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言在一次读书会上提到,人得会翻篇,这话没写进书里,也没在大场合说过,是2023年一场文化对谈的片段,被人剪下来传到网上,到了2025年秋天,突然又火了,那会儿中年人情绪内耗正好上了热搜第三。
莫言在一次读书会上提到,人得会翻篇,这话没写进书里,也没在大场合说过,是2023年一场文化对谈的片段,被人剪下来传到网上,到了2025年秋天,突然又火了,那会儿中年人情绪内耗正好上了热搜第三。
很多人刚听说觉得是鸡汤,无非是劝你别钻牛角尖,往前走就行,可其实没那么简单,莫言说的翻篇,跟西方那种老叫你乐观的不一样,他是说事儿过去了就得转过身,别死盯着不放,这跟《论语》里讲的不记旧仇,还有禅宗说的放下就自在,其实是一回事儿。
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找工作不容易,谈恋爱也烦,原生家庭的事总在心里绕着,心理咨询机构的数据说,二〇二四年放不下过去进了求助原因前五,有人骂莫言这话太轻巧,像是没看见现实的难处,也有人说,现实改不了的时候,能翻篇,就是自己拉自己一把。
日本那边讲侘寂,就是认了残缺,静静看着它,莫言不一样,他让你转过头去,别老盯着不放,社交媒体还添乱,你发个委屈的帖子,点赞多,评论多,越说越揪着不放,反而更难走出来,老一辈人经历过动荡,向前看是他们活下去的法子,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翻篇,是不知道该翻到哪一页,选择太多,路太乱。
电影《过期未寄》九月上映,主角撕了日记本,把过去扔了,票房破了亿,教育部也开始在大学里试点教人怎么管情绪,知乎上有人问,我的翻篇是假装忘了,还是真原谅了,几千人点了赞,这些事说明,大家不是不在乎伤痛,是想找条路走。
翻篇不是让你把所有事都忘掉,是你明白有些事改不了,可你还能选怎么过下去,伤还在,但它没法把你困在原地,社会一时解决不了大问题,人就得自己撑着,要不要翻篇,也许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有没有一点余地,让人慢慢缓过来,不用非得笑着装没事。
来源:海边沉醉听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