现在把流量变订单。

朱之文当法人,儿子跑地头,媳妇拍公益,一条“萌小伟日常”不涨粉却涨口碑,妇联点赞,孩子拿到书包,网友顺手下单,芦笋链接就躺在视频左下角,点进去是“朱家直发”,价格比超市便宜一块,评论区清一色“真香”。

有人酸:公益是不是包装?

陈萌把打赏键拆了,数据摆那儿——一季度店铺销量涨35%,退货率不到2%,比某些头部主播漂亮。

朱之文一句话怼回去:“地里的东西假不了,坑人老天爷不收。

”一句话,把剧本杀的路堵死。

最扎眼的是资产腾挪:老爷子把部分房产直接过户给孙子,200万砸进大棚,连本带利交给小两口练手。

啃老?

人家直接升级成“带孙创业”,锁死三代。

网友笑:别说明星子女废,人家只是缺个会算账的媳妇。

回头看,这波操作最妙的是“去明星化”。

不喊麦,不带货,把直播间开成地头广播,把公益拍成邻里日常,流量像水,绕开炒作,直接灌进土壤。

朱小伟瘦了,会讲产品,能背营养成分,丈母娘路过都夸:这孩子终于长得像“能接班”。

故事说到头,一句话:流量不丢人,丢人的是只会流量。

朱家把热度换成大棚、订单和留守儿童的书包,网友边买芦笋边点头:这瓜,吃得值。

来源:小勇说娱乐星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