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日,参会外宾深入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第一线:从镌刻妇女发展故事的秀水街,到迸发科创活力的机器人大世界,再到筑牢权益保障防线的顺义区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外宾们边走边看、边谈边议,在参观中触摸中国强劲的发展脉动,在探访中感受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交流
中国妇女报版面
北京的秋天,从来都与硕果相伴,与收获同行。
三十年前的秋天,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此召开,《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从这里诞生,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刻下里程碑式的坐标。
三十载光阴流转,金秋的北京再迎妇女盛会——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举行,11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中外嘉宾跨越山海、齐聚一堂。
三十载春秋,一脉相承;三十载耕耘,绘就了怎样的答卷?
14日,参会外宾深入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第一线:从镌刻妇女发展故事的秀水街,到迸发科创活力的机器人大世界,再到筑牢权益保障防线的顺义区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外宾们边走边看、边谈边议,在参观中触摸中国强劲的发展脉动,在探访中感受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交流中领略中国巾帼的担当与风采。
拼搏发展,绽放时代芳华
14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国际交流活动在北京秀水街开展。众多外宾走进女性创业店铺,感受中国女性在商业与文化领域迸发的创新活力。
秀水街与中国妇女事业的联结,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时,秀水街作为大会重要参观点,累计接待了来自189个国家的2.3万名代表,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女性生活与发展的“窗口”。
三十载时光荏苒,如今,秀水街再次以“国际窗口”的身份,向全球女性讲述着中国女性与世界对话的故事。
“20年前,我曾来过秀水街,那时的秀水街比现在小得多,还有很多隔间。20年后的今天,完全变了!”津巴布韦妇女事务、社区和中小企业发展部长莫妮卡·穆茨万古瓦惊叹于秀水街的变化。“我在这里看到的产品都很惊艳!我想这是因为中国给女企业家提供了完善的支持,让她们完全有能力创造出漂亮的产品。这是我们国家需要学习的,我们也在和本国的中小企业以及女性合作并给予支持,让她们也能拥有一个像秀水街一样漂亮的购物中心。”
北京礼物国际旗舰店内,主理人张颖以传统方式展示中国茶文化,吸引外宾纷纷驻足。品尝了清茶后,外宾们竖起大拇指,埃塞俄比亚妇女与社会事务部部长埃尔戈吉·特斯法耶更是连说三个“nice”,“中国的进步令人惊叹,我们会积极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
从北京奥运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再到如今的全球妇女峰会……一次次“为国待客”的经历,让秀水街的女性创业者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服务经验。秀水街中女性占比高达75%,销售人员中女性超80%。2019年10月,秀水街妇联成立,吸纳女性员工、商户、导购会员约350人。“我们以‘益她、益业、益家’的‘三个益’工程持续为女性创业者提供各方面帮助,就是要让每一名女性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助力她们成为推动商业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秀水街妇联主席董青自豪地说。
“未来,我们还将给予女性创业者更多展示渠道和提升机会,推动秀水街的‘她力量’走向世界。”董青表示,今天的秀水街,不仅是商业地标,更是讲述中国女性拼搏故事的“活态博物馆”。
锐意进取,闪耀智慧光芒
“我和机器人打招呼了!”
“机器人懂下棋,能做咖啡,会赛跑,还可以做手术,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
迎着清爽的秋风,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外宾来到了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大世界。从灵动的人形机器人到精准的手术介入机器人;从栩栩如生的仿生机器人到温馨的陪伴机器人……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这里汇聚了全球领先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已成为链接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产业、优质企业和技术专家的“永不落幕的展厅”。
“我们希望‘具身天工’不仅是‘最能跑’的机器人,更能成为‘最好用’的机器人。”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具身天工机器人在模拟了复杂地形的赛道上,成功完成了行走、奔跑等动作,赢得参访嘉宾阵阵欢呼声。
南非总统府妇女、青年及残障部国际关系助理处长伊芙琳·雷西贝·迈鲁拉和同行嘉宾更是不约而同地起身上前,与机器人一起踩着小碎步“锻炼”。“在这里,能够预见未来生活的模样,真是太令人振奋了!”伊芙琳·雷西贝·迈鲁拉激动地说,“在非洲大陆,许多工作仍由人力完成。而在中国,我们看到机器人具备了各种应用场景能力,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同时启动,自主导航、自主执行各类任务。”
科技创新,离不开女性的力量。着眼全链条支持,构建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的制度保障体系;放宽项目申请年龄限制,为女性科研创造更优条件;提供托育服务等暖心举措,为女性发展营造友好环境……近年来,中国通过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为女性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国家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下,大批中国女性在科技浪潮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希望与中国深化合作,推动女性在经济、科技和创新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中国为妇女和女童的发展注入了变革性的力量,为她们打开了通往教育健康和机遇的大门……”“期待与中国深化技能方面的交流,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技能等领域……”在机器人大世界,各国嘉宾的所言所感,正是新时代的中国女性“拼搏于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最前沿”的生动注脚。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到前沿一线,中国女性以行动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
坚实后盾,守护妇儿权益
“这是一间心理关爱室。我们非常关注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开设了‘女性心理热线’和‘儿童青少年心理热线’,聘请专业团队接听求助电话。”北京市顺义区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外宾们参观了法律咨询室、心理关爱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等功能空间,了解服务中心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家庭教育支持、女性发展赋能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在“伴视家园”,外宾对妇联与法院合作,为离异家庭提供探望服务的创新做法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一温馨的空间不仅保障了父母的探望权,也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体现了服务的人性化与专业化。
“将法律救助与情感支持结合,体现了对家庭完整的珍视。”所罗门群岛妇女、青年、儿童与家庭事务部部长凯瑟琳·劳纳感慨道,她特别提到“留守儿童需要完整家庭”的观点,认为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爱心妈妈驿站”,外宾们被郑妈妈帮助困境儿童星星的故事深深打动。北京市妇联组建的爱心妈妈团队,通过“1+N”团队服务模式,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常态化陪伴与专业支持。“爱心妈妈们会定期编织毛衣、围巾,送给有需要的孩子,这样的‘恒爱行动’,我们已经坚持了20年。”工作人员向外宾们介绍。
爱心妈妈的暖心举措感动了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北京妈妈”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格特鲁德·蒙盖拉。她说:“服务中心将关怀从女性延伸至孩子、家庭与社区,女性之间的互相支持,让我们十分欣慰。我认为服务中心的工作,非常清楚地表明,中国十分关心妇女群体。当妇女遭受心理创伤时,服务中心还会为她们提供心理康复帮扶。在这里,女性不会孤立无援,任何人都不会被抛下。”
位于服务中心三层的“妇女之家”,是女性学习、创业与交流的空间。在烘焙研习室、直播间、巧娘作品展示室、VR体验教室,外宾们感受到了中国女性在就业创业、非遗传承、数字技能等方面的活力与创造力。
妇女维权传递暖心温度,“妇女之家”展现蓬勃活力,服务中心的工作硕果让外宾们纷纷赞叹。
“哪一个环节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个!”参访临近尾声,坦桑尼亚的伊梅尔达·格雷斯坚定地告诉记者。她说:“在中国的每一天,都给我带来惊喜与感动。我渴望将此行收获的情谊和见识,当作最珍贵的礼物带回我的国家,更在心中埋下一份期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还能来到中国,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女性再相遇。”
来源:北京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