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产动漫《哪吒》、《浪浪山小妖怪》等相继爆火,在《浪浪山》的片尾还特别致谢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导演是这学院数媒专业的老师,7 名核心主创也是毕业生。
国产动漫《哪吒》、《浪浪山小妖怪》等相继爆火,在《浪浪山》的片尾还特别致谢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导演是这学院数媒专业的老师,7 名核心主创也是毕业生。
不少人看完才发现:原来国产动漫能做出水墨风的惊艳镜头、流畅的特效,背后藏着一个叫 “数字媒体技术” 的专业。
现在这专业因为国产动漫、游戏产业崛起,成了报考热门,可在读学生却集体吐槽:“以为是做酷炫动画的,结果天天写代码、啃建模,熬夜到头发一把把掉,感觉被骗了!”
今天就扒透这个 “又香又虐” 的专业,26 届想报的考生一定要看。
一、不是 “画画的专业”!数媒技术≠数媒艺术
很多人听到 “数字媒体”,就觉得是 “学画画、做动画的”,其实大错特错 —— 数字媒体技术(简称 “数媒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简称 “数媒艺术”),差的不止一个字,简直是两个赛道。
数媒艺术是 “艺术生的活”,偏创意和设计,比如画动画分镜、做角色设计、搞视觉海报,授的是艺术学学位,上课多练手绘、学设计软件;而数媒技术是 “工科生的活”,偏技术和实现,简单说就是 “把艺术生的创意落地”—— 比如用代码写交互程序、用游戏引擎搭 3D 场景、给动画加特效让它动起来,授的是工学学位,上课要啃代码、学计算机原理,跟数学打交道。
业内有句玩笑话:“不会写代码的设计师,不是好的数媒技术生”。
比如《浪浪山小妖怪》里的水墨风镜头,数媒艺术生负责设计 “怎么好看”,数媒技术生就要负责 “怎么用技术实现这种水墨晕染的效果”,可能要写算法、调引擎参数,不是光靠画笔就能搞定的。
很多学生报错专业,以为能天天画画,结果第一节课就被 C++ 程序设计劝退,这也是吐槽 “被骗” 的第一个坑。
二、课程多到 “窒息”:代码 + 建模 + 剪辑全学,熬夜是日常
数媒技术的课程,用学生的话说就是 “把计算机、美术、影视的课揉在一起,逼你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
就拿浙江工业大学举例,基础课要学离散数学、C++、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 这些是计算机专业的硬核内容,不少学生对着代码调试到凌晨,还没搞懂 “指针” 是什么;专业主干课更杂,计算机图形学、3D 建模、游戏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图像处理,还要学绘画基础、色彩构成,相当于又当 “程序员” 又当 “设计师”。
电脑里的软件更是 “满汉全席”:Adobe 全家桶(PS、Pr、AE)、3D 建模的 Maya、游戏开发的 Unity、做交互的 Axure,老师上课只讲基础操作,复杂功能全靠自学。有学生说:“老师教 Pr 只教怎么剪片段,可做影视后期要加特效,只能自己在 B 站看教程,熬到 3 点才学会关键帧动画。”
最虐的是期末考试,不是考一张卷子就完了 —— 要交编程作业(比如写一个简单的游戏 demo)、建模作业(比如建一个精细的角色模型)、剪辑作业(比如剪一条短片),三门作业赶在一起,连续熬一周是常事。
有学生晒出朋友圈:“连续 4 天睡 3 小时,头发掉了一把,终于把建模作业交了,再也不想碰 Maya 了!” 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天天喊 “秃头”,课程强度真的不输计算机专业。
三、就业是 “香饽饽”,但 “万金油” 的坑要踩准
虽然学得苦,但数媒技术确实是 “风口上的专业”—— 国产动漫、游戏、AR/VR 产业崛起,对这个专业的需求暴增,近五年两次上榜 “本科绿牌专业”(薪资高、就业率高、满意度高),就业方向也超广。
最对口的是影视后期,比如给《哪吒》《白蛇》做特效、合成镜头,或者给网剧剪片子,现在国产动漫公司扩招,这类岗位月薪起步 6-8k,有经验的能涨到 15k+;游戏行业更吃香,尤其是 “技术美术(TA)” 岗位,要懂建模又懂游戏引擎,能把美术资源优化到游戏里,月薪 20k 起,但门槛极高,要会写 Shader、懂性能优化,很多学生熬了半年作品集都没拿到 offer。
还有 AR/VR 方向,比如做元宇宙场景、虚拟人直播,2030 年岗位需求要超 682 万,现在学这个方向的学生,实习就能进大厂,比如给虚拟偶像做动作捕捉调试。
但 “香” 的背后是高强度:影视后期赶项目要 “连轴转”,游戏公司赶版本要 “肝到凌晨”,AR/VR 开发要反复测试设备,有毕业生说:“月薪 15k 是真的,每月掉 50 根头发也是真的,感觉是拿健康换钱。”
不过这专业也有 “坑”—— 因为学得太杂,容易成 “万金油”:做设计比不过数媒艺术生,写代码比不过计算机专业,找工作时如果没明确方向,简历会很 “空”。
有学生毕业投了 10 家公司,HR 都问 “你到底擅长什么?”,最后只能去做电商美工,月薪 4k,跟预期的高薪差太远,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喊 “被骗”—— 没提前深耕一个方向,白吃了那么多苦。
四、怕 AI 抢工作?其实是想多了
现在很多数媒技术学生焦虑:“AI 能画原画、做 UI、剪视频,以后会不会没工作?” 其实不用慌 ——AI 只能替代 “基础重复的活”,比如抠图、套模板做简单剪辑、生成基础模型,真正核心的工作,AI 根本拿不走。
比如《浪浪山小妖怪》里的水墨风,不是 AI 能随便生成的 —— 要结合中式美学,调整每帧的晕染效果,还要跟剧情适配,这种 “有情感、有创意的设计”,AI 做不到;再比如游戏里的 TA 岗位,要根据游戏性能优化美术资源,比如把一个 100M 的模型压缩到 10M 还不影响画质,这需要懂技术又懂美术的判断力,AI 没法替代。
反而 AI 是数媒技术学生的 “帮手”—— 用 AI 生成基础素材,再自己优化调整,能省不少时间。
比如做动画分镜,AI 先出初稿,再根据剧情改细节,原本要 3 天的活,1 天就能完成。
但这也要求学生更厉害:得懂怎么 “指挥” AI,知道要什么效果,还能修正 AI 的错误,不然就会被 “只会用 AI 的人” 淘汰。
五、选这个专业,要 “爱得深” 更要 “扛得住熬”
国产动漫崛起确实给数媒技术专业带来了红利,但这不是 “轻松拿高薪” 的专业 —— 它需要你既爱动画、游戏的 “创意”,又能扛得住写代码、啃数学的 “枯燥”,还能接受熬夜赶项目的 “辛苦”。
如果 26 届考生想报这个专业,建议先做两件事:一是找数媒技术的学生要份课程表,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学 C++、离散数学;二是下载 Maya、Unity 试着玩一下,看看对建模、游戏开发有没有兴趣。
别只冲 “国产动漫崛起” 的热度,不然入学后会发现 “理想是做动画,现实是写代码”,只会更崩溃。
这个专业的高薪和成就感,都是熬出来的 —— 熬得过代码的难、建模的苦、项目的急,就能在国产动漫、游戏的浪潮里抓住机会;要是吃不了苦,再热门的专业也救不了你。
毕竟,没有哪个风口行业,是能躺着赚钱的。
来源:仙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