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龙把“最后一届”四个字说得像扔球拍一样干脆,全运会报名表上却悄悄填了男单、团体两项,37岁的手腕还在加练反手拧拉,他想要的不只是谢幕,是把谢幕打成升级。
马龙把“最后一届”四个字说得像扔球拍一样干脆,全运会报名表上却悄悄填了男单、团体两项,37岁的手腕还在加练反手拧拉,他想要的不只是谢幕,是把谢幕打成升级。
北京队内部文件流出,男双配对第一方案写的就是“马龙/王楚钦”,教练组算盘打得响:老马控节奏,小王爆冲,一稳一凶,对手接发球瞬间就得选“被磨死”还是“被打穿”。马龙若真想躺平,大可以只报团体,多打一场都算加班,他偏要多写一项男单,摆明告诉国家队教练组:奥运P卡敢不带我,那就全运会见真章。
WTT布达佩斯球星赛四强成绩单被很多人忽略,半决赛他输的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林诗栋,比分2比3,决胜局9比11,赛后技术统计写得很白:马龙主动上手得分率54%,高于赛事平均值11个百分点。数据不会说谎,他还有油,而且这桶油是95号,不是掺水汽油。
央视镜头里,马龙一边绑冰袋一边盯着对面球台,对面是王楚钦带着林诗栋加练,小王正手冲直线,小林反拉弹网出界,马龙眉毛没动,嘴角往下压了半毫米,这个微表情被弹幕截图疯传,老队长在算线路,也在算人心——他得确认小王真接得住枪,才敢在全运会后把枪套递过去。
王楚钦4比3赢樊振东的沙特大满贯决赛,最后一局11比9,关键分他连发两个逆旋转短球,樊振东摆短冒高,小王反手一板过。赛后技术报告点明:那两个发球落点一模一样,旋转却相反,是马龙2022年教他的套路。小王在混采区脱口而出“马龙哥教我冷静”,这句话被直播原声放出,全国球迷都听见,传承不是握手敬礼,是实战里复制粘贴。
樊振东也没闲着,重庆冠军赛决赛回敬一个4比2,第三局0比5落后连得7分,气得王楚钦把球拍塞进球裤口袋。小胖在国家队训练日志里写下备注:龙头组合若成型,接发球轮次要抢半出台,不能让马龙第三板轻松切回。全运会男团抽签若把上海和北京放同半区,这份备注就是胜负手。
林诗栋世界排名冲到15,亚洲青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入账,海南队历史第一次有选手进国家队核心层。小王给他当陪练,一小时多球下来,小林捡球时腰都直不起来,王楚钦递水只说一句“想接班就捡快点”。马龙在隔壁桌看见,晚上就把小王叫去宿舍,甩给他一张A4纸,上面打印着林诗栋近台快带的数据曲线,红线标在击球点提前0.02秒,小王看完把纸折成飞机,扔进桶,转头就拉着小林加练,师徒链不是请客吃饭,是数据共享。
全运会赛程表写着10天7赛,37岁肌肉恢复窗口期需要18小时,马龙把冰疗时间调到凌晨一点,队医说这样压缩睡眠,他回一句“老了,睡多了会忘动作”。一句话把队医噎回去,也堵住了所有劝他退的人。
北京队内部对抗赛,马龙2比1赢王楚钦,第三局11比8,他发了一个长球直接得分,小王愣在原地,那个长球是2017年世乒赛马龙对樊振东用过的“绝版招”。老马把压箱底货翻出来,是在告诉小王:想学全,再学三年。
樊振东在国家队体能馆加练深蹲,重量比奥运周期多了5公斤,教练组解释“全运会团体可能一天双赛”,真实算盘是如果半决赛遇见北京,小胖要对两盘单打,一盘对马龙,一盘对王楚钦,体能槽必须拉满。
林诗栋没报男双,海南队让他专注男单,抽签若碰马龙,第一轮就能上热搜。马龙私下跟记者说“小孩球质量高,线路单”,六个字点评传到小林耳朵,他当晚就加练反手变直线,击球点提前0.02秒,数据曲线悄悄对齐那张被扔掉的A4纸。
全运会门票开售三天,北京队场次售罄,票价被黄牛翻三倍,球迷不是傻子,他们知道看一场少一场,马龙脱下战袍那一刻,国家队更衣室挂钩就会空出一个印子,谁也不想错过最后一眼。
马龙想要的结局很简单:把男单金牌挂在更衣室,把男双金牌戴在王楚钦脖子,然后自己把队服叠好放进背包,拉链一拉,头也不回。他不需要眼泪,只需要比分牌写着4比0,对手不管是樊振东还是林诗栋,都得承认那一晚球场姓马。
全运会火炬还没点燃,火药味已经飘出西安城,37岁老将、26岁中坚、19岁新锐,三条时间线在同一座球台交汇,球网一拉,谁输谁赢都得先问过那颗白色小球。
最后一届全运会,马龙到底想证明什么?是想告诉国家队教练组“我还能打”,还是想告诉王楚钦“你可以接班”,抑或只是想告诉镜子里的自己“37岁也能赢”?
全运会结束那天,如果马龙真把金牌留在球场,空手走出赛场,你会觉得他输了吗?
来源:于荷塘欣赏月色的柔美