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5天建3.2万个厕所,却仍全民露天排便,就这还扬言超越中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5 17:27 1

摘要:印度5天能修3.2万个厕所,平均每分钟建成4.4个,这基建听着够震撼,可偏偏就是这个创下世界纪录的国家,每年有超300名女性因为露天如厕遭性侵,18.5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水污染引发的腹泻,占全球同类死亡人数的29%。

印度5天能修3.2万个厕所,平均每分钟建成4.4个,这基建听着够震撼,可偏偏就是这个创下世界纪录的国家,每年有超300名女性因为露天如厕遭性侵,18.5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水污染引发的腹泻,占全球同类死亡人数的29%。

一边是厕所量产的狂欢,一边是生死如厕的悲剧,莫迪推行了10年的清洁计划,为啥越清洁,印度越脏?

要聊印度的卫生问题,最先该看见的是那些拿命换方便的人,2014 年,印度北方邦布道恩县塔地亚村,两名15岁的表姐妹傍晚出门找地方如厕,这一去就没再回来。

第二天清晨,村民在村口芒果树上发现了她们的尸体,凶手被抓后竟理直气壮地辩解:她们露天如厕时暴露身体,是在勾引我们,杀了她们是惩戒不知廉耻的达利特贱民。

更让人愤怒的是,警方最初只给凶手定了骚扰罪,还想让家属接受女孩因羞耻自杀的说法,直到全国民众举着芒果树枝涌上新德里街头抗议,莫迪才表态要严惩凶手,同时承诺在印度修建10万个厕所。

可10年过去,这样的悲剧压根没停,今年4月,拉贾斯坦邦又有两名少女夜间结伴去野外如厕,遭遇多名男子袭击侵犯,万幸的是这次她们活了下来,但身体与心理的创伤这辈子都难愈合。

印度媒体统计过,全国60%的性侵案都发生在女性露天如厕的途中,平均每天就有近1起类似案件,为啥厕所修了不少,女性还是要冒死出门,答案藏在一组更扎心的数据里。

为了减少外出如厕的次数,印度女性日均饮水量不足0.8升,这直接导致印度孕妇尿路感染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300%,农村妇女的慢性肾病发病率更是高出42%。

女性遭罪,孩子也没躲过,印度露天排便现象泛滥,水源污染严重到什么程度,每年因水污染引发的腹泻,会夺走18.5万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也就是说,全球每3个因水污染死亡的孩子里,就有1个是印度娃。

除此之外,粪水传播的寄生虫每年还会额外带走5万印度儿童的生命,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如果那些承诺修建的厕所真能派上用场。

既然厕所是救命的事,印度为啥修不好,咱先看农村的私人厕所推进情况,其实修个能用的厕所成本并不高,印度资深泥瓦匠算过账,建一座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只要施工规范,就能低成本无能耗灭杀99%寄生虫卵,造价仅需4000卢比,约合390元人民币。

莫迪政府怕村民掏不起钱,还承诺每户补贴1.2万卢比(约1165元),相当于村民修完厕所还能净赚700多块,这看起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农村老人却大多不愿意。

症结出在一本千年旧书,《摩奴法典》里写着户外排泄可净化灵魂,在不少印度教徒眼里,这不是传统而是神谕。

基层工作人员上门宣传修厕所,这些老人往往闭着眼摇头,主打一个不听,坚决不让厕所进家门,当然也有脑子活泛的年轻人想赚补贴,可问题又出在执行端。

莫迪说先修厕所,自己垫资390,之后再给补贴,这话听着没毛病,但到了地方辛格专员手里,就成了捞钱的机会,最常见的套路是指定经营。

想拿补贴,得用专员指定的材料、请专员指定的泥瓦匠,不然厕所修得再规范也通不过验收,这么一折腾,原本390元的成本能翻好几倍,更坑的是补贴款,拖个三五年到不了手都是常事。

印度审计部门2023年的报告显示,厕所建设资金流失率超40%,第一批尝试修厕所的村民不仅没赚钱,还背上了负债,后来谁还敢再试,干脆继续露天解决。

农村私人厕所推进不动,莫迪又把心思放在了公厕上,2024年他斥资30多亿卢比(约2.4亿人民币),下死命令要在一年内修10万个公厕,这就有了开头5天修3.2万个的奇迹。

咱先不说这速度合不合理,单看厕所质量就离谱:大部分厕所没连下水道,地上挖个坑放个蹲便器,周围插四根竹竿挂块红布就完事。

更荒唐的是,为了防止村民频繁使用,不少公厕被修在了山上,村民想上厕所得徒步数千米爬山,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数据造假。

印度有良心的媒体调查发现,37%的厕所只存在于报表里,有时候同一张厕所照片会被贴到不同的验收表格里蒙混过关。

北方邦有村民指着一片空地告诉记者:政府说这里有三个厕所,可我只看到破布和竹竿,除了随地排便,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而在德里这种大城市,情况更糟:政府斥巨资修的公厕里,74%已经报废,19%被改成了农具仓库,只剩7%勉强能用,可这7%还没合格的排水系统,一到下雨天,周围住户就会发现自家地面开始泛黄。

验收官员来检查时,只盯着马桶拍照,特意避开没排污管的全景,这自欺欺人把形式主义玩到了极致,关键是厕所修不好只是印度卫生问题的冰山一角。

再看看那些堆得比山还高的垃圾,据环球时报引用的环境中心2020年调研数据,印度城市规模的垃圾山多达3159座,囤积的垃圾总量有8亿吨。

孟买市郊的迪奥纳尔垃圾填埋场,1927年就开始用,现在堆的垃圾超过1600万吨,山高36.5米,占地超120公顷,新德里的加季布尔垃圾场更夸张。

面积相当于40个足球场,每天新增2000吨垃圾,山高达到65米,被当地人戏称为印度垃圾第一峰,甚至有媒体建议市政部门在山顶装航标灯,怕飞机误撞。

这些垃圾山就杵在城市周边,可莫迪的清洁计划折腾了10年,也没把它们清理掉,因为厕所问题暴露的短板,在垃圾处理上同样存在。

缺完善的基础设施,缺靠谱的基层管理,更缺全民卫生意识,莫迪不是没试过搞 动式治理:组建早安小分队,见到有人随地大小便就用棍子赶、用水枪冲。

他们搞无厕所无新娘运动,号召女孩不嫁没厕所的男人,可印度男性根本不吃这一套,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又改成上厕所奖励卢比,可钱一到基层,又成了辛格专员的囊中之物。

直到印度水利部长被拍到当街小便,莫迪才不得不承认建厕所易,改习惯难,2025年他又表态,要把钱投入卫生教育,可懂的人都知道,这大概率是给教育口的官员找了个新的捞钱路子。

印度教育部2024年的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卫生知识普及率仅28%,连基本的卫生常识都没普及,光靠奖励,惩罚怎么可能改变习惯?

其实说到底,厕所和垃圾都只是表象,真正难的是印度缺一个能支撑公共卫生的现代化体系,它需要完善的排水系统、科学的城市规划、不贪腐的基层管理,也需要更多有文化、有卫生意识的民众,这些不是靠5天修3.2万个厕所的噱头能解决的。

真正的文明,从不是看有多少世界纪录,而是看弱势群体有没有安全如厕的权利,孩子能不能喝上干净的水,从这个角度看,印度离真正的文明,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来源:沧海冒险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