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的自主可控,1.5万亿国家安全计划,投向AI、能源、国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9:09 1

摘要:以前我们是摸着美国的石头过河,现在乾坤倒转,美国开始我向我们学习先进经验,偷师“自主可控”

一场资本级“国家安全计划”

以前我们是摸着美国的石头过河,现在乾坤倒转,美国开始我向我们学习先进经验,偷师“自主可控”

当华尔街巨头亲自下场,美国的产业风向就不再是“市场故事”,而是“国家战略”。

摩根大通正式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安全与韧性倡议”(Security and Resiliency Initiative),总金额高达1.5万亿美元**。

这不只是金融计划,而是一场旨在重塑美国关键产业体系的“资本动员令”。

核心内容:资金流向与布局逻辑

根据摩根大通及多家权威媒体(包括《华尔街见闻》、《彭博社》、《CNBC》)报道:

总规模:1.5万亿美元直接股权与风险投资:高达100亿美元(up to $10B)实施周期:10年核心方向:

1️⃣ 供应链与先进制造(关键材料、自主生产能力)

2️⃣ 国防与航空航天(导弹、防御系统、军用AI)

3️⃣ 能源技术(核聚变、氢能、储能)

4️⃣ 前沿与战略科技(AI芯片、量子计算、机器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关键矿物与半导体制造链”被列为重点投资子领域,意味着美国资本正加速在“材料—制造—算力”三个维度实现去依赖化。

资金逻辑:资本回归“国家战略”

这1.5万亿美元计划,并非一次性砸钱,而是“长期金融杠杆体系”运作的典型案例:

由摩根大通牵头,通过股权投资 + 贷款 + 债券承销 + 基金协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形成类似“产业主权基金”的效果:既服务安全目标,也兼顾资本回报。从能源到AI,这更像是美国版的“产业新政”,也是华尔街与五角大楼的又一次“联动”。

投资启示与潜在影响

从投资逻辑看,这一计划可能带动以下几条产业链出现中长期机会:

AI基础设施链:高性能计算芯片、数据中心能源系统、冷却技术;国防科技链:卫星制造、军工AI算法、无人装备;能源科技链:储能电池、核聚变材料、氢能装备;高端制造链:关键矿物冶炼、半导体设备零部件。

对A股和港股投资者而言,具备“能源安全、材料替代、自主算力”标签的企业,或可在这一全球“产业韧性”主题下受益。

金融巨头押注“安全资产”,产业周期或进入新阶段

摩根大通的行动,标志着全球资本正在重新定义“安全资产”——不再是国债、黄金,而是“可控的技术与产业链”。

未来十年,谁掌握能源科技、算力芯片与关键材料的自主权,谁就掌握资本的信任与定价权。

最后猩猩说:

短期影响:美股国防、能源与AI产业链可能获得持续资金流入

中概半导体与矿物材料股亦可能受情绪带动。

双击图片可放大,图片资料可保存

来源:猩猩数星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